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2017年时事政治热点论文2000字

2017年时事政治热点论文2000字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2017年时事政治热点论文2000字

  时事政治是指国内国外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是学生学习政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7年时事政治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时事政治论文篇一

  摘要:

  近年来,日本右冀势力屡屡在钓鱼岛制造事端,在岛上建了灯塔,又建神社,甚至还出动巡逻艇和军舰骚扰中国渔民,不许靠近该岛。日本在钓鱼岛每制造一次事端,均引起中国政府和海内外华人的一次强烈抗议。钓鱼岛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为什么对中国和海内外华人的一次次抗议置若罔闻而一再挑衅?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无可争辩,主权属于中国

  钓鱼岛列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6. 5平方公里,位于中国台湾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无论从发现占有权、还是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海洋法公约》来看,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都是公认的和无可争辩的。

  在古老的历史上,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到了14世纪,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进贡朝廷,成为藩邦属国。

  1372年,中国人杨载首先驻足钓鱼岛。明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对钓鱼岛有详细记载。其间明人在台湾辖区钓鱼岛采珠集药、捕鱼开发从未间断过,这些在明嘉庆11年陈侃所著的《使琉球录》中也有清楚记载。明朝中叶,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抗击倭寇时,就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1602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从此遭日人监督内政40余年。1654年清康熙帝册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两年进贡一次,称中国为父国,用大清年号。明清期间的多幅疆海图都清楚标明钓鱼岛为中国的一部分。

  1873年日本出兵侵占我属国琉球,并入日本改为“冲绳县”。由于此时清王朝已腐败无能,面对琉球王派到京城哭诉求援的使臣,只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后就不了了之,琉球从此被日本掠夺。但其间钓鱼岛始终归大清国的台湾管辖。光绪19年(1893)10月,慈禧太后还把钓鱼岛列屿赏赐给清廷内务官盛宣怀,供其采药之用。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台湾和澎湖列岛,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群岛。1940年,同属于日本“辖属”的台湾和琉球争夺钓鱼岛的归属权,日本东京法庭作出判决:钓鱼岛仍旧归属台湾管辖。1945年日本向中、美、英、法等盟国投降,声明无条件地废除两国之间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随即废除。按照此约,台湾和它所属各个群岛包括钓鱼岛,全部回归中国。

  2017年时事政治论文篇二:《试谈钓鱼岛:历史与争端》

  摘要: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不容置疑!自1972年中日钓鱼岛之争浮出水面至今,日本仍然没有承认中国对其拥有主权。钓鱼岛的历史究竟如何?为何日本如此厚颜无耻?中间又有哪些细节?本刊特发此文,客观揭露历史真相,并期待钓鱼岛早日回家。

  钓鱼岛争端的历史演变

  钓鱼岛群岛(以下简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中国大陆土地及台湾岛向海内的自然延伸。钓鱼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总面积6.3平方公里,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争端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从无到有,愈演愈烈,已经成为长期困扰中日关系的敏感问题之一。

  《马关条约》:

  日本对钓鱼岛的窃取

  根据中国史籍记载,早在1372年,中国人杨载就发现并登上了钓鱼岛。到了1403年,其被正式命名为“钓鱼屿”,这在明朝的《顺风相送》一书中有详细记载。1582年,钓鱼岛被正式归入中国版图,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年间,钓鱼岛被划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而并非“无主地”。1879年,日本出兵侵占了清朝属国琉球,并将其改名为“冲绳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仅向日本提出了“强烈抗议”,而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但此时的钓鱼岛仍归大清国的台湾管辖。1893年,慈禧太后还把钓鱼岛赏赐给清廷内务官盛宣怀,供其采药之用。除此之外,明清多幅疆海图,诸如郑若曾绘的《万里海防图》、徐葆光绘的《琉球国图》等都标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日本发现钓鱼岛则要比中国晚512年。1884年,日本的古贺辰四郎发现并登上了该岛。作为第一个登上钓鱼岛的日本人,古贺辰四郎提出了开拓钓鱼岛的请愿,但却遭到了当时冲绳县知事的拒绝。虽然后来冲绳县知事于1885年后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但日本政府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因战败而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了日本,这中间包括了钓鱼岛。此后,日本将钓鱼岛列入其领土范围,划归琉球。但直到1900年,日本才将钓鱼岛命名为“尖阁列岛”。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就连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于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也将钓鱼岛绘成了与中国大陆一样的颜色,这说明他承认并尊重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这一事实。总之,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而甲午战争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也没有在钓鱼岛上建立国标。

