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价值

时间: 若木623 分享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价值有哪些的呢?思维导图的教学具体应用价值有哪些?本文是小编整理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价值的资料,仅供参考。

  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价值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Mind Map)或概念图(Concept Map),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思维导图是一个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你的大脑最佳表现。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我们使用大脑的左右两个部分,因为我们在创作思维导图的时候,不但需要摘取语句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还使用颜色、形状、图案和想象力,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一、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1.关键词促使我们积极进行思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

  2.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你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3.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会引导您思考:关键词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4.完整的关键词结构图,可以为知识的融汇贯通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5.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

  6.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恰恰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价值

  1.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的阅读和信息整理的内容。通过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的加以深化。

  2.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师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需要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合理的调整。

  3.教学过程采取互动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间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关注整体,关怀个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发展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的作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现其所教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可以对于学生所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做到关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能够关怀个体,关怀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成长。

  5.建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组织,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成长、进步与发展。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交流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能培养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有利于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思维导图的教学具体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探讨新的学习方法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收获:

  1、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的阅读和整理信息的内容。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加以深化。

  2、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会促成广大师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实际需要情况做出具体合理的调整。

  3、教学过程采取互动式,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间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可以让广大学生有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从而做出合理的安排。

  4、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关注整体,关怀个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发展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的作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发现其对所教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可以对于学生所存在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好在关注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够关怀个体,关怀各个层次学生的成长。

  5、建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组织,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成长、进步与发展。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的交流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有利于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外部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出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关注和利用信息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因素。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内部环境:教师的教常常由于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常常备课只备课本不备学生,缺少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环节,无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激荡,产生出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学生的学常常由于学生在讲授的教育方式下,长期扮演被动的角色,并且面对过多的标准答案与规范,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是怎样学习的,通常教师会在黑板上写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会根据课堂学习的流程一一记录下来,虽然学习笔记整齐完整,但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的主导地位牵制住,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教师对某一内容的所掌握的知识的部分,这样的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学生的学习也受制于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所以学习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任何个人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一种线性而非根据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学习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因此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怎样思考,特别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如今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从显微镜上观察大脑时会发现,我们的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思维导图把人的思维用图画和线条形成的发散性结构记录在纸上,通过图画和线条的形式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也使人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参与到教学过程来,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把握全局和细节、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更为高效。具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学习

  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思维导图是将主题置于最中心,用线条和图画进行分支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不断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细节。

  学生在预习功课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记笔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容易记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不仅可以腾出时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由于采用图和线的网状结构,更利于记忆和复习,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学生在复习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所以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非常重要,思维导图的使用使这样的复习变得简单而有趣,通过对同一主题思维导图的多次绘制,不仅可以加强记忆,更能激发创造思维。

  除了这些,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会使学习更有目的性、更为高效,学校很早就开始了语文自主阅读,也颇有成效,据了解,学生一周有好几个课时在专用的阅览室里度过,面对满室的书籍,进行恰当的挑选和阅读对自主阅读的成效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或教师可以在进行自主阅读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勾画一下阅读的计划和目的等,会使阅读更高效。在阅读后对所阅读的内容再次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使思维更为活跃、灵活,许多好的创意可能就油然而生。

  思维导图作为人的思维的体现方式,参与了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习高效、充满创造力。

  (二)教师的教学

  思维导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教师也很重要。

  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学工作对教师来说一直是最重要,如何把握课程的进度、搞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都是教学工作中要考虑的。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从总体上来把握课程的进度以及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分析复杂知识的结构,使课堂学习效果加强。曾在课堂中做过简单试验,主题是计算机系统,先用1、2、3、4的方式来讲清计算机系统,但学生能记住的只能是不完整无序的几个计算机部件,后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示计算机系统这一主题,不仅很好的加以归类,而且有很好的组织结构,可以进行延伸,如,存储器可以延伸到存储容量、再可以延伸到数制的转换。通过一张图就可以很好的把握好整个章节的内容。

  进行教学研究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科研作为提升教学工作、与同行进行交流的很好的途径和平台,常常被忽视。有些教师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心得,但不知道如何下笔,不懂得如何总结,其实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维,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科研对象的各个要素,使科研更全面和细致。

