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五年级上册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如果没有好的教案,课堂教学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如果预设不圆满,就会影响生成效果,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为此,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及相关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及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体会毛主席的优秀品质。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课前指导学生把课本翻到147页,反扣在桌子上。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3、师生搜集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

  4、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在《长征》中我们看到了杰出的诗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我们又学习了伟人毛主席,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我们又领略了毛主席又是一个平常人,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继续走近毛主席,了解和认识工作生活中的毛主席。

  2、板书课题:“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3、揭示课题,教师归纳。

  4、检查预习情况。(1)小黑板出示11个要求认识字的词语认读。(2)请学生展示印象深刻的片段,朗读并正音。

  5、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引导梳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写作顺序。

  3、让学生默读思考: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4、引导学生画出重点句子,交流预习收获,教师适当归纳小结。

  三、品读体验

  1、师:从这三件事中,你们认为毛主席是一位怎样的主席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用笔画出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仔细地体会,相信你们会有属于你的发现。

  2、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高尚品质,走近伟人的情感世界。

  (1)请群众回来碾米

  A、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谈感受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说明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它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

  B、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

  “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

  (2)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引导学生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抓住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话来体会: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它摆在特殊位置上。(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3)帮群众推碾子

  学生自由谈感受,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说明老人还没有完全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3、总结全文: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4、引导说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教师协助归纳总结。

  A以典型事例写人

  B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人

  C明确本文三件事间的关系(感情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四、巩固延伸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落实课本151页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词语“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的要求。

  2、指导学生运用本文写人的方法试着写一个自己最想写的人。

  3、让学生课外继续搜集阅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板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

  请碾米(详)

  在花山 劝喝茶(详)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夜以继日) 帮推碾(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考虑到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而且也非常想真正尝试一次“将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我采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想让他们在学习前几篇课文所学到的抓关键句子,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还是按照以前方法让他们先快速阅读课文(因为文章很长),自己提出文中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读音、字形的字词。而后,再进行第二次的快速阅读,明白“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去叙写了几件事?”。完成了对文章的把握后,我让学生先自行找出你觉得文中最好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且在小组里边交流一下。等到小组汇报的时候,我就让每个小组推选出“最有分享价值”的几句。结果,学生的回答都非常踊跃,找出来的句子也非常的有分享价值。可是这时候出现“中断”:原因是我再问深一层次,谈谈认为所找到的这些句子的分享价值在哪里?突然间学生语塞了,他们无法说到自己喜欢的原因,也不能准确到位地把握妙处所在。这时候,我开始启发,可是效果并不佳。顿时我觉得他们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不够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毛主席在花山原文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niǎn)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bò)箕(jī)的大娘说话。警卫员迎上去,问:“村长,这位大娘是要去花椒树下推碾子吧?”

  大娘用手拢了拢搭在耳下的头发:“不,俺(ǎn)去西头。”说着转身就要走。警卫员忙对村长说:“村长,是首长让我请乡亲们来花椒树下碾米。”村长沉思了一下,说:“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首长的事呢。”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对那位大娘说:“那你就去花椒树下碾吧。”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tǒng)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chuī)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qī)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他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来到碾台旁,用粗瓷碗一一晾在石板上,跟碾米的人说:“乡亲们,来喝茶吧。”开始,乡亲们还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也就不拘束了,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来。茶水对这山旮(gā)旯(lá)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水,凑到警卫员跟前,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地说:“您老就慢慢地喝吧,一会儿就喝出味道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tiáo)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2.五年级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

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

4.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建议

5.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词语盘点

304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