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

  成功心理学主要研究影响成功的心理学因素、人的个性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获得成功的心理品质培养、成功的年龄阶段性等具体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范文一: 改变喜欢拖延的行为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们不辞辛苦的工作和学习,无非就是想获得成功。但什么是成功?成功是目标的逐次实现。成功要有标志物。一棵果树很好,但是不结果实,不能说是好果树。标志物就是目标,也就是做成的事。成功应该是遵纪守法的。标志物没有绝对标准,只能是相对的。先天因素决定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同的。成功是相对自已而言的、目标的逐次实现。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聚合物。但“想事容易做事难”,人们都想成功,但成功不是说的那么的简单。成就一个目标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多方因素。成功心理学只讲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包括两部分:先天遗传的、后天习得的。先天的是自己的天赋特点—不能改变的部分,包括外貌、气质类型等。后天的是行为方式(包括思维方式)—一定程度可以后天塑造和改变的部分。天赋经常不容易轻易被人所发现,所以人们想成功就必须训练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前在一整天里准备写完一篇论文,最后却是因为拖延而一事无成。在写论文的时候有时会想喝咖啡来提神;有时会想看看报纸;有时会想听听音乐来提起点写论文的兴趣;有时又会想吃东西来补充的能量来更好的写论文。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我的论文却还是没有开始。前面的行为都是拖延行为。在做一项事情的时候,不能立刻、持久投入,而是做其他与事情无关的行为。拖延行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们身上的表现也特别明显。

  拖延行为就是属于人的行为方式之一,当人面临一项压力较大的活动时,他用一些与之无关的活动来代替,这样他就可以暂时封住他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焦虑、忧郁、沮丧。大多数的拖延行为都是由于喜欢拖延的人对活动有过高的焦虑水平,产生消极情绪,将外部困难夸大,而意志力又相对薄弱,不足以克服困难,于是就产生拖延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针对自己喜欢拖延的习惯,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使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拖延行为都是伴随着对被拖延问题不同程度的焦虑而发生的。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是对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反应倾向。过高的焦虑水平对活动本身是有害的。面对为之焦虑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当然不是拖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引起焦虑的问题上。如果能调整好焦虑水平,克服忧郁、沮丧等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将大大减少拖延行为并提高工作效率。要克服这种情况,只有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控制情绪,理智的克服情绪的影响。具体的做法可以学习理智调控情绪的方法;为自己创设产生积极情绪的情境。尤其在自己体验到失败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发生拖延行为。应让我们在学习中有“主角”的感觉,能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经常的自我表扬,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其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了解自己的特点设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尺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小事做不成,大事没有可能做成。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定一个符合自身的目标。当我们有了目标的时候,就等于有了生活的方向。目标就会像明灯一样照耀你前进的道路,不至于使我们产生消极思想,就有效的减少我们的拖延的习惯。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能有效地提高时间利用率,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而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没有顽强的意志是不行的。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严密的计划,可从短期计划入手,按时间和任务制定双向计划,并每天检查完成情况。每天能顺利地完成计划可以随时地体会到成就感,并对以后的活动有暗示作用,从而逐渐地减少拖延行为。

  最后,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对学习不尽心但热衷于流行歌曲、电脑游戏之类的业余爱好,甚至超过了我们必修的学习,排除兴趣的原因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从中能得到成就感,我们为能在同学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著名歌星的隐私、电脑游戏的攻略而自豪。慢慢的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事情越来越喜欢拖拉,渐渐的,拖延行为就慢慢形成了。这些都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生活态度改变就使自己对学习的兴趣的淡了又淡。但当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时,就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从本质上解决拖延行为,到时候拖延行为就能彻底解决。

  行为方式是目标实现的保障;行为方式包括两部分:想的部分、做的部分,方式是模式。想的部分叫思维方式,心理学叫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是大脑的决策部分。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决策、制定行为方案的模式。认知方式影响行为的制定,同时在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监管、督促、纠偏、控制的作用 ;做的部分叫行为方式,是大脑实现目标的执行部分,主要涉及怎样做。行为方式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共同塑造的。是可以部分改变的。认知结构也叫认知图式,是人脑内一个不具有物理形状的结构。图式是假设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一个图式即一个思维或动作的模式,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处理信息、分析经验、指导行动的心理蓝图。

  所以自己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使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就能戒断拖延行为,有助于培养自己当机立断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对增强自我未来的竞争力,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有重要的意义,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成功。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范文二:怎样改变你最想改变的一个行为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不仅包括性格,思想还包括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就像土坯经过烈火的煅烧成为精致的瓷器,而一如既往,整体躺在阳光下享受的土块,即使经过太阳每天的照耀,仍然逃不掉被风干吹碎,消失殆尽的命运,于是成功大学生心理的更高层次是对自己认知与行为的不断改变与升华,直至不断摒弃自己的一些有害而无利的行为,最后我们这一块块土坯也会成为精美的瓷器陈列在辉煌的殿堂里。

