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格式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马克思主义论文格式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马克思主义论文格式范文篇一

  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的关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国领导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新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价值则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文化的色彩,使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多样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生态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

  在一百年多前,马克思就指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同时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以生态观的理论发展文化,发展生态文化,解释现实社会,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文化的色彩,使文化具有重要性、多样性,合理性,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为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良好文化条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不光是思想,而且也体现在食物成品上,它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体系。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次结果又取消了”[4]。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2、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活环境。保持和优化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3、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方式。“人类要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5]”,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赖的人类计划,就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也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绿色生产事关企业生存、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也曾一度出现了掠夺式的经营开发,甚至以牺牲环境换取局部经济发展。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掠夺式的不合理生产方式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引导我国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实现绿色、清洁生产,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向社会提供健康、环保、节能的绿色产品,使绿色生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和常规性措施。

  三、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的合理性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人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认识的角度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树立进步的文明的生态价值观,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它的形成和发展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施,促使人类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中提出要认识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到二○二○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8]。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之,建设生态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行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路径选择,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建设一个全分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93页.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58页.

  [3]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36页.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21页.

  [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6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马克思主义论文格式范文

277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