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论文

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挽救措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全文如下:

  [摘要] 在1946年时,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经将心理健康作以新的定义:“身体健康就是个人情感、身体抑或是智能等,跟他人心理健康状况相符合,在此基础上,将自身心境保持在最好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曾经明确表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某种持续心理状态,当事人身处此种状态之下,将会做出良好反映,具备较强生命活力,并且能够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此种状态极为积极,不仅限于免除个人心理疾病。”

  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受到环境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做出良好的适应,同时具有协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特性。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理论分析

  健康包含的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这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对心理健康做出一个公认。但是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健康,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一、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健康观点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曾经提出了“自我实现”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可谓是最系统化的,与此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它主要是由自我实现者这一角度深入,有效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4条标准:(1)自身对现实感觉良好;(2)全面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他人跟大自然;(3)坦率、自发、真实;(4)将事业以及工作视作核心;(5)自立以及独处所需;(6)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发挥;(7)持续的鉴赏能力;(8)高峰体验较为神秘;(9)对社会产生兴趣;(10)较为深刻的人际关系;(11)性格解构极为民主;(12)为人处世较为风趣、幽默;(13)创新精神极为丰富化;(14)坚决反对盲目遵从。马斯洛对个人所需进行划分,主要包含五层次,即安全所需、尊重所需、生理所需、自我实现所需、社交所需。此项理论对心理学研究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者”理论

  罗杰斯曾经明确表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不尽相同,个人对事物所做出的反映也全部相同,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生活于自己的世界中,自身主观世界仅仅只是反映出自身所知晓的现实物质,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物资,现象世界跟客观世界两者之间能否实现一致,这要因人而异。就罗杰斯而言,心理健康的核心之处就是有效协调经验跟自我之间的关系,假使不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引发自身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若对其加以关注,就能够有效纠正抑或是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假使要让自身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就必须具备下述五点特性,即:(1)乐于接收到所有经验;(2)让自身时时刻刻都保持充实状况;(3)对自身给予充分信赖;(4)对自身给予重大关注;(5)对他人给予关注。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

  弗洛伊德作为一名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最早提出要对焦虑问题展开研究。1894年,弗洛伊德由神经衰弱中分离出焦虑神经症,此种症状较为特殊化。弗洛伊德将焦虑问题放置在“自我、本我、超我”构成这三部分的人格结构里,并对其展开细致研究,他曾明确表示,之所以会产生焦虑,其重点在于自身潜意识跟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

  三、心理健康理论中的应激理论

  诸多学者对应激的研究已经长达七十多年,Hans.Selye是最先对其展开研究的,它将应激作以全新定义,即机体在外界影响下所产生反应,将能够刺激到机体的外界环境称之为“应激源”。在此之后,诸多研究者开始着手从各种研究方式、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等深入,从而形成了诸多的应激理论模型以及应激概念。将其作以划分,具体情况如下:

  刺激—反应互动模型,也被称之为交互作用模式。Lazarus等人曾经认为,应激就是环境跟人们之间的某种较为特殊的关系。一旦环境远远超出个人所评价的范围之外,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此时就会出现应激。Lazarus等人曾认为,应激就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认知评价之后个人身心所反映出的状态,重点强调的是认知评价的中介效用。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每个人的解释方式以及知觉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此一来,应激程度将会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应激,就是环境变量跟个体变量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总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因果产物。

  【参考文献】

  [1]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15(5):502-503.

  [2]王凯,苏林雁,朱众.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2,10(4):270-272.

相关文章

1.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描述心理学的理论推进分析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

4.论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及其健康教育对策论文

5.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浅析论文

6.浅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7.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论文

5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