  首先,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行为必须有一个清楚而清醒的认识,认知结构就像一个信息处理器,对来自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然后形成概念,想法而做出决策影响行为,所以认知结构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认知结构也叫认知图示,这个结构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结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先天基因,但后天的经验却可以不断地通过锻炼与实践而获得的。每个人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随着个体的阅历与经验而时刻在变化的,因此大学生成功心理就包括个体认知的完善与改变,就如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人生有一个认知图式叫遗传性图式,同化是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和改变的过程,后天经验学到的东西像食物进入胃肠一样被吸收,这叫“同化”;吸收了新的经验图式会以新的方法对待外界环境,这就是“顺应”)中先同化而后顺应。

  “同化”顾名思义,生理学中同化是将食物转化为自己的能量而心理学中同样是将自己的经历的新的事物,知识与经验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然后自己通过自我调节将以前的认知误区纠正过来,最后以顺应社会为结果输出;“顺应”的过程就是实践自己同化的内容,将这些通过自己不断认知而获得的财富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

  另外,认知改变中首当其冲的是“概念”的改变,而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在认知的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其中认知代表一定程度的概括化与抽象化。概括化与抽象化的程度越高表明你的认知水平越高,所以概念决定你的想法,解释,信念,决策等。

  怎样形成和改变认知概念呢?首先概念的形成正确不可忽视,而良好的概念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功,如果概念错误,结果必然错误,就好比一个人认为“人的命是天定的”结果注定他将一事无成;一个人认为“要想大富就不能守法”结果是什么时候被绳之以法;一个人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注定他将是一个废物,所以概念决定选择,选择导致行为,行为造成结果。

  认知改变过后我们需要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尝试着少说多做,肯干而且不抵制不排斥,乐意做事,实干而且认真用心做事,巧干并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得更漂亮,苦干而且乐在其中。当然投机是靠不住的,行动实干才是硬道理。

  其实行为方式的改变最终是大脑结构的改变。人的习惯性行为是大脑的固定化程序,这个程序是脑神经突触的连接方式,而神经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后天不断重复的行为来改变和重塑,于是不断重复一种不习惯但有益处的行为便会逐渐改变行为方式,另外当一个行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个行为将被重复好的结果就是强化。如果要想使一个行为消失就要进行惩罚,这就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的理论和方法。

  认知和行为会遵循行为改变原则,总体向上原则,渐进原则和强化原则。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原则合理运用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上我们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呢?我觉得行动才能成功。

  在很早的时候我就有种惰性,有时候,宁愿呆呆的坐在那里,脑袋一片空白,也不愿干那些似乎必做却又不想做但又计划做得事。比如自己会计划在某一段时间内认真学习完成某一次作业,可是当摊开书本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那些不感兴趣的题目时,又不知何从下手,于是思想中的惰性开始蔓延,带动身体的惰性呆呆地坐在那里,无所事事,任时光飞逝。当发现时间差不多后就又回归到浑浑噩噩之中,就这样自己的计划如肥皂泡般轻易破碎。再如在日常生活中,中午睡午觉时,计划睡一个小时的,可是躺在床上酣睡一小时后,却又失去了那种起床的勇气,于是放任自己继续睡觉,在夜幕降临后才清醒过来,追悔莫及,又白白浪费一个美好下午了。诸如此类的行为,频频发生。尤其上大学后更为突出,渐渐地感觉自己在堕落,然后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与自己的远大志向背道而驰。

  怎样改变自己的这种惰性行为呢?可能这是人类的共性吧,只是不同人对惰性的认知不同,控制不同。因此,首先应该改变惰性概念的认知,我们在思想上不断地提醒自己:如果继续这样让惰性掌控自己,心不在焉,自我欺骗,自己将会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的斗志,燃烧的激情将被无情的湮灭,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依旧一无所获。这样只会浪费自己珍贵的青春,一事无成。未来我们会与自己的伟大事业失之交臂。一切的抱负与理想将化为乌有,因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战胜自己,积累那些潜在的财富,我们的未来将会在碌碌无为中毁灭。如果不断地这样暗示自己,用理想的的动力激励自己,将利于弊进行深刻的对比后刻印在大脑深处,就像岳母刺字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战胜惰性。这样我们至少在思想上武装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将由此成功的继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概念的改变并不能决定良好行为方式的形成,但是良好概念的形成不可或缺。良好的行为方式从渐变开始。我要摆脱我的惰性,必须有一个艰难的自我斗争过程。比如我计划在某段时间做作业,我可以找一个安静空旷的教室,把所有要完成的作业带过去,隔离那些影响我惰性的因素,比如不带手机,不听音乐,从简单的作业开始写起,不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只专注于一个题目上,也不去看时间,将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就会事倍功半。在完成作业后,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自然愉悦,记住那时的感受,不断强化自己的思想。这样便成功迈出了自己克制惰性的第二步。

  改变自己行为习惯的第三步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步,要求惊人的毅力与魄力。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强化自己的这种行为习惯,强迫自己在规定的计划中完成,达到今日事,今日毕的效果。只有这样坚持不懈,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变成自然。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中可以给自己不同的奖励与惩戒。比如,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就惩戒自己完成更多的量,并且找人监督管理,如果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就可以缩短时间,或者给自己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渐渐地,在这个过程的强化下,将惰性逼退到角落里,日复一日,习惯性的行为便造就了自己的成功。

90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