  《旧金山和约》:

  为争端埋下伏笔

  1940年,同归日本辖属的台湾和冲绳县之间发生了对钓鱼岛归属权的争夺,东京法庭作出判决:钓鱼岛归台湾管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按照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理应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归还中国,但1951年美日却又背着中国非法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约只强调放弃,而有意回避了直接使用《开罗宣言》中所明确写明的“归还中国”的字样,借此掩饰日本自明治时期以来一贯奉行的侵略政策最终所遭到的惨败。和约虽然载明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名义与要求,同时却又错误地把日本所窃取的钓鱼岛等岛屿归在美国托管的冲绳管辖区内。在钓鱼岛连同冲绳交由美国托管之后,美军控制了钓鱼岛,并将其作为射击场。

  《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一直受到中苏等国的质疑。前苏联参加了和会,并对即将签订的条约提出了诸多反对意见,然而未能奏效,因此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对于中国,美国竭力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和会,而“中华民国”虽然代表中国参加和会,却毫无发言权,处处受制于人。以《旧金山和约》为开端,美国的各种官方文件均以此为据,使钓鱼岛属于日本的“错误观念”不断得到强化。从1953年到1971年,美国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使日本一直保留着对钓鱼岛的“潜在主权”,从而造成对中国收回钓鱼岛主权的严重不利局面。

  《归还冲绳协定》:

  争端浮出水面

  1971年6月,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美国将冲绳归还日本时,将钓鱼岛也一并交给了日本。按照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国的领土主权,不因其它国家间的条约对该领土有所处置而受到剥夺或影响。”因此,日美之间这种私相授受的行为是根本无法得到法律认可的,中国对于钓鱼岛的主权也是毋庸置疑的。到了1972年,日本外务省借冲绳回归之际发表了“有关尖阁列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的文件,宣布对钓鱼岛“重新拥有主权”。至此,中日钓鱼岛争端浮出水面。

  对于美日私相授受的行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均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与谴责。在美日签署《归还冲绳协定》的当天,台湾“当局”就表示,要求美国在冲绳返还问题上尊重中国关于钓鱼岛的立场。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美日之间签订的协定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此后,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可见,美国单方面归还琉球群岛的行为从未获得中国的认可。迫于压力,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

  在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归属问题搁置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可是,当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逻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在那里修建了直升机场,还向那里派出调查团和测量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关系的大局,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

  争端背后的真相

  钓鱼岛在世界地图上仅仅是一个难以标明的小点而已,为何日本对于钓鱼岛的态度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呢,从最初的“非我方之土”转变为如今的蓄意窃取?

  令日本垂涎的经济价值。钓鱼岛本身的生存条件很差,不具备人类长期生活的条件。在上世纪60年代前,日本并未对钓鱼岛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并将钓鱼岛作为靶场,日本人也只是示威游行让美国归还冲绳,只字未提钓鱼岛的问题。可见,那时的钓鱼岛还未真正进入日本人的视线。然而到了6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了钓鱼岛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岛上不仅生长着很多名贵药材,而且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并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这对于石油98%以上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联合国《国际海洋公约》关于“主权国家以200海里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的条款,一旦日本窃取钓鱼岛主权的阴谋得逞,那将意味着以该岛屿为依托,半径为200海里的庞大海域以及周围海域内的海底石油、矿产、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和领海、领空的交通运输权以及未来潜在的资源等全部归属日本。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737~1574亿桶海底石油和油气也自然难逃日本的魔掌。石油触动了日本贪婪的神经,于是1972年3月8日,日本外务省借冲绳岛回归之际发表了“有关尖阁列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的文件,宣布对钓鱼岛“重新拥有主权”。

  令日本艳羡的战略地位。从地理位置上看钓鱼岛,其位于我国与日本冲绳之间,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且与日本琉球群岛隔海相对。从国土防卫角度上讲,岛屿是大陆的前沿,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关于钓鱼岛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一直将其与琉球、台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作为守护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道重要屏障。在明朝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曾以钓鱼岛作为战略防线的一部分。而在日本的海权扩张战略中,其以保障1000海里航线为首要任务,钓鱼岛的战略位置使它成为了日本达成这一战略企图的关键性棋子。一旦日本攫取了钓鱼岛的主权,它的势力范围就可以向西南方延伸。这样,钓鱼岛海域不仅会成为日本进入台湾海峡,南下东南亚、南太平洋的战略之路,也会成为日本赖以生存的中东石油能源补给线上最西南端的一个战略点。同时,为了限制中国的需要,不排除日本会在钓鱼岛上设立海空监控侦察设备的可能。这样日本就可以对方圆400~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进行监控,从而能够及时掌握我军在我国台湾北部以及大陆沿岸的福州、温州和宁波等大片地区的一举一动。而一旦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则必将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

