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学生这些不懂事的秧苗;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范文篇一

  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调控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学得精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人,教师的作用好像并不重要。但是,学生的心智还不能“自能读文”,离不开教师的“扶”与“导”。大量事实证明,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越能充分发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是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与调控。

  一、调控学习的方向

  所谓调控学习的方向,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前,与文本、编者充分对话,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呈现教学内容,为课堂学习和训练指明重点和方向。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学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应是多元的;再加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这些课文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真正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老师发现。比如,学习《题西林壁》一诗,要让学生学什么?是反复朗读,要求吟诵?是理解大意,要求背诵默写,还是学习写法,要求写一首绝句?如果要求小学生学习该诗写法写一首诗,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确定学生学习方向显得尤其重要。一篇课文摆在我们面前,你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习得何种能力?得到什么启示?完成哪些操作?这绝对是要经过仔细推敲才能决定的。

  确立学习方向,必须紧扣教材。教材是一个严密而科学的系统,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相应的教学要要求。语文老师在备课时,不妨充分关注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仔细揣摩教材的编排意图,尊重并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以清晰的线索揭示学习方向。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多快好省地学习,避免繁琐低效的重复训练。如果教师不吃透教材,不分清教学的主次,必然增加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势必影响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语文。

  确立学习方向,还应考虑文体区别。对初中学生而言,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宜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学习小说,要注意把握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应立足于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加强积累。

  二、调控课堂的节奏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文课应该上得抑扬顿挫,疏密相间。适宜的课堂节奏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所谓调控课堂的节奏,就是老师要将语文课上得动静相宜、快慢相生。

  1.要控制教学容量

  适度的容量是课堂张弛有度的前提,有的老师上课恨不能面面俱到,怕不能将文本的内容全教给学生,于是,老师讲得太繁琐,讨论得太多,挖掘得太深,拓展得太远。有的课堂环节太多,“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材料―梳理全文―重点词句―反馈练习―拓展延伸―作业设计”一应俱全。这样的课堂,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其头绪繁杂,平均用力,毫无重点可言。学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稍有不慎便赶不上趟,仿佛被老师逼着匆匆赶路,哪来的功夫欣赏沿途的风光?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脑子的容量也总是有限的。语文课就不能简约一点吗?如郭初阳老师执教《老王》一课,紧扣“苦”与“善”,把时间主要花在学生反复诵读中体会“我”的情感上,没有太多的枝叶环节,而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2.合理调配教学时间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讲解,聪明的教师会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和思考。个性化的阅读应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信步,心心相印。没有用相对充裕的时间仔细推敲文本,就不能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不能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只有给足了时间阅读,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发散,想象才会自由飞翔。另外,教师还要倾听。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反馈,在倾听中反思,在倾听中促进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倾听中促进情感的共鸣。

  三、促进向预设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行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生成性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精彩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调控,教师应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的多元发展过程,生成性教学应是在课堂中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时常“冷场”。不少老师往往会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太笨。其实,学生是无辜的,出现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果学生是因为怯场,教师就应给予热情鼓励;如果学生是因为兴奋不够,教师就应大胆进行激趣;如果学生思维卡壳求知不得,往往是教师的“指令”不利于学生思考,教师不妨换个角度提问,必要时还可进行适当讲解。

  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后,往往会有别出心裁的所谓“发现”,往往会产生偏离文本内核的“独特感受”。对此,教师要态度鲜明,因势利导,及时调控。如果听之任之,会让错误扩大,以致课堂失控。如一位老师上《我的战友邱少云》,让学生自主品读写烈火的语段,突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邱少云的弹药没有爆炸”?学生纷纷议论:“是呀,那么大的火,可以把邱少云活活烧死,他身上的手榴弹怎么没爆炸?”由于老师没有正确引导,课堂在争论邱少云身上有没有手榴弹中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又如一位老师教学《鹬蚌相争》,当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于“鹬的嘴被蚌夹住怎么会说话”时,问:“什么是寓言?”学生立刻回答:“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讲道理。”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堂也就避免了在错误的方向上渐行渐远。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让师生双方在课堂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才能演奏出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许书明.语文四大名师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1).

  [3]沈建忠.构建朴素而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27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