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黑龙江教师职称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黑龙江教师职称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黑龙江教师职称论文篇一

  教师文化建设

  摘 要:教师文化建设对教书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目前,各个学校的教育改革在教材、教学设备、教学管理体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在文化软环境方面许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人格素质方面。营造文化软环境,教师责无旁贷。因此,教师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师 文化建设 文化软环境

  悠悠万事,树人最大,教育为先。教坛之魂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具有引领性。教师的学识、个性、知识结构、行为习惯、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形成。所以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其产品――学生的质量。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智慧、治学的严谨及博大的胸怀。

  一、仪表

  教师的仪表是教育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职业形象,它表达的是职业美感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审美要求。这不仅指衣着打扮,还包括其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教师品德修养及知识能力的标识。它是唤起学生寻求知识、聆听教诲的注意力的无声号角。教师一进教室,学生就开始了对教师仪表的品评。如果教师邋邋遢遢、不修边幅、举手投足不拘小节、精神不振、表情呆板、语言枯燥、知识乏味,这样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影响或干扰学生学习的情绪,使之产生厌倦感,有的可能会昏昏欲睡,或各行其事。同样,衣着华丽、袒胸露臂、浓妆艳抹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更不说屑博得学生的敬慕了。那么,如果教师拥有愉快的心境、饱满的情怀、旺盛的精力、微笑的表情、端庄的服饰、高雅的气质及高超的教学艺术便会像磁石一样,把分散、杂乱的目光吸拢过来,从而引导学生在学海中畅游,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清人郑板桥一首题竹诗曰:“一枝一叶总关情”移到教师仪表上,不也可以说“一服一饰总关情” 、“一举一动总关情”吗?因此,我们不可将其视为皮毛、细目、小节。应该注重仪表,从小处着眼,处处严于律己,站有站样,坐有坐姿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人以美的渲染。

  二、语言

  教师的评议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所谓:心靠言传,言为心声。

  语言是思维的流泉,是丰采的外衣,是心灵的信使,是交往的媒介。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其语言应该是准确、简洁、精辟、条理清晰的,而不是含糊不清、拖泥带水、2的。教师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准确、重点、难点不明确突出,或从东扯到西,即达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也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教师在为学生点拨迷津、引航指路时,其语言应该是真诚、亲切、含蓄的。如:一班主任发现班上一名学生酷爱玩游戏,不学习,期末考试三门课程不及格,随后,班主任找这名学生谈话,学生本以为要挨“枪林弹雨”,没想到教师竟与他聊起家常,最后,对他语重心长地说了一些话,使他声泪俱下,激动地说:“老师,我懂了。今后一定改!谢谢您!”说完深深地向老师鞠了一躬。此后,他告别了游戏,潜心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每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老师真诚的话语像钟声,能使迷途的学生知迷而返,痛改前非。

  三、博学识广的智慧

  教师所讲的每一堂课即是对其智慧的展示,也是对其所拥有的智慧、知识水平及教学艺术的检验,而学生就是这一过程的评委。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高深的知识底蕴和娴熟的运用能力。教师为使每堂课成为精彩的时段,课外时间需要翻阅大量资料、研究教法、揣摩学生才能在课上吸引学生如痴如醉般地追随其神游于知识海洋之中。

  四、严谨治学、诲人不倦

  为师,当严。严是一种爱的特殊方式,它不同于和风细雨般的爱。是玉需雕琢方成大器。为师之严爱就是炼钢、琢玉的一股巨大的力量一根强大的支柱。但严并不是因为学生有错误,就对其实施体罚、人格的羞辱、打骂、甚至波及生命造成终生的遗恨。这不是爱,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这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

  严要有格、有度、有序、有恒、有法,不可超越限度,一曝十寒,否则会适得其反。

  为师,当诲人不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领路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责任心,就像一个不停歇的时钟,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着。有时,为了一个词的释义、为了一道题的论证竟忘了下班、忘了吃饭,甚至为了学生的一点小事也要不辞辛劳地从遥远的家中赶来帮助解决。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别人都已进入梦乡,灯光下,只有老师仍在伏案工作。