  危局与展望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海牙国际法庭的两个关于岛屿领土争端的判例不得不引起国人的警觉与深思。在荷兰和西班牙的“拉帕尔马岛”主权争议案中,因西班牙人很少针对在该岛活动的荷兰人提出有力的抗议,而被法庭认定“西班牙默认拉帕尔马岛属于荷兰”;在丹麦和挪威关于“格陵兰东部领土”的主权争执案中,

  尽管挪威人在格陵兰东部居住,但由于“挪威人的活跃程度不及丹麦人”,因此法庭判定丹麦人拥有整个格陵兰的主权。基于以上两个案例,虽然我国能够从历史、地质构造及国际法等诸多方面证实钓鱼岛的主权归我国所有,但日本人在该岛的“活跃程度”却远远要高于我国,其海上自卫队的巡逻机时刻对我国钓鱼岛及东海海域进行着严密的监视,任何试图靠近钓鱼岛的中国人都将被日本海上自卫队拦截。在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下,日本右翼分子不仅在岛上修建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使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还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

  面对钓鱼岛的如此危局,正如华东政法学院的翁志欣先生撰文所指出的,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我们本着善良的愿望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创造性主张,但是如果这种“搁置”会给对方带来权利上的依据,那么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应当考虑适当时机,用实际行动反击日本的嚣张行径,使之不能根据“长期不受干扰”的因素而取得主权,进而挫败日本右翼分子的企图。

  2017年时事政治论文篇三:《初中政治教学中结合时事政治教学的意义及其措施》

  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理解更加透彻,也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有影响的话题事件,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

  一、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1)现阶段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好的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传统的教学由于强硬地灌输理论,同时学生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导致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再加上老师太过于一言堂的教学导致学生更加抵制课堂教学,甚至出现一种懈怠甚至厌恶的情绪。然而通过最近社会的热点新闻就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2)社会环境的需求

  现阶段社会发展较快,同时网络环境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那么在此背景下避免不了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传入他们的脑海。这时就要我们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可以借助最近热点的青少年的一些反面案例对其进行教育。

  (3)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需要

  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一个人只有道德美才是较好做人的前提,道德败坏的人,智力再高给社会带来的都是灾害。所以我们既要做好学习教育也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德智双馨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我国当下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所谓时事政治教学其实就是将时事政治合理有效的引入初中政治课堂中,通过外界社会实际发生的事件设计的政治理论以更好地进行政治理论传输,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的将所教知识借助时事来表现。我们也可以通过实例来分析设计的政治理论。另外,我们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时事政治的实例,让学生独立分析,培养他们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便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和改进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的措施

  (1)时政教学应突出教育性和时效性

  教师自身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就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及时了解时事,然后进行合理筛选后引入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对新事物都很感兴趣,那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定会非常集中,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将时政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时事信息,然后分享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可以借鉴。通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通过留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时事小播报,鼓励他们将这些时事引进课堂。长期坚持分享学习,那么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时事背景与所学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学习效果定会大大提高。

  (3)鼓励学生对时事进行评论

  我们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专栏,定期总结小评时事,发表个人看法,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在讨论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每一个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否一针见血,都要鼓励每一个人发散思维评论。

  (4)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收集感兴趣的素材,在学习之余可以阅读一些报纸,如《参考消息》和本地的报纸等,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关心社会国家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意识。针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困惑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点拨,将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5)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合方式

  政治课堂教学环节,是将时事政治融入到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点拨,也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深入分析问题。例如当前世界杯小组赛中发生的苏亚雷斯“咬人事件”,涉及到的政治教材知识有“人身权利”“自尊自信”“肩负使命”等,通过辩论能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可以设置课堂作业,借助时事政治事件,设置与政治教材相关的问题,将时事背景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时事政治提高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

  (6)注重时事政治的教育意义

  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将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联系掌握,通过时事政治材料与教学中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以时政素材解释教材知识,并且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并要有正义精神,敢于与社会危害分子做斗争,形成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断努力奋斗,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四、结语

  总之,由于现阶段政治课理论太多,太抽象,整个课堂就是枯燥无聊,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就导致政治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大胆革新教学传统,从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1.时事政治论文800字范文

2.时事政治论文1500字

3.时事政治论文800字左右

4.时事政治论文3000字

5.时事政治论文600字

250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