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副教授职称论文检测作品
老师副教授职称论文检测作品
老师是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老师副教授职称论文检测作品,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老师副教授职称论文检测作品篇一
小学数学老师逻辑表述艺术刍议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老师现存的逻辑表述缺失,绝非简单的数学功底深厚与否的问题,而是一项兼跨小学数学、语文素养、形式逻辑及小学心理的逻辑表述艺术,应因人而异、综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老师 逻辑表述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03-01
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逻辑表述,是一项兼跨小学数学、语文素养、形式逻辑学及小学心理学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深谙此道,并积极践行于课堂者,必事半而功倍、教学质量上乘;反之,则事倍而功半,不得要领。现就小学数学老师逻辑表述艺术坦陈如下。
1 小学数学老师逻辑表述缺失
(1)语文素养低下,逻辑表述欠条理。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大多学历不高、偏科者多,之所以从教数学,多数人并非因数学功底多么深厚,而使然于学科基础的相对强项或教学需要。故此,其语文基础的相对弱化可想而知。基于此,教学中从名词术语的正确含义,到代词副词的辨析,难免逻辑表述不清、不准。
(2)数学术语含糊,内在逻辑支离。小学生对数理的接受尚处启萌阶段,对枯抽象的数学术语,实难理解和接受。因此,深谙个中教育规律的老师,无不力求数学术语的准确表述与解释,并紧扣题型的数学逻辑。以四年级上册“数学广场”中怎样烙饼更合理为例,如表述逻辑支离就难以讲明关键点及窍门所在。
(3)结构流程欠思,课堂逻辑失谨。教学结构设计,贵在纵横交错,横向上――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流程、教学策略等内容,紧密关联;纵向上――教学环节(流程)的相互联系。规范的教学结构,应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小结等环节。恰缘此流程的欠思,导致课堂逻辑的失谨。
(4)方式方法欠妥,教学逻辑错位。“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而在于学,尤其在于使人学。”在数学这门以严谨和繁难著称,尤其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求知欲的学科中,“使人学”尤显重要。可惜,基于教学压力、个人素质等原因,尽管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法已然被摒弃,但仍不乏教学逻辑的现实错位。
2 小学数学老师逻辑表述艺术
(1)逻辑表述的内在联系性。小学数学,在题型安排、解题要素设计上,承延了数学的特有共性―― 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惟其抓住各要素的内在因果、数值联系,方能抓住关键、正确解题,从而带动整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教育学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实践印证,但凡被受学生及家长公认的出色数学老师,无不苛求逻辑表述的内在联系性,且逻辑清晰、要素完全。以三角形一课为例,“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如是表述,可堪完美。
(2)逻辑表述的准确凝炼性。说一口标准、规范、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是老师基本技能。然而,仅有此技能不行,还必须有准确凝炼的逻辑表述。强调小学数学老师逻辑表述的准确凝炼,并非苛求其每一堂课,所述话语都如同作家笔下的文章那样凝练,而贵在倡导“精讲、讲精”的授课新风。换言之,即便难以“精讲、讲精”,也要朝此目标努力。何以才能“精讲、讲精”?路径有二:一是逻辑表述上下功夫;二是吃透课本和题型。反观部分青年教师的履职教训,泛讲有余、精讲不足、缺乏重点,不能不说是主要教训,不妨放下架子、取师名师、固强补弱。
(3)逻辑表述的排它取舍性。小学数学应用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既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内容,更有包含名词术语、数量关系、结构特征等复杂表述,而构成学生解题最大障碍的,不在于题本身有多难,而是面对这些复杂的逻辑表述,相当比例的农村小学生,因早期学龄前教育的缺失,对数学的概念认知滞后(某大学生坦言,二年级前听不懂数学课,智力开发晚),根本不理解这些逻辑表述的排它、取舍性,以致分不清“减少、减少到、增加了多少”等题意,加之老师自身语文素养不高,只知照本讲述,细致解释跟不上,因而错误不断。可见,逻辑表述的排它性及解读可谓关键。
(4)逻辑表述的循序渐进性。培根曾言:“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抛开培根的本意,而从逻辑层面析之,此话透出一个规律―― 逻辑表述本身,即有其循序渐进性,更何况是小学数学的逻辑表述。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尚未成熟,表现为不能独立解决的任务,在大人的帮助下或在集合活动中通过模仿方可顺利完成。维果茨基说过:“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基于上述认知规律,足见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逻辑表述,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力避免内容的跳跃。
(5)逻辑表述的思维系统性。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老师最为头痛的―― 份量大、分数多,难以把握。如何破解呢?对此,尽管每个老师各有己见、招法不一,但最为笨拙、最富实效的方法,则是打破教材中一类一例的体系,把应用题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考虑,抓住应用题的关键要素―― 让学生在第一眼看题时,目扫几句前提,未待问题提出,即能从已知各要素、要点中,清楚地洞悉到两个内在要点:一是各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二是这种内在联系本身,已然告知了什么要素及如何求解?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从而奠定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6)逻辑表述的形象物化性。小学数学在课题分类、题型解析等方面,升级图文并茂版后,使抽象的数学逻辑表述,转为形象物化的配图解析。这一教材新趋,本无可质疑,值得反思的是,基于教学习惯、方式的差异,有人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些阅读版的启智功效,不仅未能充分利用,而且不善于探掘图文外的表述方式。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节中的垂直与平行问题,有的老师仅限教材中所列单杠、双杠等4例的对应讲解;有人则在按图解析的同时,拿一根长绳、几根长板条,让学生们当堂演式何为平行、垂直、梯形、平行四边形?各个的关键点是什么?后者无疑更形象物化、易被理解。
3 结语
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逻辑表述,主要归因于老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亦如诗人所云:“功夫在诗外”。对策:着新为、持恒功于逻辑表述的内在联系性、准确凝炼性、排它取舍性、循序渐进性、思维系统性、形象物化性,或为本源之策。
参考文献
[1]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语文出版社,1989.
[2] 郑永琴.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 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老师副教授职称论文检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