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术论文 > 大学学报学术论文

大学学报学术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大学学报学术论文

  大学时,总会有一两张大学学报在墙上,丰富你的知识海洋。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报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大学学报学术论文篇一

  特色还是综合?应从大学学报的功能论起

  摘要 近年来,学报的综合性饱受诟病,学报特色化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事实上,学报特色化至今未有明确的界定。高校主办的专业化期刊具备的是学科属性,应与学报的概念相区别。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促成学报功能的回归, 学报因其综合性带来的尴尬正在逐步化解, 因而,学报是特色的或者是综合的,应当从其功能出发而论。学报工作者应当放下包袱,专注于学报的学术品质,打造学报的个性化魅力,而不是怀着被边缘化的隐忧,在专业和综合的两难境地之间徘徊。

  关键词 大学学报 综合性 特色化 网络出版

  吕文红,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博士。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GBJXA0910):追问学报的功能与定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分层次定位研究。

  以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前身)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1906年7月)创刊《学桴》(又名《东吴月报》)为代表,中国大学素有办刊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迅速恢复和创刊了一大批科技期刊,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教学科研改革的中国大学就创刊了130余种自然科学学报,[1]从此,大学学报作为有别于大学创办的科技期刊、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成为中国期刊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1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数据源为6193种期刊,各类大学学报有1569种,占总统计源的25.33 %,是学术出版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其发展对于学术出版的影响举足轻重。在1569种学报中,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报有928种,占学报总数的59.84%。[2]

  近年来,学报研究中对学报的讨伐和苛责主要是针对这类学报,本文的讨论中,主要研究的也是这类学报,因此,如无特殊说明,学报指综合性较强的大学学报。

  一、大学学报是因其功能而存在的

  《学桴》的《发刊词》说:“谋刊行月,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1]从创刊之日起,其历史使命就是展示学校的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新中国成立初,著名学者马寅初主持通过的《关于出版〈北京大学学报〉的决定》,更加明确了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一、为了传播我校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论辩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特决定出版《北京大学学报》。二、《北京大学学报》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为主,必要时亦可选载有关学术讨论性质的文章。……六、全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均应大力支持学报工作,各系(科)与各教研室的领导有协助学报编辑部征集和审查稿件的责任。”[3]

  由此可见,学报创建之初,并未对其专业性还是特色性或者是综合性加以限制:学报首先是大学的学报,作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其历史使命应该是完整地、科学地反映和传播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记录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历程。

  因而,大学学报是因其功能而产生并存在的,在讨论其表现形式的时候,始终应该从其功能出发。

  二、特色还是综合应从功能论起

  大学学报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即学报的综合性。“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就有人开始对学报的‘综合性’和‘大拼盘’模式提出质疑,要对当今学报既有的办刊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尽快地办出各家学报的特色,走‘特色化’之路。”[4]此后,特色化讨论成为学报研究热点,在“学报特色论”的推动下,许多学报挖空心思寻求特色,而与“学报特色”相关的评价和评奖亦逐年增多,学报“特色”与否似乎成为学报的存亡大计:“特色是学报的生命、学报的灵魂。学报没有了特色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5]而尹玉吉博士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学报特色论”值得商榷》一文则从理论层面上对“学报特色论”提出疑问。[6]

  对于综合性大学学报来说,其特色主要通过其“特色栏目”来体现。尽管已经讨论了二十多年,但“学报特色”却仍未得到明确的界定。其中,最常混淆的是学报栏目专业分工和栏目特色的概念。以社科学报为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公布的16家社科名栏中有不少“特色栏目”其实不是特色,而是属于专业分工,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哲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经济与管理研究”。

  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版综合学报中表现得更加典型。如在何先刚先生《专业化特色化赋予学报生存力发展力:〈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实践》一文中,特色化就是专业化,[7]而学报专业化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学报专业化作为学报的改革方向之一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推崇,但是这种做法背离了学报的基本功能,将学报嬗变为大学主办的专业期刊。

