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发散思维 >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

时间: 家辉661 分享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中的培养,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对思维速度的评价,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即在解决问题时,能从一个方向上流畅地产生多种同类型的方案。流畅性以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记忆力为基础,是思维量的线性延伸。

  ① 准确掌握概念实质,确保思维的流畅性

  在思维流畅性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生去件件感受、事事实践、逐步总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循序渐进的教学,尤其是一些知识的关键点,若不能透彻理解,将直接影响其思维的速度和发散的数量。如,图1、2 电键闭合后如何判断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怎样判断用电器的串、并联呢?很多同学会感到困惑,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瓶颈”,还得从串、并联的定义来认识。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是串联,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就是并联。判断时因电流表电阻很小可忽略,电压表电阻很大、可看成断路,导线的电阻可忽略,可把导线的长度任意伸长或缩短。按上述方法把电路整理后,再观察电路元件是逐个顺次地连接在电路中还是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从而判断出电路元件的串、并联。这样的判断方法能使学生对电路连接这一类问题,拥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加快思维速度,促进思维的线性延伸,有效地保障思维的流畅性。

  ② 一题多解,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研究物理习题的多种解法,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例:在国防建设中经常要用爆破技术

  ,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1.2m 长的导火线来引爆炸药,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 / 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立即以4m / s 的速度跑开,问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远的安全地带?

  根据题意先画一个以爆炸点O 为圆心,以500m 为半径的圆,圆外就是安全地带。因导火线燃尽时火药就爆炸,所以导火线燃尽前的时间就是安全时间,根据题意本题可有几种解法:

  (1)比较在安全时间内人通过的路程与安全距离500m 的大小;

  (2)比较导火线在安全时间内燃烧的长度与导火线原长度的大小;

  (3)比较人到达安全区域所用时间与导火线燃尽所用时间的大小;

  (4)比较导火线最大燃烧速度与它实际燃烧速度的大小;

  (5)比较人能够跑到安全地带应具备的最小速度与人实际速度的大小。

  以上是一道简单的运动学问题,却有五种不同的思路与解法!并且这五种思路都是围绕匀速直线运动中的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展开的。因此,以一个问题作为源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的知识条件逐渐地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展开,经过一定的训练,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发展,向广处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既教会了学生灵活的思考方法,又得出了需要掌握的一般规律,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对思维广度的评价,指思维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即在解决问题时,从不同方面上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方案,是思维量的面状扩张,思维的变通性是以灵活性为基础的。

  ① 提供变式,培养灵活的思维习惯

  在学生熟悉的基本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一题多变

  ”,充分挖掘题目的潜在功能,把问题逐步发展或延伸。通过分析,使学生达到“弄懂一题,学会一片”的功效,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例:一块冰浮在烧杯内的水面上,冰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此题可进行如下变式:

  (1)冰块内若含有铁屑,冰溶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2)冰块内若含有木屑,冰溶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3)将木块、铁块用细线系在一起,放入水中(如图3),若剪断细绳待两物体静止后,液面怎样变化?

  (4)在木块上放一体积为1.3× 10-3 m3,重为7.84N 的物体后置于水中(如图4),若将物体从木块上取下来,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又将会怎样变化?

  ② 以点织网,探索灵活的思维方法

  学习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一个个知识点出发,学习每个概念、原理,然后把各个概念及原理纵横地“串联”或“并联”起来,有机地编织成纵横交叉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就能使学生逐步探索出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有关光的知识可用一网络图把知识编织起来。如图:

  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网络图,可解决较多的复杂问题。如学生填光学元件无从下手的问题,分析知识网络图可得到如下结论:凡是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界面后又回到原介质中,就从光的反射入手,考虑平面镜、球面镜,而球面镜是选学内容,只考虑平面镜就行了;凡光穿过某介质后继续传播,就从光的折射入手,考虑凸、凹透镜就行了。

  3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是对思维深度的评价,指思维发散成果的新颖性和

  独特性。独创思维是以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为基础,它不仅要求思维范围大、速度快,而且要求质量高,特别要求要有一定的独特性。学生中常有一些思维快,好奇心强的学生,他们一般基础较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敏捷。这些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及解题方法。对此,要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引导他们预习教材,指导他们阅读一些参考书籍,参与他们的探索思考,保护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追求,以求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见。如笔者在复习“测定物质的密度”一节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现有天平和法码、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等几种器材,供你选用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想想看,你有哪些方法?

  学生立刻驰骋想象,各抒己见,出现了多种测量方法,在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一位学生说:“我可以不用题中仪器,只给我一个弹簧秤和一块铁块即可”。

  方法是:用弹簧秤称出铁块重G,再分别将铁块浸没水中和被测液体中,并分别读出弹簧秤的示数G1和G2,可推导出ρ液=( G - G2 / G -G1)ρ水,此题解法既捷又优,教师可以抓住这种类似契机,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把思维质量推上更高层次。

  总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掌握了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并在教学实际中逐渐运用后,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