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教师职称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教师职称论文篇二

  教师分层培养探索

  【关键词】分层培养 教师文化

  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7-02

  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更高,比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等。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分层培养的方式,坚持以师为本,尊重教师的价值,挖掘教师的潜能,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与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分层培养注重教师学习风格的差异,坚持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化学习,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获得发展。

  一、教师发展不均衡,出现不同层次的培养需求

  (一)教师发展存在层次差异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有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定势,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有的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时感到力不从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也拥有一定的职称,但是在工作中缺少激情,产生“高原反应”;有的教师受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缺乏对事业和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上比较被动;有的新入职教师不适应新环境,虽然工作认真、肯干,但是在面对学校班额大、家长期望值高、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时感到压力比较大。如何解决教师存在的这些问题,调动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

  由于年龄、兴趣爱好、个性、学科教学、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也不同,现有的学习形式针对性不够强,因而教师培养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发展自身专业的同时,希望可以学习多种技能,如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方法等。

  二、以教师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的分层培养

  (一)营造教研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笔者所在的学校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手段,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一方面,以学校立项课题为主课题,教师将主课题分解成为若干子课题,以学科组为研究单位,形成“主课题―子课题”的课题研究网络和科研管理网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每个学期分阶段召开课题负责人会议,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操作指导,为各个课题组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或研究素材。教师把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且具备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如以“如何促进学困生数学学习”为研究方向的课题,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参与度”为研究方向的课题等。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引导教师在学科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教师分年级、分学科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

  (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增强教师分层培养的针对性

  学校给教师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针对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对教师进行多层培训,加强教师分层培养的针对性,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工作。首先,由学校科研室分批分主题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和指导,再由这部分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开展课题研究。到学期末,学校要对教师负责的课题进行考核、评比,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骨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每个学期开学初,各科研室召开课题负责人会议,要求课题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到学期末收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材料和总结,根据课题研究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分值,进行绩效奖励。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能够自觉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技能。

  此外,为了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学校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促进他们的成长,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拜师阶段,学校为教师成立了“传帮带”学习小组,明确新入职教师学习的内容。第二,观摩学习阶段,新入职教师观摩和学习老教师的工作,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常规和流程,掌握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第三,练兵阶段,新入职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增强体验,提高专业素养。

  三、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又要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教师参加合作学习活动,要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在原有基础上要有所提高。新入职教师接受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速度比较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能够教给老教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例如,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有课件制作、教学一体机的使用等。学校首先会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信息技术教师分学科分时段对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年轻教师和老教师进行再培训,让这些教师在培训中互相合作交流,共同获得提高和发展。

  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既要依靠制度的引领,又要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活动,引领教师走上基于合作的专业发展道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学校可以将培训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模块的形式开展师德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比如,开展师德演讲和师德案例分析活动,有利于教师树立教育信仰,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视野,提高教学技能。

  通过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促使不同的教师得到了共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建设教师文化的关键。因此,学校要引导教师在学习他人的经验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中丰富自己,并在教学研究中获得提高,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注:本文为广西基础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实验研究专项课题《教师分层培养制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2JD012

  
看了“教师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浅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2.教师定职称论文

3.关于中学教师职称论文

4.教师发表职称论文

5.大学教师职称论文

234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