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探究生长树认知模型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探究生长树认知模型。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探究生长树认知模型全文如下:

  1 内隐认知

  内隐认知,始于1967 年罗伯(AoSoReber)有关人工语法范式的研究,到80 年代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一系列有关内隐认知的令人惊讶的发现,彻底的颠覆了人们关于智力和学习的传统认识,人们发现,在人类显性的逻辑的意识思维下,还隐藏着一个自动的、深刻的潜意识学习系统,对其研究的每一个进展都会对学习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活中并不乏内隐认知的例子,当我们看一本难懂的书时,有时虽然当时看不懂,但过几天之后再去看时,却好像变简单了,很多之前看不懂的地方很容易就明白了,虽然这几天你一直在忙别的事,根本没有去想这本书的内容,但你的大脑似乎一直都在为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工作着,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又有时,当我们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能够暂时抛开它去做其他的事,可能突然之间,一个解决那道难题的绝佳方法就出现在了脑海里,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大量事实表明,在人类那些自觉地意识活动之下,还有很多不能被人们意识到的但却同样活跃的思维活动即无意识活动。

  一项调查显示,74%的数学家认同睡梦中能解决问题并且有过亲身经历。70%的科学家认为做梦或其他休闲活动中得到过解决问题的启发。希尔维拉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三组,每组成员的年龄,性别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给他们布置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要求第一组用半小时思考,中间不休息;第二组先用15 分钟想问题,休息半小时后再思考15 分钟,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但中间休息的时间增加到了4 个小时。结果第三组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62%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一组只有50%的人解决了问题。

  三组思考者思考的时间是相同的,只是安排不同,结果就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可见,在受人们意识控制的显性思维外,还存在着一种不被人察觉和控制的隐性思维,这种思维似乎会自动思考外显思维所碰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甚至已经理解到了问题的本质,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内隐认知产生的时间早,并且在生物界内广泛存在就把它当成是一种低级的学习过程,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许多实验,以高度的抽象性为特征的内隐学习,在某些情况下,其抽象性比外显学习更高,但其中的奥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 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关系

  2.1 相互协同共同作用

  虽然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加工系统,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特性,但却并不分离,而是相互协同共同作用[1]。在一种认知功能发挥作用时,也同时或多或少的渗透着另一种认知功能的影响,所以单纯的内隐或外显认知是不存在的,外显与内隐学习系统之间有着协调统一的辩证关系[2]。

  内隐认知先于外显认知而存在,在认知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并且不受年龄的影响,即便在外显认知丧失的情况下,比如脑部创伤等,内隐认知也依然能够存在。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人类大脑的进化史,就是由无意识的动物向有意识的人的漫长的进化过程。外显学习似乎为人类所独有,但内隐学习则在生物界内广泛存在,并且在动物的趋利避害和日常生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雁群对方向的感知,蚂蚁建造的复杂的洞穴,蜜蜂对不同种类花的分辨等等都渗透着大量的内隐认知。

  2.2 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互相转化

  隐性知识可以由显性知识通过程序化,自动化和组块化等方式转化而来,这种隐性的知识,其表征更加灵活,提取起来更加迅速准确。

  隐性知识也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进过多次的学习与反复的表征重述,隐性知识可以达到意识层面从而转化为显性知识[3]。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像拧在一起的两股绳,在相互作用中产生合力,渗透在人的每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中。这种相互协同共同作用的关系,在问题解决的三环节,即直觉、酝酿效应和顿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直觉: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不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仅对问题如何解决有一种模糊地预知。因为在问题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各个方面都不甚明朗,此时内隐认知具有导向作用,就像一个指南针,只能指出一个大致的方向,至于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障碍,就只能交由显意识去解决了。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隐认知也会不断的调整方向,缩小范围,给外显认知指出更多通往成功的道路。当你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但还是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你就到了酝酿阶段。

  酝酿阶段:指在问题解决中,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将困难的问题搁置一边,经过一段时间后,却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解决问题方案的现象,因为对于刺激结构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朗的问题,内隐认知的效果优于外显认知,当人们转移注意力,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无意识限制被解除,内隐认知机制受阈下启动效应引发,问题信息被激活并呈扇形映射方式扩散,此时极有可能与被有意识忽略的、关键的解题信息节点产生连接,“问题空间”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贯通,于是出现“豁然开朗”或“顿悟”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内隐认知一方面整理吸收之前显性认知的成果,一方面积极寻找隐藏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尝试,这些,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

