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学习资讯 > 中元节如何网上祭祀

中元节如何网上祭祀

时间: 燕妮639 分享

中元节如何网上祭祀

  中元节如何网上祭祀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不能回家要如何祭祀?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远离家乡的你也可以祭拜天堂的他(她),网上纪念,方便快捷的祭奠亲人。有一个网站它叫怀恩网,(http://jn.huaien.com )在这上注册一个账号,您就可以为在天国的亲人怕朋友创建网上纪念馆,这样您就可以祭拜已故的亲人,为天堂的他(她)上香、点烛、献祭品、送献花,还可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和倾诉思念他(她),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就为自己天堂的亲人也建可个纪念馆。现在只要能上网我就可以为祭拜自己的亲人了。

  鬼节又称中元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相传,每年中元之日阎王下令鬼门大开,直到七月叁十关闭,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七月十五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了。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象征目犍连。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

  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

  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

  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

  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中元节民间祭祖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民间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送回为止。送回时,烧钱纸封包,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或佛或道)。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中元节缅怀亲人,祭祀先祖,弘扬孝道,忏罪悔过,表彰慈善,温习家规祖训,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中国节庆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从被民众普遍接受以来一直风行于世,但在最近几十年来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未能及时革新其内涵以适应现代社会。虽然中元节在“”中被取消,但是并未消亡,因出于民众感情、心理、文化等多种需要,它再展雄风,不仅从农村走向了城市,而且在越来越多的市民中间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清明节、中秋节、除夕等都成为了国家法定假日,而我认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是,比清明节更为重要的中元节也应该放假,满足民众的需求,给予充足时间让民众过好中元节的节庆生活,利益海内外华夏子孙。

  佛教: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始兴盂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时期,法会活动呈现兴盛,官民共乐。到了宋朝的时候,儒、释、道合流日趋明显。民间流传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并将佛教的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地官节"相结合,而流行道士诵经普度众鬼,期使获得地官赦罪,获得解脱。因此民间习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与中国传统对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变成"祭鬼",亦即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饿鬼但与道教和儒家的祭祀习惯不同,盂兰盆法会以素食施食供养。

  道教:"中元普渡"习俗是道佛习合的结果,民间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习合,把施饿鬼与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纸,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人们相信这样可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

  地方: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

  七月十五佛家举行盂兰盆会普渡众生。中国最初举办盂兰盆会是在梁武帝大同四年,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宫中内道场祈建盂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树建巨幡,书帝名号。自太庙迎入内道场,梵乐悠扬,旌幢蔽日。百官于光顶门外迎拜导从。此后历年如此。据《大宋僧史略》说,唐时盂兰盆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日本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纪》说,当时长安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备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广陈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为壮观。

  中元节,不能回家要如何祭祀?怀恩网 网上纪念,远离家乡的你也可以祭奠思念的他(她),为逝者安个永久的家,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故事永久流传。

17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