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旅游攻略>

木兰围场有哪些民俗民风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木兰围场历来作为皇家狩猎场,附近受到满、蒙、汉等多个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民风,小编在这里带大家领略一下木兰围场的民俗风情。

  一、千盏灯节

  一个古老的民间节日。每年阴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纪念佛爷诞辰的节日。传说这天是黄教始祖宗喀巴的诞辰,也是圆寂之日,所以这是起源于宗教的节日。是日夜晚星辰出全时开始祭祀,把注满新鲜黄油的铜碗铜盅放上捻芯点着摆放在屋内,灯盏多多益善。旧时牧主、官吏、喇嘛家都摆放百盏以上,解放后祭祀时一般家庭都摆一二十盏,没有铜盅可用面碗代替,即莜面或白面和好,捏成盅碗装上油放捻芯点燃。油尽面熟还可以给孩子们吃,以示长命。点灯时,长辈先点主灯(正面佛龛下摆放的灯),各灯都点着后,长辈率领全家面向佛爷叩头祭祀。叩头时,长辈还说些“光明”、“吉祥”、“万事如意”等吉利话。

  二、坝上打马鬃

  每年春季,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都要举行传统的打马鬃、整马尾、打烙印等活动。牧民提前把马群圈到牧点周边的草原上,套马手身着轻装马靴,骑着各自的贴身坐骑在马群中穿梭,寻找到目标后,套马手甩出套马杆,套住马颈。此时,几个身体强壮的大力士猛扑过去,把马摔倒在地。负责剪鬃的牧民走上前,给剽悍的烈马剪鬃“打扮”,经验丰富的骑手驯服后将马放归群。牧民自豪地称打鬃节为“勇敢者的游戏”。

  三、那达慕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四、木兰围场沙嘎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五、乌力嘠尔

  蒙古语译音,意为说书,蒙古族曲艺之一。用蒙古语说唱。远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了这种艺术形式。初期所表现的题材多为神话故事。清末,一些艺人把古典文学作品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编译成蒙古语说唱,在广大农牧民中很受欢迎。解放后,艺术家将当代文学作品如《林海雪原》、《雷锋的故事》等改编演唱。表演者为男性,自拉(低音四胡或马头琴)自唱,音乐多取材于蒙古族民歌,现有曲调100多首,并且各有其特定的用场。乌力嘎尔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四胡的演奏技巧有很大提高,许多艺人能用四胡模拟风声、马嘶声等特技。有的表演者还能使演唱旋律和伴奏旋律形成对比复调关系,以丰富其内容。

木兰围场有哪些民俗民风

[导读]木兰围场历来作为皇家狩猎场,附近受到满、蒙、汉等多个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民风,小编在这里带大家领略一下木兰围场的民俗风情。 一、千盏灯节 一个古老的民间节日。每年阴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纪念佛爷诞辰的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7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