  顿悟:先前未预料到的联接在意识中突然显现出来,不但被意识到,更可以被显性知识理解,内隐和外显在模式上得到统一。显然在顿悟之前,问题已经在内隐层面上被解决,并且建立了一个内隐的模型,紧接着外显认知系统便利用一些逻辑和规则对其进行外显式的重新描述,如果外显知识积累不够则描述失败,不会发生顿悟。反之,当内隐和外显的模型达到完美统一时,顿悟便产生了,并且是以可以被理解的显性知识呈现在脑海中的。

  3“生长树”认知模型的建立

  生长树认知模型,把一个人的整体认知状态比作一棵大树,其中隐性知识是大树的树干和由树干分出来的无数根大小粗细不一的树枝,它们都潜藏在意识深处,无法被直接意识到;而显性知识则是长在树枝上的叶子,是可以被意识意识到的部分,叶子与叶子之间通过枝干相连。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树形结构是有生命的,也就是说它是可以生长的,其动力来源于枝干和叶子的共同作用。

  其中叶子作为显性知识的代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大树积累养分,这里的光合作用其实就是人的显性认知能力,叶子作为显性认知的结果-- 显性知识,一方面作为可以被人直接意识到的公式、定理和结论等等,另一方面又为树枝的生长也就是内隐认知的发展提供生长的动力。树枝作为内隐认知的代表,则根据已有经验决定是继续伸长现有的枝条,还是在自己的中间的某个地方发出分支或长出叶子,而树枝能够伸长和发出分支的总长度则受制于叶子所供应的养分的多少。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我们所未知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指那些已经被树形结构所囊括,只是由于树干的隐蔽性而看不到两片叶子之间潜在的联系,此时只需要从一片叶子出发,对连接两片叶子之间的树枝进行显性化的描述,问题便可解决,也就是说对于这类问题,答案就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只需把他们提取出来即可,比如对已经学过的定理进行重新推倒就属于这一类,而关于对树枝也就是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描述的问题放在下文讨论。

  第二类,指那些未被认知树覆盖,存在于其上的难题,这就需要对认知树进行生长才能囊括它,这个生长的过程,便是我们不断学习、思考、参悟的过程。如果这个难题离树冠太远,仅靠现有叶子提供的能量还不足以让树枝生长到那里时,思考者就会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如果思考者此时不畏艰难继续探索,以现有叶子的能量,使现有的树枝向难题方向生长,他可能会因此发现一片离树冠较近的叶子,而这片新的叶子又会给这棵树带来新的能量,从而使树枝再次生长,找到离这片叶子较近的又一片新的叶子,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终于有一天,这棵树的一根新生的枝条碰到了那片目标叶子,也就是内隐认知已经找到了到达的路径,但显性意识还未认识到,这个时候,思考者会隐约地感到自己好像已经触及到了答案,只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到这个阶段,酝酿效应已经接近尾声,思考者只需再努力一下,把最后那根触及到答案的树枝进行显性化的描述,一条有一知道未知的路就打通了。这里想要强调一点的是,对于那些离树冠较近的叶子,可能无需中间叶子的辅助就能到达,因为认知树现有叶子的能量(也就是显性知识)已经足以让树枝(隐性知识)伸展到答案。

  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是思考者无需发现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便可直接顿悟获得。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和杠杆定律等等,都是通过直接顿悟的方式直接获得的,原因就是这些定理本身比较简单,距古人的认知树的树冠较近,生长树无需中间叶子的辅助便可直接囊括它。另外,对于从认知树的树冠到目标叶子之间的一系列中间叶子的获得,既可以通过思考顿悟得来,也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获得中间叶子的主要方式。

  以上,便是认知发展过程的“生长树”模型。由此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认知过程都是由内隐和外显认知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隐性知识虽然一直走在显性认知的前面,但却是建立在对显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的基础之上的,在显性知识保持不变的状态下,能够直接通过顿悟的方式获得的知识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阿基米德能够通过顿悟认识到浮力定律和杠杆定律,却无法顿悟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和量子力学公式。

  在生长树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树枝连接了认知树里的每一片叶子,这就是我们的内隐知识,而认知树上有着不计其数,数以万计的叶子,当我们对认知结构中两片叶子进行解释时,其实质就是对连接两片叶子中间的树枝进行显性化描述,所谓的显性化描述,就是在两片目标叶子中间尽可能多的生发出中间叶子,也就是一些公式定理等,这些叶子可以生发在这根枝条的任何地方,当这些中间叶子之间的距离小到思考者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候,显性化描述就完成了。

  因为显性思维的特点是呈点状跳跃,而隐性思维则是连续的。无论你在认知树内的两片叶子之间生发出多少中间叶子都不可能将它们之间的枝条完全覆盖。这个模型刚好解释了内隐认知中“我们所认知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这一奇特现象,因为叶子是呈点状分布在枝干上,而有限的点集一定小于直线上的点集,所以,内隐知识一定比可以说出的外显知识多,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43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