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工程造价中职职称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工程造价中职职称论文篇二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在建设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各参与单位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投资效益; 管理

  Abstract: in every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participation units for effectiv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properly construction fund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effects are very real and important mean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各方面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部分投资项目由于决策、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项目建设中出现了工程造价难控制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对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造成建设工程造价难控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项目业主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1、项目前期工作太粗,缺乏深度。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从建设项目酝酿、决策到开工建设以前进行的各项工作,是建设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进行地质勘察、图纸设计不深入不详细等,造成项目决策流于形式、投资额大幅上升、施工索赔等问题。

  例一,某办公楼新建项目,计划工期为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但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二次装修方案迟迟未确定,实际到2007年11月才竣工使用,工期拖延一年多。为此施工单位索赔停工造成的损失费用达60万元,另因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造价增加80多万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缺乏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监管。建设项目工程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中标合同价、工程结算价的“五算”编制缺乏密切配合,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监管。经批复的概算投资应该作为建设项目总造价的最高限额,并据此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得任意突破,必须突破时应重新审批。

  3、项目管理责任不清,赏罚不明。对领导决策失误、设计和项目监理等中介机构的失误、项目建设法人监管不力、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4、项目招投标不规范。一是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不公开招标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二是擅自将招标范围限定于主体建筑工程,而依法应招标的一些配套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三是投标人数量不符合规定,有效投标人少于三个,起不到充分竞争、降低造价的作用;四是违背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签订合同。这些都可能扰乱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工程造价剧增,工程质量下降,甚至滋生腐败现象。

  二、设计单位缺乏投资控制意识

  1、设计人员缺乏精心设计思想。由于片面追求产值,忽视质量,没有严格按照批准的文件推行限额设计,“多用钢筋,少动脑筋”、“肥梁、胖柱、密钢筋”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浪费。同时由于在初设阶段考虑问题不成熟,不到位,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施工图阶段有较大的出入造成设计变更,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投资追加。

  2、设计部门重技术轻经济,设计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为追求各自的经济效益,通常以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就算圆满完成任务,却不注重设计的经济效果,很少顾及投资效益,使设计的产品未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三、工程建设监理不到位

  监理制度不规范。部分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监理却没有实行;有的尽管实行了工程监理,但在工程监理机构的确定上,并没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的实行同体监理,即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是隶属关系;有的监理不负责任,默认施工单位随意变更工程;有的工程变更联系单签证不规范,签证内容不全,甚至弄虚作假,违规签证,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施工企业高估冒算

  部分施工企业受利益的驱动,抱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故意抬高工程造价,存有“审漏就赚”、“审出就减”的想法,从而使工程造价不切实际。高估冒算主要表现在工程量重复计算,变更调减部分不扣除,高套定额或建设单位高价签证等。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业主方面

  1、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而其中要侧重于可研和设计二个方面。可研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立项的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它立足于调查研究及现状的基础上对多种方案进行严谨的科学论证,使项目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而其中规模的确定、工艺的筛选、场址的选择、环境的影响、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无不牵涉到投资的变化。

  2、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操作,执行有关法规。基本建设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各项工作一环扣一环,从资金角度看,遵循着“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逻辑进行。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单位领导按基建程序办事观念,同时对未按基建程序操作项目加大处罚力度,而不是事后补办手续那种简单方式处理了结。

  3、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践经验表明,在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前的各项责任制,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建设和经营责任割裂的长期困扰,过去各种责任制下难以落实的责任,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下,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强化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严格设计变更和签证的管理。一要强化招投标的合同管理,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明确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中标价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承包合同价和以后的合同价调整控制在设计概(预)算内;二要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签证审批制度。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先干后算”的现象。特别要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尤其是重大设计变更、签证,必须建立分级审批和先报批后实施的制度。

  二、政府方面

  1、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建设管理、施工及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有相应的责任约束;二是完善建设投资制衡机制,投资、建设、审核等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相互监督;三是建立建设项目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

  2、加强制订规范建设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针对当前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应抓紧制订管理规章制度。并进一步明确对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各个主体责权,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约束项目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设计、咨询中介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和积极性,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认真贯彻招标投标法。为了加强对招标投标的规范管理, 1999年8月国家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规章及政策性规定,使我国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向着规范化、公开、公平、公正、节约投资等方面迈进了一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目前,建设项目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就是在招标投标中,表现形式就是行政干预,有法不依。因此政府应加强招标投标法的落实措施和违反招标投标法的处罚力度。

  三、设计方面

  1、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设计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工作,运用价值工程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选,这是步入造价控制的第一步,推行限额设计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实事求是的“量体裁衣”,也是在本阶段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可研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设计各阶段中,设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要密切联系,避免设计人员只管画图,造价人员只管算钱,投资多少与设计人员无关的现象。造价人员要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当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准确测算和论证最节省投资的技术方案,达到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

  2、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完善的工程设计文件是编制项目总体建设经济指标的充分依据,是决定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对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核,对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文件总体上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30%,而到了施工阶段,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但效果仍不明显,影响度约为5%-10%,因此,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通过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指标、制定不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运用多种技术经济比较指标认真审核设计文件等方法,都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四、监理方面

  认真贯彻工程监理制。工程建设监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其对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设中的腐败行为。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具有合格资质的监理队伍不足,建设市场的管理又跟不上,致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监理出现“有证者投标,无证者服务”、外聘监理人员多、离退休人员多、无证人员多以及同体监理等现象,难以实施有效监督,还有的项目没有实行监理制。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都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吊销资质证书,依法将其清出监理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企业不予入内,从而有效制止素质较低的监理企业采取压低监理费率来承揽业务,扰乱市场秩序。

  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各参与单位齐心协力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调控方法,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依法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伊生主编.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柯洪主编.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程鸿群等编.工程造价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丁士昭等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看了“工程造价中职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工程技术中级职称论文

2.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发一篇职称论文到底需要多少钱

4.工程技术职称论文

5.专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工程造价中职职称论文(2)

工程造价中职职称论文篇二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在建设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各参与单位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管好用好建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6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