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医学晋升职称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医学晋升职称论文篇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幽门螺杆菌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糖尿病

  【摘要】 目的 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研究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早期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国产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753型显微镜,检查部位,左手环指,甲襞皮肤滴1~2滴香柏油,滑润指甲提高透明度放大倍数为80倍观察显微镜的形态、动态指标。结果 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24~61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Ⅰ期与Ⅱ期差异无显著性,符合早期网膜视病理改变。结论 糖尿病在Ⅲ、Ⅳ期视网膜病变加重,严重影响甲襞循环,甲襞测定反映出视网膜病变进展,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襞微循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pathological change of microcirculation of nail fold in diabetic through optical microscope.Methods Cedaroil dripped on digitus quartus manus of left hand in order to increase transparency.We observed microcirculation of nail fold through optical microscope (WX-753) whose enlargement factor was 80.Results There were 73 cases (45 males and 28 females) whose ages ranged from 24 to 61 years ol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1 and grade-2.Conclusion Retinopathy was aggravated and microcirculation of nail fold was effected badly at grade-3 and grade-4 of diabetes.Microcirculation of nail fold was consistent with retinopathy and provided the direction o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diabetes;retinopathy;microcirculation of nail fold

  糖尿病视网膜病(DR)是眼科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在国内外皆有明显升高趋势[1]。早期诊断是对OR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为了探讨OR的发生发展规律,笔者于1995年3月~1996年3月对73例在内科确诊后眼底检查的DR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甲襞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微循环改变,以探讨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DR患者共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24~61岁,其中2例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进,行眼科B超检查,瞳孔扩大不理想,用双星明眼液散瞳检查。

  1.2 方法

  采用徐州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753型显微镜,检查部位,左手环指,甲襞皮肤滴1~2滴香柏油,滑润指甲提高透明度放大倍率为80倍。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摘要】 目的 研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幽门螺杆菌(Hp)致病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114例胃镜受检者的Hp感染率,应用血清ELISA技术检测了Hp菌株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 A)阳性数,并对该蛋白与慢性胃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54例Hp阳性者中,Cag A阳性25例,阳性率46.3%;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组织Cag A阳性率分别为27.3%、71.4%和85.7%(P<0.01)。Cag A阳性菌株感染者胃黏膜的炎症程度、活动度及萎缩、肠化与淋巴滤泡形成数均高于阴性者。结论 证实Cag A在Hp致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致病性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致病菌,感染了世界上超过50%的成年人,但并非所有的阳性者都有胃部症状或病变,Hp的基因多态性与其致病性的关系目前已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毒素相关蛋白(Cag A)抗原是研究较多的一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南方Hp菌株中Cag A阳性数的比例及与胃部疾病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与取材

  1.1.1 病人

  本组114例胃镜受检者来自我院胃镜室,男73例,女41例;平均年龄46.3岁(17~67岁)。排除孕妇和受检前2周内服用抗生素和有胃出血者。

  1.1.2 胃镜检查与取材

  常规胃镜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病变,主要包括红斑渗出、糜烂、溃疡和胃癌。从胃窦取材进行Hp检测。

  1.2 Hp检测每例患者均进行以下试验

  1.2.1 快速尿素酶试验

  应用自制试剂,24h变色者判断为阳性。

  1.2.2 血清ELISA技术

  应用自制的超声粉碎抗原ELISA检测药盒,抗原包被浓度为30μg/孔,血清稀释度为1∶100,阳性限为0.791(492nm OD值)。

  1.2.3 细菌分离培养

  胃窦取材,Skirrow选择性培养基37℃微氧培养5天分离Hp菌。

  1.2.4 病理染色

  胃窦部组织1块,常规制作病理切片,Giemsa染色镜检,菌量判定标准如下:(+):Hp累及少于5个胃小凹,单个胃小凹中菌量少于10个;(++):Hp累及少于5个胃小凹,单个小凹中菌量多于10个;(+++):Hp菌累及多于5个胃小凹。

  1.2.5 呼气试验(UBT)

  采用微剂量(1μCi)14C― UBT检测试剂盒进行(深圳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阳性限为200dpm。