  无疑,学报对其特色的追求成就了一批学报,使他们在众多的综合性学报中以其独有的立意和独特的视角脱颖而出,同时也不能否认,“有些高校学报不顾本校实际情况赶时髦、追热点,聘请非本校专家学者作为主持人约组稿件,甚至许诺高稿酬,在全国广泛征集稿子。”[8] 这种为名栏而名栏,为特色而特色的做法,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学报受关注的程度,但长远来看,脱离了本校实际,偏离了学报基本功能的“特色”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样,难以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

  在有关大学学报功能的思辨中,首先要区分清楚的是大学学报和大学创办的学术期刊的差异。由于大学发展历程不同,许多大学特别是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在其成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各具特色的优势专业,依托这些优势专业,学校创办了相应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如清华大学于1980年创刊的《世界建筑》杂志等。这些杂志由于其学术性、专业性卓著而成为国内相应学科领域的顶级刊物,所以这些大学的综合性学报即使没有刻意追求专业化、特色化,也毋庸置疑地在科技期刊中保持着佼佼者的地位。

  由此可见,大学学报和大学创办的学术期刊根本上的区别在于大学主办的期刊是立足本学科的,不管是从期刊特点上还是评价方式上和社会上其他力量主办的学术刊物都是相同的;而大学学报是立足本校的,当学报背离其办刊的出发点,一味追求专业化、特色化时,学报也就不能再称其为学报了。   如果一定要将学报赋予“特色”的话,对于综合性大学学报来说,其特色就是学报根植于大学,忠实地记录学校教学科研的点滴发展。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2003―2007年,地球科学、矿业工程栏目载文量达196篇,占总载文量的28.08%。而化工和材料等新兴专业载文量由无到有、由少到多,到2007年已达到总量的12.41%。这一段时间,正是山东科技大学由行业性学校(山东矿业学院)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后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报自然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忠实、客观地记录学科、学术发展的轨迹。

  大学学报是中国特色,正如大学因其产生、发展的历程各不相同而难以复制一样,学报因其同大学命运的息息相关也同样具有不可复制性,这种不可复制性,便是大学学报独有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学报与生俱来的特色。

  三、网络传播促成学报功能的回归

  对于许多学报工作者来说,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化始终是个两难的选择:走专业化道路背离了学报的出发点,坚持学报的综合性则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挞伐,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样的尴尬将逐渐被化解。网络出版与传播的普及正在促成学报功能的回归。

  在传统出版发行模式下,影响大学学报传播的最大障碍是因其综合性而导致的发行量低,因为专业性不强,利用率低,很少单位和读者愿意订阅纸质的综合性学报,这也是学报因其综合性而饱受挞伐的根本原因。另外,学报几乎都是国内外发行,但真正发行到国外的学报寥寥无几,在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下,“国内外发行”难以做到实至名归。

  随着网络出版的普及,几乎所有学报都加入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还有许多编辑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将学报全文上网,实现开放存取,使高校学报的信息进一步增值,提高了学报的竞争力。

  从网络上获取参考资料的人都知道,查找参考资料时,人们最关心的是资料和查找主题的相关度,而不是论文是发表在综合期刊还是专业性期刊上,也不关心论文是否出自名栏或是特色栏目。

  国内的传播逐渐广泛,在科技发达的欧洲和北美洲,传播增速更为突出。这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是难以做到的。网络出版的普及不仅突破了学报因其综合性而造成的发行瓶颈,而且突破了传统发行对于学报的地域限制。

  因而,在学报继续保持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的前提下,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数字出版和网络发行渠道的拓展上,而不是纠结于特色还是综合的表现形式上。

  在“学报特色论”的渲染下,大学学报,特别是综合大学学报仿佛面临着被瓦解与消亡的危机,而目前对学报特色的概念尚不明晰,“特色化”通常同“专业化”相混淆,造成学报走专业化道路才会有出路的言论倾向,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学报追求特色的前提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功能,脱离这个基础,为追求特色而特色完全背离了大学学报的出发点,是不值得提倡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出版的普及,大学学报因其综合性带来的尴尬正在逐渐化解,促成了学报功能的回归,学报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契机,有效利用网络工具,加强服务意识,积极发掘本校学术资源,延揽校外优质的相关稿件,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打造学报个性化魅力,从根本上提高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远.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3] 陈浩元.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EB/OL].http://www.cujs.com/ newversion/News/Detail.php?Id=407,2010-02-12.

