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教育 >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案

  语文教案是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课时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至于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如何去做好教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案,欢迎大家的阅读!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会写“惹、僵”等8个一类生字; 会认“恩、派”等9个二类生字。

  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课文,体会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幻灯片。

  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联系上一课文,真情导入。

  在《平分生命》中,我们听到了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因为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妹。在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中,我们敬爱的周在生死关头,选择了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一个降落伞包》。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学生指出预习时发现的字词难点,重点学习。如:

  (1)读准字音:皖wǎn 搏bó

  (2)辨清字形:僵jiānɡ 缓huǎn

  (3)多音字:挣

  三、 熟读课文,粗知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2、 同桌互读互查。

  3、 自由读课文,争取正确流利。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将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为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在飞机遇险时,周恩来同志将伞包让给小扬眉的感人故事。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为遇险前、遇险时和脱险后三个部分。)

  四、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一个降落伞包教学反思

  《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危急时刻,将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将生的希望带给他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通观整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篇课文虽然直接描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文字不多,只有两个小节,但是就是在这两小节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刻画,寥寥数语就将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品质描写得入木三分。

  “学写一段话,写出人物的几个连续的动作。”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而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无疑首先要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巧妙呢?结合班级实际做以下处理:

  首先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当飞机遇险,小扬眉的座位底下没有伞包,急得哭了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用笔圈画出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

  想一想:从周恩来同志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什么?

  经过一番自学交流、学生较为顺利地找出了相关的动词,并体会出周恩来同志言行的崇高、伟大。而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问道:“这几个动词间的先后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颠倒就不能成立了。”学生们纷纷答道。“那么课文中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几个词,能否换成其他的词呢?”我又进一步地问道。在片刻沉默之后,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其余几个动词不能换,但“跨”这个词好像能够换成“走”。”“听了他的话我将“走”字写在了黑板上,问道:“ 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话音刚落,立刻有同学反驳道:“老师,我认为不能换成走,因为当时情况很紧急,用“走”不能突出急切的心情,而“跨”说明步子迈得很大,能突出当时情况很紧急。 ”“那么用“跑”呢?”我顺势问道。立刻有人反对到:“也不行,因为当时是在摇摆不定的机舱里。不可能跑,否则会摔跤的。”

  “对呀,在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写,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这样才能写准确,写生动。”我因势利导地提醒到,而这两点也正是下一步,指导学生完成写话的要点所在。

猜你感兴趣:

1.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预习教案

2.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设计

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

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老师您好

5.四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一课预习教案

314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