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科技>

人工智能的历史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人工智能的历史论文篇二

  百年前的“人工智能”

  在电影《弗兰肯斯坦》中,我们目睹了科学怪人为了验证自己疯狂的生物学理念,用偷来的人体器官组织,创造了一个“人”的惊心动魄场景,最终这位科学怪咖却不得不亲手毁了他的这一“作品”,故事告诫我们,人是不能自己充当上帝,创造活生生的生命体的。那么,“死”的生命体呢?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灵魂,能够自主思考。电影中的疯狂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凭借自己高超的生物学造诣,想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人,却发现那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他没有灵魂。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属于碳基生物,想要人工制造新的碳基生物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人类另辟蹊径,赋予了无机物以“灵魂”,于是一种“非碳基生命体”――人工智能诞生了,并在最近举办的人机围棋比赛中完胜人类围棋大师。人类成功创造出了“死”的“智慧生命”,它们会学习,会思考,甚至有自己的意识,除了身体构造是一堆无机物外,几乎跟活人毫无二致,甚至在计算精确度、效率和学习能力上超过了人类。

  其实,这并非机器比人类先行一步的实例,一百多年前,一位中国的学者就曾目睹过最早的“人工智能”。

  晚清年间的人工智能

  1881年,时任山东机器局总办的是一位名叫徐建寅的学者,他当时已是洋务运动中最得力的技术人才。作为科学骨干,徐建寅曾多次访问欧洲国家,学习西洋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而三年前的一次出国经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甚至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当时徐建寅赴德国学习,并在那一年的9月11日参观了柏林蜡像馆。蜡像馆中有一尊蜡人吸引了徐建寅的注意,因为此蜡人穿着打扮跟真人差不多,且能持笔快速写字记录文案,脚上还有轮子,可以被推着到处移动。透过这尊蜡人的外衣,可以看到其体内“机轮甚繁,表里洞然”,由此可见此蜡人是一个机器人。

  这尊机器蜡人身上有一个开关,打开,它就能奋笔疾书,若参观者在机器人手掌心中写字向他提出问题,则这个机器人虽然不能说话,却能以写字来回答参观者的问题。

  于是,徐建寅为了考考它,就在它的掌心写下汉字道:“请问我何时将返回中国?”只见这机器人很快在纸上写下“冬间”二字,即它认为徐建寅将在冬天返回中国。

  徐建寅笑了,因为当时他根本没有回国的打算,殊不知,在那一年冬天到来时,他却突然因急事不得不提前返回中国。事后联想到那个机器蜡像人对他未来行程所做出的预言,徐建寅感概万千。他对于机器人能够未卜先知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这件事要不是他亲眼所见,则终其一生都不会相信。他认为此事可算得上自己在国外这么多年来见过的第一奇事。

  与当今人们的想法不同,徐建寅当时虽对蜡像机器人技术啧啧称奇,却并没有夸想未来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更没有为机器人“抢人类饭碗”甚至“骑到人类头上作威作福”而担忧。

  而让更多晚清国人见识到神奇的西洋早期人工智能奇迹的,是一本名为《点石斋画报》的报刊读物。

  头顶冒烟的奇怪客人

  1884年,我国第一个石印的著名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创刊。在某一期《点石斋画报》中,记载了这么一桩奇事。

  在人群熙熙攘攘的上海街道上,人们纷纷闪避,似是在为某个了不得的人物让道。只见一名洋人头戴礼帽、口叼雪茄,迈着方步大摇大摆行走在街上,奇怪的是他的头顶竟然冒出滚滚浓烟,这才让路人又惊又怕。

  然而通过阅读《点石斋画报》在相关配图上的注释,当时的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并不是哪位想不开的自焚者,而是一架能够自己行走的西洋机器人!

  一位名为佐芝模的美国科学家发明了这台机器人,这台机械家伙之所以能够行走,是因为其体内设有一台机械炉鼎,头顶安装了一个烟囱,只要在炉鼎中放上燃料点着,机器人就能在蒸汽动力的驱动下快步行走,每小时能走五英里。正因为其核心动力源是蒸汽发动机,所以在燃料燃烧时头顶的烟囱会排出浓烟,这才让路人误以为这位洋客人帽子着火了。

  类似的玩意儿咱也有

  对于这一桩桩西洋人用早期“人工智能”技术吓唬中国人的行径,不少国人心里可是一百个不服:这有啥稀奇的,类似的玩意儿咱也有,而且早就有了!

  在以上这篇《点石斋画报》的报道中,有不少评论者认为,中国古代便有类似的人偶出现,并且还附会上了国人谙熟的阴阳五行之说,“尝考五行中,惟水火有形无质,余皆可以制成人形”,紧接着追述了昔日“孔子曾见金人三缄其口,秦始皇铸金人十二;越王慕范蠡,用金铸其像”等长长的一段中国人形机械制作史。

  其实,评论者在文中提到的“秦始皇铸金人十二”这个例子,并非仅仅指《史记》中那句简短的“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铸金人十二”的干涩记述,而是公元3世纪的一本伪托道教创始人葛洪之名创作的小说《西京杂记》中的内容。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秦始皇的宝库中,发现的一套神奇的、可自动演奏音乐的铜机器人。

  该故事记述道:“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绳花采,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扭绳,则众乐皆作,与真器不异焉。”

  其意思大概是说:宝库中共铸有十二个铜人,这些铜人坐着有三尺高,围坐在一个竹席边,各自拿着琴、筑、笙、竽等不同的乐器,看上去跟真人差不多。在竹席下有两根铜管,其中一根铜管是中空的,另一根铜管中有指头粗细的一截绳子,只要请两个人操作,一个人负责吹那根空管,另一个人负责扭绳子,则那十二尊铜人将同时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和真实的乐器演奏毫无二致。

  对于将悠久的历史视若拱璧的中国人来说,若是循着这一思路,想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找出类似现代西洋人工智能科技的发明,可谓历朝历代,史不绝书。比如史学著作《三国志》中,就曾记载了一位能力绝不低于发明行走机器人的美国博士佐芝模的发明家――马钧,他曾成功地通过改装,让一套傀儡木偶活动起来。

  马钧,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他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在成功研发出指南车后,他又奉诏制作了木偶百戏,也称“水转百戏”。后来他又改造了织绫机,使其工效提高了四五倍。马钧还改良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即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史书详尽记载了马钧的“木偶百戏”制造过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也就是通过水力驱动齿轮轴承运转,最终使这些固定木偶可以“击鼓吹箫;作山岳,作木人跳丸踯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斗鸡,变巧百端”。这种对木偶进行的“机器人化”改造,被认为是发明家马钧的三项非凡成就之一,紧跟在他所制造的指南车和可以运水灌溉的翻车之后。

  人类发明机器人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这充分体现出人们想要亲手创造智能非碳基生命体的愿望之强烈,毕竟这样的智慧个体可以在文明的进程中代替人类完成诸多重复、繁重、枯燥的工作,为人类减轻不少负担,让有限的人生得到更多放松,有时间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

人工智能的历史论文相关文章:

1.人工智能发展的论文

2.人工智能发展论文

3.人工智能发展毕业论文

4.人工智能小论文

5.人工智能的应用论文

242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