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关于生活的政治论文怎么写(2)

关于生活的政治论文怎么写(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关于生活的政治论文怎么写

副标题#

  生活的政治论文篇二

  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关 键 词】 开放性;生活性;体验;感悟;回归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其他方面向上的阶梯。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们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们应构建一种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联系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如教师在教学《我要向你学习》一课时,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让学生用心去经历、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

  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如曾经我学习《我们的左邻右舍》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周边国家的情况,教师在课前便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布置查找印度、韩国、日本、泰国的资料,做好准备。在上课时,教师设置情境:“‘亚洲旅游节’将要举行了,请来自四个国家的旅行社的导游来介绍自己的国家。”四个小组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安排下纷纷展开练习,为做好小导游做准备,一时教室里热闹非凡。在汇报交流中,小导游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国家,有的用生硬的外国普通话介绍所在国的风土人情;有的用表演的方式,如泰国的“导游”就教大家按泰国的方式和用泰语问好……课堂里笑声不断,精彩纷呈。这种活动方式,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信心,真是一举三得啊。

  (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又超越学生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三、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茂聪. 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 刘文文.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J]. 学校教育研究,2015(4).

  
看了“关于生活的政治论文怎么写”的人还看:

1.关于生活的政治论文

2.2016政治小论文范文3篇

3.大学生政治论文写法

4.大学生活政治论文1800字

5.关于环境的政治论文例文

243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