  [4] 佘斯勇. 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之虞[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146-148.

  [5] 刘洁民. 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类型[J].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3):111-113.

  [6] 尹玉吉.“学报特色论”值得商榷[N]. 光明日报,2008-11-29(5).

  [7] 何先刚. 专业化特色化赋予学报生存力发展力:《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实践[J]. 编辑学报,2007,19(6):464-465.

  [8] 苏剑,刘东.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创办基础[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81-82.

  大学学报学术论文篇二

  综合性大学学报封面设计现状与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扩大。但凡靠视觉来完成的事业,对其造型形象与审美形式都有着特殊的要求。自1906年6月我国第一家大学学报――《学桴》创办起,综合性大学学报便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展示出了无穷的魅力。然而,学报在封面设计的形式上却少有突破,因此,使学报的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走出困境,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使其知识内容与审美精神有机统一,正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一、综合性大学学报封面设计现状

  关于综合性大学学报封面设计的观点有许多,如有对封面设计的保守性和传统性进行探讨的,有对封面设计的形式美做研究的,或对其格调风格做个性形式探究的,等等。但笔者认为,影响学报封面设计的关键所在是设计观念的认识。2006年,笔者接受了深圳大学2007年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封面设计的任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尴尬的问题,这引起了笔者对学报设计的思考。

  由于学报作为高等院校的期刊,是以科学研究和学术理论为基本内容,故被认为――封面设计的风格应以朴素为基础,表现形式应大方简练,各设计元素都要严肃……这种认识本身没错,关键是不能在要求上极端与片面地理解。有些极端的理解会导致设计形式的僵化,片面理解会使有些学报在版式、图形的选择上,以及色彩的搭配方面都陷入尴尬局面,最终与其文化知识的中心地位不相符。虽然问题存在,但这种一成不变的格式形式却并没有导致学报的停刊,学报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没有改变,原因是学报设计以及封面设计得如何,都不影响其在有些专业人士心中的地位。学报的编辑部门,也并不担心因其外表形式问题的欠缺而影响期刊文章的任务、质量和效益。“科学和艺术虽然不同,但是,不仅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艺术眼光的地方,而且,如果光钻研科学而废弃了艺术,那么这个人就容易趣味和创造力低下,人生没有活力。”①笔者认为学报编辑部有关人员应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思考怎样使学报办出特色,提高层次,不仅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成为展示学校文化风采的精神舞台。

  目前,国内学报封面设计形式有以下几种表现:1.随从图形元素的表现。这里面有反映校园风光的,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摄影,有反映本学科特性图片的,以及能直观地反映学术范畴的,如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类学报分别采用植物、动物及显微的摄影图片作为封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还有利用文字图形,如英文、汉字作图形元素的。2.以色彩元素为主的表现。这里采用单色的居多,并以冷色或灰色为主,以低饱和度色彩为基本色调表现。 3.以构成形式进行抽象表现。其实,从形式表现的规律看,学报的设计是规范的,是在设计原则的统一之下理性有序地进行表现。这是设计的基本规律,是任何设计都必须遵循的表现原则。但问题是,这只是设计共有的基础,基础是一切行为活动必有的条件,这不叫设计,设计是远远超越基础之上的风采,是与众不同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像人必须具有人的基本特征,而又与众不同。笔者认为,有些学报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缺少自我完善与个性张扬。

  据此,笔者做了一些调查,结果是其中学报名为有关名人或领导题名的有73份,占总数的64%;单色及简单文字排版的37份,占总数的33%;学校建筑摄影图片19份,占总数的17%。真正有艺术创造的设计不足10份,只占总数的11%。尽管图形元素和色彩都有一定的选择和采用,但学报整体的表现形式还是差强人意。我们不能做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书虫,而要懂得“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品,而是使人在丰富繁华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②的道理。

  二、对综合性大学学报封面设计的探讨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认为,学报相当于“实验室”,通过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实验平台,为培养和发现学术人才营造了重要园地。“实验室”就有创造发明的意思,具有探索发现的使命,这就意味着,学报除了是大学对外表现自我学术观点和水平的一个窗口,同时也应该是体现大学个性形象的窗口。因此,一份学报不单有精彩的内容、精辟的理论论证,还应有先声夺人的视觉形象。各种期刊封面、杂志封面和书籍装帧等,凡带有视觉传达意义的封面设计都在读者面前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视觉魅力,这就决定了大学学报的封面设计应该走出误区,进行科学的创新发展。

