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作为世界的第三大海,中国南海又被称之为南中国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篇一

  从南海危机看中外海权意识

  摘要:作为世界的第三大海,中国南海又被称之为南中国海。南海的位置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北面为中国大陆,南至马来西亚,西靠中南半岛,东临菲律宾。并且就海洋资源来说,南海海域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丰富的油气资源更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冷战期间,由于东南亚地区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方向,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南海海域也成为了东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而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国相继退出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不顾我国自古以来对南海拥有主权的史实,疯狂地侵占岛礁,盗采油气资源。随着中国与南海沿岸诸国在岛礁主权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加大,直接冲突也随之而来,1974与1988两次与越南爆发的夺岛海战显示出了中国维护海疆权益的坚定决心,但另一方也让其他国家借机找到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机会。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处处陷于被动的局面:南海诸国步步蚕食岛礁,国内民众慷慨激昂,而给出来的应对措施却只是最虚弱无力的“严正抗议”。而我认为,造成中国南海问题危机四起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淡薄的海权意识,本文将详细论证这一点。

  关键词:南中国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马汉;Sea power Sea right

  一、中国人眼中的海权

  海权一词最早从鸦片战争开始就被中国人所认识,却直到今天依旧无法被充分理解消化。可以说,从一开始国人对海洋国土的认识上的偏差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权概念的理解。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及相光著作已经发表100多年,海权课题已经成为军事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海权作为一个客观的概念,每个国家都有基于自身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中国的学者普遍将“Sea power”翻译为汉语“海权”。抛开汉语中的“海权”定义是否和马汉的“Sea power”一致的疑问,我们也应该思考基于西方思维之上的“Sea power”能否妥当概括“海权”一词的关键词义。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识,也就是说“海权”是一个关于海洋的概念,类似“陆权”是关于陆地的概念。地球上除了陆地资源以外,海洋资源应该是最为宝贵的,这就牵涉到“海洋权利”(Sea right)的概念。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其“国家主权”的概念也涵盖了“海洋权利”。也由于大凡世上的权利都需要强力来保障,于是从国家的“自卫权”概念又引出了防御性的“海洋权力”概念,即“Sea power”。正如马汉强调的:“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

  而长久以来,特别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一直是停留在陆地的边缘/附庸的阶段。历史上频繁的攻伐侵掠,统治者理解的武功最大化也不外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以大海为疆域的最尽头的思想虽然客观上受限于当时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但的确潜移默化的塑造了从统治者到民众视海疆为化外之地的海洋观: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之后,面对辽东半岛与台湾岛面临被割让的局面,清政府选择了保辽东而弃台湾,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当局对海权的忽视。而民间上的影响,直到现今,东南沿海的老一辈人仍然将海上的岛域称之为某某山,其文字之外的含义大可理解为无主之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海权便和中国的主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中国理解并捍卫海权的尝试却才刚刚起步。平心而论,目前中国的海权实践还远未达到追求“海洋权力”(Sea power)的阶段,而仅仅是处在保卫合法的“海洋权利”(Sea right)的阶段。仅仅是处于建设维护海上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Sea power)阶段,还远未达到追逐海洋霸权(Sea power)的层面。而在南海问题上,由于海权意识的长久淡薄,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只是以宣示主权动作为主,官方极少有行政上强力控制及主权维护,南海各岛礁海域长期以来缺少海军及行政部门的巡防与管理,在维护“海洋权利”(sea right)上已经力不从心了,追求在该海域的“海洋权力”(sea power)更是奢望。这便给了南海沿岸诸国蚕食我国岛礁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海洋大国的海权意识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殖民大国出于对贵金属的狂热需求进行了世界范围的疯狂探险。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葡萄牙与西班牙在亚非拉地区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统治,广阔的海洋给两国的统治者带来了及其丰厚的回报。随着西欧各国的相继崛起,荷兰英国法国相继参与了殖民大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各国针对海洋利益的大争夺。善于经商的荷兰人在十七世纪成为了海洋霸主,拥有当时最为庞大的商船船队,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大凡近代列强的兴起与强大都与其重视“海洋权利”(Sea right),并积极利用其“海洋权利”(Sea power)巩固自身的“海洋权利”(Sea power)有关。就拿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来说:从陆地国土面积来看,日本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面积,仅有中国的5%左右,在世界上排名第61位。但如果算上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水域面积,日本则拥有了44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国家可支配的区域面积一下子增加了11倍。由于日本的海岸线长度远超于中国,从综合上看,日本的国土面积的名次一下子从61位窜直第6位。日本能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领跑亚洲,身踞世界强国之林,首先应归功于其强烈的海权意识。海洋给日本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给了日本接受外来文化继而走向世界的便捷渠道。由于海洋带给日本太多的机遇,因此日本举国上下对海洋利益皆是无比的看重。日本近年花重金来加固有被海水淹没的冲之鸟岛更佐证了这一点:本是无法住人的礁岩,日本政府为了深远的海洋权益,在上面增设了堤防设施与气象观测设备。这与旧中国政府在南海诸岛仅是投放几块立碑远走了事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南海危机唤醒海权意识

  十余年前,一篇题为“这就是中国的海权意识?”网络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认为当代中国民众的海权意识还停留在晚清时代。但如今,形势正在好转。近期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国人有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当菲律宾政府于2009年非法将我国的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时,中国外交部立即提出了严正抗议,指出中国对相关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通过这次的调查,该起争议在经过媒体的多番报道之后,也引发了超越事件本身的进一步关注:在得知菲律宾夺占中国岛屿的报道之后,有57.3%的受访者表示将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另外,有多达36.3%的受访者在此事件后开始对如何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等相关话题感兴趣。这显示了近期我国民众海权意识的不断觉醒。更可喜的是,民众海权意识的觉醒也对政府的危机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近期黄岩岛事件中中方行政船只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也佐证了这一点。

  参考书目:

  [1]萧伟中、梅然译,[美]马汉著:《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1048页。

  [3]刘新华、秦仪:《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其战略选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第37页。

  [4][美]T.S.伯恩斯著,王新民,辛华译:《大洋深处的秘密战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5]薛桂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海洋出版社,2011年

  [6]赵理海《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南海国际政治论文2000字

243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