  1.2.6 Hp判断

  细菌培养阳性和病理染色中有以上典型形态细菌者为阳性,培养阴性而病理菌量少于(+)或形态不典型者需合并UBT、RBT、ELISA任一阳性者判断为阳性。

  1.3 Cag A检测

  应用上海晶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克隆纯化Cag A包被ELISA反应板,按常规ELISA技术对 Hp阳性患者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阳性限为说明规定的阴性对照吸光值(450nm)+0.40。

  1.4 组织学

  胃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镜检,计量观察组织学病变情况:(1)炎症程度:以上皮内出现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为特征,(+)为表浅少量;(+++)为十分密集并深入黏膜深部;(++)时细胞浸润程度介于(+)与(+++)之间。(2)炎症活动度:以粒细胞出现为特征,(+)散在间质,(++)伴上皮内浸润,(+++)密集或形成腺隐窝脓肿,1个(+)计为1分,进行定量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计算Cag A阳性菌株比率,并探讨该类菌株与不同胃疾病的相关关系。

  2 结果

  2.1 Hp阳性率与Cag A阳性比例

  114例就诊者中Hp阳性数为54例,阳性率为 47.4%,54例Hp阳性者中Cag A阳性25例,阳性率 46.3%。

  2.2 Hp感染及Cag A阳性株胃镜下病变的关系

  见表1。表1 不同病变的Hp感染及Cag A阳性情况 例(略)注:*P<0.01,△P<0.05

  2.3 Cag A阳性情况与胃黏膜组织学病变的关系

  Cag A与胃黏膜炎症积分关系的定量分析见表 2,Hp阳性者与胃黏膜癌前病变关系见表3。表2 Cag A与胃黏膜炎症积分(均值)的关系(略) 表3 Hp阳性者Cag A状态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关系 (略)

  3 讨论

  Hp的毒素是近来备受关注的致病因子,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分子量为90kD的空泡样变毒素,另一种是分子量约120~140kD的Cag A,后者也是Hp分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Cag A阳性菌的致病作用较阴性者强[1,2]。有很多学者发现Cag A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2]。Weel[3]等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的Hp菌 Cag A阳性达93.4%,而NUD患者只有64.6%。我们的结果发现本组病人Cag A阳性Hp菌的比例只有46.3%,较国外的60%左右的阳性率[2~5]为低,但在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胃炎者,再一次证实了该蛋白与Hp致病的正相关关系。

  Hp与胃癌的关系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支持两者相关,但尚缺乏基础研究的证据,Hp致癌的机制也不清楚。近年的研究提示Cag A可能也是Hp的致癌因子之一。Klaamas等发现在年龄<50岁的胃癌患者中,血清识别Cag A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组发现相同。但由于例数不够多,本组资料未能按年龄进行分段分析。虽然Hp感染致溃疡和胃癌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该菌在胃黏膜定植引起胃黏膜炎症肯定是致溃疡和胃癌的前期步骤。本研究发现Cag A阳性菌引起胃黏膜炎症程度和活动度均较阴性菌明显,且引起的萎缩、肠化和淋巴滤泡形成等较严重病变的能力也较强,从而为Cag A阳性菌毒力较强提供了另一个佐证。

  【参考文献】

  1 胡伏莲,周殿元,贾博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6.

  2 Ching CK,Wong BC,Kwok E,et al. Prevalence of Cag A-bea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detected by the anti-CagA assay in palt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in controls. Am J Gastroenlerol,1996,9l:949.

  3 Weel JFL,Van de Hulst RW,Gerris Y,et al.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Vacuolatinn cytotoxi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related diseas. J Infect Dis,1996,173:1171.

  4 Cover TL,Cao P,Murthy P,et al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the vacuolating cytotoxin of Helicobacter pylori.J Clin lnvest,1992,90:913.

  5 Peek R Jr,Miller G,Tham K,et al.Detection of Helicokacter pylori gene expresion in humam gastric mucosa.J Clin Microbiol,1995,33:28.

  
看了“医学晋升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医学晋升职称论文范文3篇

2.中医晋升职称论文范文3篇

3.医师晋升职称报告范文3篇

4.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5.卫生系统晋升职称要求

261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