  五、博大的胸怀

  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愁,但这一切在学生面前不应该有丝毫的流露,更不应该将自己不快的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有的教师身居斗室,却从不抱怨;遭到挫折从不气馁;起早、贪晚不计酬劳;呕心沥血不争地位高低,即使在家庭、孩子和课堂、学生需要选择的岔道口,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对待学生的缺点、错误更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教师要有献身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献身的事业。有的教师终日默默无闻、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地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用心、用血、用汗、用手撒下一批批种子,浇灌一棵棵幼苗,结出累累硕果,造就一批批人才,而他们自己却无怨、无悔,甘愿为他人搭桥、铺路、当梯。他们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别人的前途。

  世间有多少教师以其奇思、构想与践行,拓荒出博大精深的教育视野。视界有多宽宏,境界有多高远,心界有多浩茫。

  可见,一所学校好比一�摆渡风帆、一个加工车间、一支育人的团队。何以使一所学校在自己的航道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何以打造其不同凡响鹤立鸡群?何以融其于社会大场且令众望所归趋之若鹜?教师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多么地至关重要。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吴晓秋,1962年8月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事英语教育研究,现职称是副教授。

  黑龙江教师职称论文篇二

  教师的天职――爱

  【摘要】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教师 天职 爱

  一、要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

  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心付诸爱,满足了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智慧,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反之,如果教师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去数落学生,学生会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还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还会发展到厌恶老师、厌恶学习、厌恶校园生活,导致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思上进,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知道,爱优生、好生,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不是困难的事,而要爱那几个为数不多却令人头疼没商量的差生却不是容易的事。但正是这些差生却最需要老师用真心去对待,我们要认识到:差生也是你的学生,你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把这些学生搁在一边,漠不关心,或一味批评、漫骂。不要在有意、无意间让学生觉得你看重这个,忽视那个。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你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很明白自己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教师要热情面对全体学生,仅仅不训斥、不指责、不苛求他们,是不够的。必须重视自己的非语言方面的行为在与学生交往中作用。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会让所有学生感到老师对我很好,老师是喜欢我的。

  所以,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学生的心中培养一种爱,需要比培养任何一种名花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教师不仅要爱聪明的、漂亮的、健康的、稳重的、学习好的和家庭富有的学生,教师还要爱迟钝的、残疾的、调皮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和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学生 的精神生活。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总之,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成功教育。爱,可以使好的学生更加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也可以使无视纪律的学生产生犯罪感和忏悔感,使他们悬崖勒马,从而产生教育的奇迹。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

  二、给予差生更多的偏爱

  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相当一部分教师说起来优生来,总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而在对待差生,特别是双差生时,他们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不是抱怨,就是不问不管。而对这种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差生真是无可救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心理学方面看,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由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差生侧目而视,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管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嘲笑、讽刺、漫骂……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竭尽捣乱之能事,叫你头痛至极。

  所以我们在对待“差生”问题上应该是另外一种态度: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不嫌弃、不歧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成为学生的朋友。

  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间亲密无间,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是否有与学生讲民主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

  (二)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最能感召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将信赖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用人 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三)教师要欣赏学生,赞美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你的赏识使 他们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渴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能力越强,以至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四)教师要有豁达的胸襟来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教师要设身处 地为学生想一 想,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包容他们的各种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纠缠于学生某句难听的话和某种不良行为,而要以贡容之心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

  (五)教师要讲究方法技巧。

  教育学生,光有爱、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方法技巧。如:注意与学生谈话的时机和场合,别在学生处于激愤状态时给他们 讲道理;又如:学生写检查不能三言两语了事,而要学生写清过程,自己行为影响了他人什么权利,造成了什么后果,要怎样做来弥补过失,这样才更能使学生认识错误,确保今后少犯错误。

  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美好。

  
看了“黑龙江教师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发表一篇教师职称论文多少钱

2.浅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3.编辑中级职称论文

4.教师职称评比中的乱象浅析论文

5.高职教师职称论文

233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