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艺术类博士生辅导员工作方法刍议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队伍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要把握时代特点,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提高自身工作素质,以便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艺术类博士生辅导员工作方法刍议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艺术类博士生辅导员工作方法刍议全文如下

  摘 要: 艺术类博士生从规模上看是一个小群体,但作为未来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其业务水平和道德情操直接对我国艺术创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准产生影响。应根据艺术类博士生的特点,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

  关键词: 艺术类 博士生 辅导员 工作方法

  Abstract: Arts Doctoral terms of size is a small group, but as the future backbone of the arts and cultural sector, the business level and morality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standards of artistic creation. Ar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ctoral establish a targeted counselor working methodology.

  Key words: art; doctoral; counselor; working methods

  艺术类博士生从规模上看是一个小群体,但对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而言,这个群体潜在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作为未来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其业务水平和道德情操直接对我国艺术创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准产生影响。因此,在其在读的三年(或三年以上)时间里,对这一群体的思政教育等辅导员工作很有必要且应该被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艺术类博士生年龄层分散、社会角色多样、个性意识较强等原因,辅导员工作开展常常遇到一些困难。

  笔者认为,突破这些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 艺术类博士生的特点

  笔者几年来面向艺术类博士研究生开展了若干工作,对这一群体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总结,认为以下三点最为突出。

  1.1 年龄层分散

  年龄层的分散不均是所有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共性。由于报考条件一般规定45周岁以下,遇特殊情况还可上调,所以有一些工作多年甚至已经评为副教授的教师会来报考攻读,其年龄一般为30岁以上,个别高于50岁。与此同时,随着一些院校硕博连读报考的开展,有部分学生本、硕、博连续攻读,此类博士生入学年龄只有26岁左右,非常年轻。于是可能出现两代人成为同年级同学的情况,他们之间存在的年龄鸿沟会导致有些博士生对同班同学亦感陌生,阻碍了正常的学习交流。

  以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分布为例,在70位在读博士生中,25~30周岁的有35人,31~35岁20人,35岁以上15人。以30岁为分界,前后两者各占半壁江山,年龄差距之大相当明显。

  1.2 社会角色多样

  正如上文提到的,与年龄层的分散相对应的是其社会角色的多样。从职业角色来看,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类:无工作经验的学生、曾参加工作但后来脱产学习的学生、在职攻读的教师,此外还有少量自由职业者;从家庭角色来看,又可分为子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当这些角色元素交叉组合时,便生成了博士生的多样立体角色,如:无经济负担的独生子女,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学生,不光要尽孝、尽责,还要承担经济压力。其中,在职攻读者拥有学生和教师双重身份,脱产攻读者多是由教师转为学生,其角色转换与调适的程度决定了能否顺利地展开学习。

  1.3 个性意识突出

  衡量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是其作品的创新性,“作品具有鲜明风格”对他们而言是高度的肯定和褒奖。攻读到博士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专业中的佼佼者,其思维活跃,视野宽广,更加懂得如何彰显自己的个性,不愿屈从一般。在艺术创作等学习生活中,这种个性意识是应当被倡导和鼓励的,但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个别博士生误把特立独行当创新,把唯我独尊当个性的现象。这些对个性的误读导致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将自己边缘化、封闭化,容易给正常的学习和交流制造障碍。

  2 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方法

  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作方法的丰富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见得,在面对硕士研究生时运用的工作方法,被生搬硬套至博士研究生身上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工作方法体系。从时间区间来看,这套体系应包含从入学到毕业;从工作内容来看,应囊括学术生活和业余生活各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这一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建构。

  2.1 建立博士生基本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可分两个部分。

  一为固定部分:在学生入学之前,向招生部门索取新生信息进行摸底,学生入学后,进一步详读《新生登记表》上有关政治面貌、学习工作经历、曾任职务、家庭人口情况等信息,尤其对提交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这些信息通常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也是辅导员一般都会进行的工作。

  重点在于第二部分,即机动部分:通过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在入党意愿、学术理想、就业志向等方面的想法,将谈话概要分类登入学生数据库。如果说固定部分反映了一名学生的历史和现状,那么机动部分便指引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相加才能较为立体地反映其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机动部分应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访谈内容。平时也应注意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如此一来,在我们开展思政工作时,能够将博士生年龄、身份等复杂信息轻松捋顺,流畅自然地根据学生情况引导谈话、给予指导,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学生也会直观感受到辅导员对他的了解和关心,对辅导员加强信任,积极配合工作。   2.2 组织针对博士生的学术活动,将思政工作融入学术活动之中

