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学习资讯 > 高中生物实验该如何正确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该如何正确分析

时间: 睿柠1003 分享

高中生物实验该如何正确分析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没有得到该有的实验成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方法

  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高中生物实验各物质的检验方法

  1、淀粉:碘液(蓝色)。

  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沸水浴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3、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乳酸:pH试纸。

  5、O2:余烬复然;无O2:火焰熄灭。

  6、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红色)。

  7、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8、DN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或甲基绿(染色后,呈绿色),也可用DNA酶。

  9、RNA:吡罗红(呈红色)、苔黑酚乙醇溶液

  高中生物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2、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5、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6、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猜你感兴趣:

1.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浅析

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总结

4.高中生物实验总结范例4篇

38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