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利用UPI(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和分析,便于及早发觉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尽快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以一个申请退学学生心理问题为例,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分析,归纳针对此类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辅导和教育,以帮助更多问题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才。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健康

  1 学生个案简介

  学生小王2010年考入高职学院,开学当天在父母亲的陪同下高高兴兴报到。可不久,他的情绪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不愿与同学们交往,还迷恋上了上网,上课经常迟到。辅导员找他谈心,在交谈过程中他说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不想读书了,想退学。通过做该生思想工作,并根据在高中阶段的特长给他担任班体育委员、系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分队队长。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他的组织下班级体育活动有声有色,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融洽,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老师、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2 案例分析

  对学生小王开学初的表现,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

  2.1 心理认知问题

  对刚入学的新生往往会出现心理失衡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小王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小王对新的环境、新的

  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应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2 交际困难问题

  大一新生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原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而随波逐流。导致新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团队生活很少,彼此相处的技巧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要朝夕相处,但生活习惯、性格特点、自身修养都有所不同,因此容易产生矛盾。其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加上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

  2.3 网络依赖性问题

  新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溺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丧失学习动力。

  3 案例思考

  针对这类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1 创造条件,保证心理求助和心理咨询渠道的畅通

  建议在《大学生入学手册》中增加关干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如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机构的地点、服务时间、服务范围及网址等。要让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了解和利用就象利用学校里其他的服务机构和资源一样方便和快捷。使他们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得到必要的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内容,并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新生心理健康进行筛选、排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早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3.2 积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提高人生理想抱负

  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不苛求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做人与做事,同时认真分析学生学习专业的动机,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从价值观、理想信念的角度激发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遵照服从同化内化的教育规律,营造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用工需求,加强专业思想、端正就业态度的综合教育。

  3.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交往的空间

  由于生理缺陷、心理障碍、学校的管理模式及家庭管教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了交际困难学生的活动空间,使不少交际困难学生生活在“两点一线”的范围内,即学校――家庭,甚至有不少学生整个学期都在学校生活,只有假期才能回家,很多交际困难学生不能独自外出去参与社会上的直接交往,特别是与正常人的交往。另外,即使是学校组织交际困难学生外出活动,也大多是去公园游玩、参观,缺少与社会上不同人士的交往。做为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交际困难学生营造不同的交往空间,使交际困难学生亲身参与,锻炼交往能力,获取不同的信息,积累交往的经验,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3.4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比较多,积极开展一些诸如文娱、体育、网页设计、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行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它对学生的行为有启发、引导、维持和激励作用。高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艺术欣赏讲座,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抵御网络中扭曲的审美观;组织校内大型文艺、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中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高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分析原因,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去解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逐步达到人格和心智的成熟,使他们顺利走完大学生活,实现就业成才。

相关文章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材分析论文

2.浅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4.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探析论文

5.浅谈文化建设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6.试论文化建设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5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