  其他事务时,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除了教学和科研外,教师常在学校担任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和任务中,如何做好这些事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计划或组织这些活动,让全局和细节都加以规划,如前不久学校要制作一个宣传片,有一篇文字稿,但不适于拍摄用,所以我就根据这篇稿子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及层次关系,立体完整地体现了学校的风貌。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产生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可以更好的制定好计划和组织好活动。

  (三)师生的交流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因此,它赋予人的思维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的特性使教师和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展示时会激发不同观点的讨论。例如,在信息安全这一节中可以安排这样的交流学习活动,教师不需要进行教条式的教学,因为学生对信息安全这个主题本身很感兴趣,在这个主题下,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担不同的子课题中的任务,每个小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各自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出异议,在这样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几点思考

  1、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为课程勾勒出框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表达和展示知识,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等等,但有些时候在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时,并不需要思维导图的参与。例如,在进行信息资源的获取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勾勒信息资源获取的几个途径,但具体到某个获取环节时并不需要,如扫描仪的使用等等。所以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时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内容。

  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除了学习,其他的事务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清晰表达,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思维导图成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的一种方式。在学科渗透上思维导图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结合起来,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思维导图的修改和增删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和学生可以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展示和发布,例如课堂、网络等,这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为灵活和开放,学习更为高效,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一、现状分析

  外部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出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关注和利用信息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因素。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

  内部环境:教师的教常常由于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常常备课只备课本不备学生,缺少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环节,无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激荡,产生出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学生的学常常由于学生在讲授的教育方式下,长期扮演被动的角色,并且面对过多的标准答案与规范,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是怎样学习的,通常教师会在黑板上写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会根据课堂学习的流程一一记录下来,虽然学习笔记整齐完整,但学生的思路被教师的主导地位牵制住,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教师对某一内容的所掌握的知识的部分,这样的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学生的学习也受制于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所以学习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任何个人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一种线性而非根据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学习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因此学习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怎样思考,特别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面对繁重的课程,面对大量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更为高效,更赋创新力是如今学校、教师、学生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从显微镜上观察大脑时会发现,我们的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思维导图把人的思维用图画和线条形成的发散性结构记录在纸上,通过图画和线条的形式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也使人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参与到教学过程来,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把握全局和细节、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更为高效。具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学习

  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思维导图是将主题置于最中心,用线条和图画进行分支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不断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细节。

  学生在预习功课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记笔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容易记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不仅可以腾出时间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由于采用图和线的网状结构,更利于记忆和复习,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学生在复习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所以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非常重要,思维导图的使用使这样的复习变得简单而有趣,通过对同一主题思维导图的多次绘制,不仅可以加强记忆,更能激发创造思维。

  除了这些,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会使学习更有目的性、更为高效,学校很早就开始了语文自主阅读,也颇有成效,据了解,学生一周有好几个课时在专用的阅览室里度过,面对满室的书籍,进行恰当的挑选和阅读对自主阅读的成效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或教师可以在进行自主阅读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勾画一下阅读的计划和目的等,会使阅读更高效。在阅读后对所阅读的内容再次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使思维更为活跃、灵活,许多好的创意可能就油然而生。

  思维导图作为人的思维的体现方式,参与了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习高效、充满创造力。

  (二)教师的教学

  思维导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教师也很重要。

  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学工作对教师来说一直是最重要,如何把握课程的进度、搞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都是教学工作中要考虑的。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从总体上来把握课程的进度以及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分析复杂知识的结构,使课堂学习效果加强。曾在课堂中做过简单试验,主题是计算机系统,先用1、2、3、4的方式来讲清计算机系统,但学生能记住的只能是不完整无序的几个计算机部件,后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示计算机系统这一主题,不仅很好的加以归类,而且有很好的组织结构,可以进行延伸,如,存储器可以延伸到存储容量、再可以延伸到数制的转换。通过一张图就可以很好的把握好整个章节的内容。

  进行教学研究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科研作为提升教学工作、与同行进行交流的很好的途径和平台,常常被忽视。有些教师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心得,但不知道如何下笔,不懂得如何总结,其实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维,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科研对象的各个要素,使科研更全面和细致。