  辅导员要想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在吸引学生、团结学生方面下功夫。对于艺术类博士生来说,什么能最吸引他们呢?艺术类博士生的招生规模非常有限,成功入学的学生必定是激烈竞争的胜出者,所以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在业务水平上达成飞跃。故,学术二字往往是博士生生活的关键词。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个别活跃的学生建立密切联系,通过他们辐射到整个博士群体。例如,笔者所在的上海音乐学院自2006年以来,年年举办研究生艺术节,至今已有九届。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硕博论坛每年都吸引很多学生参与,其中就有不少博士生以此为平台展示科研成果,畅谈创作体会。专家讲座、博士学者交流、原创作品音乐会、博士生科研课题资助等活动和政策也深受同学们欢迎。在这类学术相关的活动中,辅导员抓住机会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社交特点、心理状况,并以组织策划和现场参与的方式与学生建立深层次的交流,与他们交朋友。进而通过直接对话、网络关注等方式,实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有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心理状态发生异常,则可予以及时干预。

  2.3 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疏解压力并增强集体意识

  提到博士,浮现在脑海的常常是厚重的眼镜和孱弱的背影。无怪乎大众传媒对博士生形象的夸张,埋头苦读的理论家和潜心创作的作曲家的确存在缺乏运动、活力不足的现象。由于博士生群体年龄参差不齐,艺术类学生又需进行采风、比赛等活动,所以艺术类博士生的各自行动较多,集体行动较少。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有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走向封闭,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所以,辅导员除了策划学术活动外,还应重视文体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美好与力量,疏解学业、家庭等给予的压力。例如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博士生感兴趣的运动量适当的项目,举办硕博对抗赛等活动,使博士生团结起来,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文化之旅、集体采风考察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更加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找到志同道合的精神伙伴,从而实现健康学习、健康生活。

  2.4 调动在职博士及已毕业博士的积极性,为促进就业提供便利

  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因而博士生的就业问题也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虽然艺术类博士研究生目前就业前景尚好,但随着更多高校博士点的设立,就业压力也逐年攀高。为此,辅导员可以与在职攻读学位和已经毕业的博士生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了解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情况,做好推荐工作。笔者带毕业班时较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在毕业生推荐方面收效甚好。

  3 工作难点与解决方法

  如果上述活动得到了充分开展,那么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密切而融洽的。然而,艺术类博士生在学业较忙或集中创作期常常是个体意识抬头,忽略集体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及其他工作的开展,是艺术类博士生辅导员工作的重大难点。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3.1 以博士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为抓手

  在建立博士生基本信息数据库时,一方面对哪些同学是中共党员应了然于心,关键时刻倡导其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对那些有入党意愿的学生也应独立建档,在举办活动时充分给予其表现机会。以这些有坚定理想追求的同学为抓手,由点及面带动更多同学参与活动,同时提高其党性修养,实现双赢。

  3.2 建立博士生的自管自治组织,增强归属感

  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会为例,特别设置了博士工作部这一部门,从部长、委员到干事皆由博士生担任,其既隶属于研究生会,又可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单独开展活动,曾组织策划原创音乐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是所有博士生的大家庭。它的存在使博士生同学拥有了独立的精神家园,增强了集体归属感。

  3.3 辅导员自身加强学习,提升个人魅力

  博士研究生由于对自身学术、业务水平有着极高的追求,所以也会肯定和推崇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同时,艺术专业同学的感性思维发达,对其推崇的人和事物会倾注热情、真诚对待。如若辅导员平日里注重博闻强识,充实自我,则不难被学生们认同,进而建立权威。但如果满足现状,止步不前,则会逐渐失去号召力,难以做好辅导员工作。

  总之,由于艺术类博士生的自身特点,其辅导员工作方法应当与普通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工作方法有所区别。或许是这一群体规模较小的缘故,笔者在查阅资料时鲜少见到此方面的论著,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权作刍议如上,希望能够给相关领域的辅导员和学生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1.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论文

2.国际商法独立性之刍议论文

3.孙子兵法之管理者战术思维刍议论文

4.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论文

5.依法治国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6.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刍议论文

44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