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境,但是对于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篇一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的研究》

  [摘 要]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境,但是对于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客观环境的使然,贫困大学生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们予以足够的重视,以避免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学校实际,对贫困大学生们心理干预机制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

  一、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1、自卑和自尊并存

  首先是自卑。贫困生的家境一般都比较贫寒,多年以来,他们在其它同学之间,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种自卑感。尤其是在生活方面,总觉得其他同学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像是矮人一等。这种自卑感同时带来了一种自我封闭,尤其怕别人提及此事。有时候很想参加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但是又害怕因此暴露自己贫困生的身份,于是长期生活在这种纠结之中。其次是自尊。贫困生的自尊心要比一般大学生强很多。他们无力对自己的家境做什么,于是便通过刻苦学习和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或者说他们将全部的砝码都压在了学习身上,较少的与外界接触,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走向自卑的一面,所以形成了这种的自卑和自尊共存的双重性格。

  2、焦虑和抑郁

  在求学过程中,贫困生基本上都会遇到生活的困难和学费的困扰,这样他们长期的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特别是需要交纳一些费用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格外的焦虑。有的贫困生为了做更多的兼职,不惜在学校外面四处奔波,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这就加重了他们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数贫困生家中都有一位长期患病的亲属,这也是导致他们家庭贫困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虽然身在校园中,但是常常要挂念家人的安危和家庭拮据的生活,总是想毕业后找工作挣钱,好让家里的生活尽快的好转起来,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收益,多种情况综合在一起,造成了他们抑郁和焦虑的特点。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主要措施

  1、帮助贫困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正确认识自我对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正确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能积极自我肯定,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贫困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的能力,引导贫困生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与对自己的整体评价等同起来。人无完人,但每个人也绝不会一无是处,关键是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因为经济条件差,便抹杀了自己的优势而自怨自艾,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不卑不亢。

  2、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贫穷虽不光荣,但如果当前的贫穷不是自己的过失造成的,那么这种贫穷也不是耻辱。贫穷是暂时的,是需要改变的一种境遇,不必自惭形秽。贫穷对贫困生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大文豪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许多名人大家都经历过贫困的磨难,但贫困只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成为他们刻苦拼搏的动力。古人云:“有钱难买少时穷”。“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道理也在这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出色的成绩往往是在困境中做出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视暂时的经济困难,不怕挫折,锁定奋斗目标,辛勤汗水必定能开拓出成功之路。同时,人的心理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格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健康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可通过教育加以培养。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开放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平衡的身心和超前的意识,具有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在贫困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外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缺陷或人格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也要使贫困生的个性倾向和各种心理特征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结构。帮助贫困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人格现状,指出其人格发展中的缺陷,指导人格塑造的方法,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这就需要予以独特的关注。他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考入大学,本身就说明他们是十分出色的,也是有着较强的综合能力的,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也不甘人后,有信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在这一个关键时刻,递给这些同学一根拐杖,扶持他们一把,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当前自己所处于的现状,避免或者很快的摆脱他们内心的阴影。尤其是心理教师,也应当将贫困生作为自己关注和辅导的重点,积极的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坚定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取向,使贫困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剑峰、罗浪.高校贫困生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2]金明媚.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江南大学特困生个案调查研究[D]2005.5

  [3]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中国・南京河海大学.2005.3

  [4]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

  作者简介:蒋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研究论文

286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