  其他事务时,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除了教学和科研外,教师常在学校担任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和任务中,如何做好这些事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计划或组织这些活动,让全局和细节都加以规划,如前不久学校要制作一个宣传片,有一篇文字稿,但不适于拍摄用,所以我就根据这篇稿子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及层次关系,立体完整地体现了学校的风貌。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产生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可以更好的制定好计划和组织好活动。

  (三)师生的交流

  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因此,它赋予人的思维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的特性使教师和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展示时会激发不同观点的讨论。例如,在信息安全这一节中可以安排这样的交流学习活动,教师不需要进行教条式的教学,因为学生对信息安全这个主题本身很感兴趣,在这个主题下,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担不同的子课题中的任务,每个小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各自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出异议,在这样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几点思考

  1、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为课程勾勒出框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表达和展示知识,可以促进师生交流等等,但有些时候在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时,并不需要思维导图的参与。例如,在进行信息资源的获取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勾勒信息资源获取的几个途径,但具体到某个获取环节时并不需要,如扫描仪的使用等等。所以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时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内容。

  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过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除了学习,其他的事务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清晰表达,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思维导图成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的一种方式。在学科渗透上思维导图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结合起来,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思维导图的修改和增删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和学生可以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展示和发布,例如课堂、网络等,这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为灵活和开放,学习更为高效,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极其有效。这一学习工具早在课改之初就被介绍到我校,可以手绘的,也可以用Mindmap、Freemind和Novamiand软件制作,效果良好。接下来,我将以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为例,与大家分享我在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时的一些方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思维导图是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的最好工具。根据整体化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因此,在一个单元开课之初,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先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显得非常必要。

  我在构建本单元思维导图时用的是No-vamiand软件,解读单元标题的方法,因为小到一篇文章、大到一本书,标题都是整个内容的灵魂。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用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标题来解读本单元或者本节课的方法。在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标题中,我抓住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思想”、第二个关键词是“近现代”、第三个关键词是“先进”,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启示”,回答我们学习这一个单元的意义何在。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时,不仅要告诉他们以什么形式构建(如鱼骨图、辐射图、对比图、维恩图等),还要告诉他们以什么思路、想法构建,以达到使自己的思维可视化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是千篇一律的辐射图,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从而使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流于形式,丢失了它应有的价值。

  其次,能否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课堂展示也是一个关键环节。课改课堂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展示,展示什么?怎样展示?这里面大有学问。展示得好,课堂增效;展示得差,浪费时间,课堂低效。所以,在课堂展示这一环节上,教师必须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我的理解是展示就是交流思想、碰撞思维、辩驳质疑。在整体感知课上的展示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思维导图的展示重在阐明思路、想法,而不是知识点,如任志聪同学在展示时说:“我是以梁启超这个人物为切入点的,所以‘梁启超’作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是与他同时代的康有为、他之前的洋务派,他之后的革命派。”王娜娜同学在展示时说:“我是以历史人物为线索,以鱼骨图的形式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的,我列出了不同派别思想家的思想,而且我还与必修一进行了联系,写出了他们的实践活动。”(2)思维导图的展示重在阐明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如段宇茹同学在展示时说:“我通过仔细地听《新华课典》上的讲解,又在网上查找资料,得知这些思想家有不同的阶级属性,于是我是按照不同的阶级属性来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的。”(3)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思维导图中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以图形的形式达到了思维可视化的目的,已经一目了然了,不必过于仔细地去展示每一个知识点,尤其不能重复前面的学生已经展示过的内容,拖沓冗长又毫无新意的展示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段宇茹同学在展示是说:“这些具体的人物思想,王娜娜同学已经展示过了,我不再重复。”

  只有这样的课堂展示才是“真”展示,才能达到思想交流、碰撞、激起火花的目的,这样的展示课堂学生怎么能不愿意上呢?

  第三,思维导图还是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展示完后最好的小结工具。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每节课、每个单元学完后都会有一个思维导图小结。学生在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了知识点的完整性,还关注到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学习方式。

  以上是我对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深知要想真正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全体教师倾其全力的课堂实践和实践后及时的教学反思。课改之路何其艰难,只要在路上有你我的同心协力,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路就在脚下、就在远方……

猜你喜欢:

1.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制定工作计划

2.小学优秀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3.小班三八节活动方案

4.使用思维导图的一些体会

5.思维导图:究竟什么是好的课堂

6.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习效率

5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