  笔者认为,一份学报的封面设计应反映本身的个性特点,这才是其生命价值的基本体现。如何创新学报封面设计?笔者在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封面设计尝试中,对图形元素的确定、色彩的运用和元素之间的构成方面有以下体会。

  1.图形元素的个性化

  图形形象的视觉创造是视觉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字体上的考虑。如深圳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四个字是由国家领导所书写的颜体造型,颜体浑厚有力,表现出铮铮铁骨的豪迈气势。由于其字体本身具有历史性的文化内涵,使得整个设计思路有了相应的局限。为了使封面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其学报及历史文化内涵,笔者对学报名做了三个方面的调整过程。一是调整学报文字的空间比例,将其缩小至不影响其地位的尺寸。二是在色彩上进行调整,将学报名称与其他色相元素相统一。三是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将其与背景图形进行重叠处理,使“深圳大学”的文字摆放在带有渐变图形的背景上,字体与相应的背景结合而不显得唐突。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沟通的桥梁,并打开了其他元素可选择的思路。之前在许多学报封面上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凡由名人题字的学报封面在色彩和图形元素选择上,多数采用单色或与摄影图片简单的、毫无创意的组合,看起来似乎没有可拓展的余地。为了打破这一陈旧的观念,笔者采用了经电脑图形辅助软件处理的抽象绘画作为封面图形元素,在这一新的图形元素中体现的是思想的构建,是想象,是一种希望,为创作者的进一步遐想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规则与不规则的造型之间寻找画面的精彩,使有限的版面产生张力和现代感,充分体现了学报的“实验室”特性,从而给人一种带有启示性的、神秘的、具有探索性的精神感染。

  2.色彩元素的运用

  笔者的设计在学报名称色彩上采用的不是单纯的黑色,而是与整个封面色调相统一的明度极低的颜色,既突出了学报名称,不失其庄重性,又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为了突出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封面以白底为基调,封面与封底色调统一,采用中性明度和彩度的色调,在字体颜色表现上突显层次,利用字的大小关系使每一组字的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前后关系;在抽象的图形上利用色彩的明度和色相的对比关系,配合不规则的形状,使画面产生一种静中有动、动中又不显夸张的和谐美感。封面给人以清晰明快的整体感觉,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关系使画面充满生命并富有朝气。

  3.版面构成的关系

  版面的构成是平面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能给视觉带来震动感和稳定感,版面的合理分割将给视觉带来美的享受。 笔者认为,针对学报封面上的所有文字(包括中文刊名、英文刊名、出版年份、卷次、期次、学报类别及级别)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笔者对封面的构成采取了相对居中的保守方案,为了使上下结构产生呼应关系,又能在视觉上产生新意,笔者将其中的文字组合成一条直线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封面,起到承上启下的视线引导作用,加强了封面的形式感。将期刊的出版年份、卷次、期次的中英文和学校的印章标志艺术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并与抽象图形进行组合,既有动与静的对比关系,又不失画面的整体感和严肃性。在封底的构成上,笔者采用黄金分割法,将色块分为几块,分别将中文和英文安排在版面的中间位置,两种文字分别以向右和向左对齐的排列方式呈现,在规则的次序中产生美的形式感。稳定的版式是学术性刊物的特点,也是识别刊物特征的关键点。封面封底各元素的位置是基本固定不变的,唯一变更的是封面的插图以及学报的期刊、卷次及出版日期。

  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封面设计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它不同于其他刊物,包括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期刊,它更加内敛与矜持。综合性大学的学报封面设计既要考虑其自身学校特点,也要顾及其阅读者观念上的有限性,但笔者认为,一种文化思想观念的更新有着相对的时间磨合,只要不间断地认识、发展,对美的追求也将会成为主流,不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注释:

  ①②杜卫.审美功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8,105.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2]聂振斌.思辨的想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作者系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热门文章

210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