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生活感悟】越微信越孤单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挤地铁,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

  为朋友圈而活

  越微信,越孤独

  01

  本韦努托·切利尼曾说,一个人若打算描述自己的生活,至少应该年满40岁,而且还要在某方面取得斐然成就。不过,如今任何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根本不会搭理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古怪规矩。

  是微信,而不是Facebook,使中国人得以大规模呈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窥探他人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生活却又常带着表演的气息,就像一位国家首脑的新年讲话,或者一个过分友好的推销员的笑容。

  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用各种状态推销他们理想中的现实生活,得到的货币则是“赞”。

  今天看了一个TED演讲视频,演讲者是MIT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Sherry Turkle。

  主题就是社交网络沟通看似越来越简单,我们是否因此摆脱孤独了?

  很显然,我没有。

  我就像她演讲中所提及的那位50岁商人。我也不想让别人打扰,但又是想被打扰,实际上我更愿意用手机的社交软件去联系别人。

  很纠结对吧!?

  因为这样可以将彼此保持在一种可控制的距离范围内,不远不近,恰到好处。

  好像只有这样做

  无论饭前饭后都必须照相的,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

  02

  微信里所谓的朋友圈,也有三俗: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晒自己。我们的原创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凡是自己发的就这老三样。孩子和宠物。不多加评价,因为这在很多人心里是生活的重心,但你深爱的,我未必一定也爱。所以,我一般都会对那些不分时间段出现的狗脸直接选择“屏蔽此人微信”,一条狗的生活起居真耽误我微信阅读时间。

  微信这样的联系方式虽好,但似乎忘记了一点,或者没有人在乎这一点。我们在简便交谈的同时,缺少了面对面。

  就是因为每个人依赖于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小片段方式的交流。让我们几乎可以一整天对手机低着头,码字结束附带表情包,隔着屏幕感受朋友的喜怒哀乐。

  有时候,我们独自在排队购票、等红绿灯过马路,也会趁着这点时间,拿出手机,找个微信好友唠唠嗑。

  即便只有几十秒!

  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永远都不用自己一个人,好像自己心中那份莫名的恐慌与焦虑都被只言片语解决了。

  但其实这种联系更像是一种症状,根本就没有得到解决,它正表现出我们害怕孤独这脆弱的一面。

  逃避真实的交流

  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03

  微信只是一个载体,不存在对错,很多由微信引发的悲情故事,常常是被欲望蒙住双眼,最后又伤心哭肿了双眼,往往没能自省,只是觉得让微信给害的!

  当我们缺失独处能力的时候,我们联系朋友可以说仅仅是为了减少心中的恐慌感,或者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于是,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作支撑我们那脆弱的自我存在感的备份文件。

  我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和别人在微信上keep in touch,就可以摆脱孤独。是的,但这只是暂时的。

  因为我们在逃避真实的交流,逃向浅显的文字交谈。这些碎片的文字,可以通过打字键盘编辑删除,可以通过表情包润色。总之,足矣让我们向他人呈现出自己想要变成的模样,填补内心的孤单。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恋人浓情之后,躺在那儿玩微信,都选择了搜附近,结果同时看到对方。两人面面相觑,没有争没有吵,分手了。他们同时发现,就算两人躺一起,依然寂寞,各怀心思地伸了触觉。

  我们被虚拟的爱情吸引,被虚拟的网络游戏沉迷,而不是和现实中的家人朋友敞开心扉聊聊天。不知不觉间,这些网络替代品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生活,孤单的沟壑也会越来越深,原本的现实关系变得弱化和疏远。

  04

  把独处当做一件好事

  为它留出线下与对方面对面交谈的时刻,即便说的是那些无聊的细节,也能体现独处真正的价值。

  微信不开,没了一些可能,也有了一些可能。比如,腾出了手,不用总那么捧着手机,就算什么不干,让手歇歇也是好的。比如,腾出了眼睛,看看别的,人群、飞鸟,或者圆月。比如,腾出了心思,安静一会儿。

  正如Sherry Turkle所讲:因为正是我们结巴、迟疑、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我们才能向对方展示出真实的自我。

369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