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理财 > 经济刺激政策

经济刺激政策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经济刺激政策

  经济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用扩大的货币供应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刺激经济。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经济刺激政策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刺激政策简介

  经济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用扩大的货币供应等一系列的方法来刺激经济。

  经济刺激政策的陷阱

  经济刺激方案的成功意义,既稳定了中国经济、邻国经济,也稳定了全球经济。随后他指出了经济刺激方案的几个方向性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刺激方案的时间。方案实施时间太短不能达到效果,但如果实施时间太久,恰恰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会把后面提及的具体的陷阱和问题进一步加剧。

  第二个陷阱,是经济刺激的方向。这种方向可能对GDP有贡献,但却没有效益,并且没有那么大的福利贡献。

  胡永泰以基础设施投资举例指出,这是目前中国政府投资的重要领域,但基础设施投资的资本投资边际生产率正在下降。日本在这方面曾经走过这样的道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12岁以下小孩的数量在减少,日本却建设了更多的小学,另外跨海大桥和农村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并没有那么多的车辆需求。中国可能会在经济刺激的方向上遇到类似的瓶颈。

  第三个陷阱,是经济刺激工具的陷阱,比如有些刺激工具可以短期提高产能利用率,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害。尤其是以国有企业来作为经济刺激的执行者。

  然而中国在此轮经济刺激中恰恰采取了膨胀国有部门的做法,甚至还推动国有企业收购私营企业。

  胡永泰指出,每一家企业和每一项投资,应该是逐利的目的。但如果是行政命令,国有企业就会盲目投资,并不做风险评估。国有控股的银行,也在行政命令之下发放贷款。这可以在短期推动需求,并推动经济增长,但长远地看,这是经济刺激的陷阱。这种做法必须加以平衡,应该促进私营企业的扩张才对。

  第四个陷阱,是货币信贷供应的加剧增长,这会带来通胀和坏账问题。

  胡永泰指出,中国2009年的货币信贷增长,在整个30年改革开放中都是非常独特的,增长的规模巨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即便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而这肯定会在未来出现不良贷款。

  也许可以说,美国、英国现在也在这么做,好像没有出现负面影响,中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但胡永泰认为,中国的货币扩张,与美国和英国的货币扩张是不一样的。对于美国和英国来说,金融市场出现危机,是因为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受到打压,没办法再放贷,这是对供应方的震荡。出现了负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英国进行的货币扩张,并不是直接去扩张货币信贷,而是为了去救市,去修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直接推动支出。由于扩张的强度大、时间长,肯定会在中国出现不良贷款。

  "不过真的如此,可能也不一定是坏事。下一轮不良资产的出现,国家财政不会再出手相救,国有银行将只能出卖股份来解决问题,而这可以进一步推动银行股权的多元化。"胡永泰说。

  对于未来中国宏观政策的方向,胡永泰认为,中国有时候必须要接受暂时的经济缓慢增长,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比如1997年至2002年,这六年时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9.8%以下,9.8%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但正是这段时间,中国通过涉及整个产业体系的国有企业改制,抓大放小,推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具体政策上,胡永泰认为:一是应该推动更多的进口,借此改变目前中国资本输出的现实。进口既可以是货物进口,也可以是服务进口,比如支持更多的学生出国深造,推动人才体系建设等等。

  二是推动农民工的创业。许多农民工都有工作的经验,回到老家应该可以创业,但前提是需要获得资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推动土地政策的改变,使得农民可以用土地来抵押,获得贷款创业。

  三是推动新型城市化,目前政府政策是在鼓励城市房地产业,并希望以此来缓解危机,城市化应该提供更多的低成本的保障性住房。国内外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政策综述。

  经济刺激政策的负面效应

  国际金融危机已有一年多的时间,由于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得到改善,部分经济数据的好转,预示全球经济毫无疑问的出现复苏迹象。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复苏明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等,均提出了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这也是2009年9月底G20的每个成员或早或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那么,为什么在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退出?不退出后果是什么?

  不可否认,各国的救市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稳定金融秩序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从经济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来看,为了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大部分国家的政策均存在很大的弊病,从而为经济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个"隐患"就是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巨额的财政赤字。如果经济刺激政策不及时的退出, "隐患"就会显现成为经济的"病患"。

  (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菲利浦斯曲线"的理论分析指出,政府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通货膨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代价。这正是当前各国政府挽救经济的真实写照。经济增长引发通货膨胀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的乘数--加速数效应。经济体系中的投资可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前者是与均衡增长相对应的投资,后者则是导致经济失衡的投资,在加速数效应的作用下大规模引致投资容易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二是经济结构中的瓶颈制约。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带动短缺生产部门的产品和劳务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引起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三是出口规模的扩张。采用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出口的快速上升,一方面扩大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在固定汇率下,出口收入增加国内货币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刺激物价上涨;四是汇率的变化。当经济增长本身是由扩张性货币政策启动时,本国货币会随之发生贬值,这就使得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进而形成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五是通胀预期的作用。

  根据IMF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份,G20成员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所承诺的各种经济刺激措施涉及的资金总规模已经接近12万亿美元,这其中包括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各项内容。在危机高潮期,全球主要央行联手大幅减低基准利率,美国、英国等国家货币当局更采取了不寻常的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央行从最后贷款人转变为第一贷款人和唯一贷款人,向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注入大量基础货币。尤其是美联储一直致力于购买公债和抵押债券,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截至2009年9月3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规模出现八周以来首度减少,但仍达2.14万亿美元。随着危机缓和,经济逐渐复苏,一旦释放出的流动性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在中长期内将会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通货膨胀。21世纪初,格林斯潘的长期低利率政策促成了美国房地产的畸形繁荣,为本轮危机埋下种子,就是很好的例证。

  目前,全球流动性的充裕已导致各国楼市回稳、股市涨势迅猛。通过这一点可以确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确立,而通货预期必将加速通货膨胀的到来。例如,美、欧、日各经济体的股市,已较数月前低位反弹了30%以上;印度、俄罗斯股市反弹幅度更分别高达52%和106%。在实体经济复苏明显滞后的情况下,流动性充裕以及与此相关的股市和初级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滞胀风险已不容小觑。从以往经验来看,过剩的流动性,还会流入大宗商品,固定资产及原材料市场,造成该类资产的上涨,从而导致下游成品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物价的不断上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不容乐观。一面是货币供应量大增,另一面是制造业不断衰退,此消彼长,通货膨胀率必将大幅飙升。

  提出"拉弗曲线"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拉弗称:"尽管深度衰退带来的短期阵痛非常剧烈,但两位数的通胀造成的长期后果才是毁灭性的。"在他看来,现在美国的通胀风险甚至较70年代危机时更高,当时美国通胀率一度接近15%。

  (二)巨额的财政赤字

  根据历史经验,赤字财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发生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日本政府在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出现后,一改50年以来实行的"紧缩"性财政政策;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施的"赤字财政--负债增长"战略使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面对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受到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也从1998年起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

  此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投入巨资稳定金融市场,在创新多种信贷工具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向市场提供流动性,随后又陆续出台新的刺激计划,巨额投入必然带来财政压力。仅美国而言,本财年财政赤字预计将达1.58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3%;其他经济体也面临类似问题,欧盟规定各国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但如今已有多个成员国越过这条"红线",英国2009年财政赤字将达到1910亿英镑,其他欧盟成员国2009年财政赤字将超过GDP的3%;而日本经济刺激计划的总支出规模达75万亿日元,已占到GDP的5%左右;据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欧元区公共债务占GDP比例将升至83%,预算赤字占比则将达到6%--7%。这两个数字大大超过了欧盟规定的公共债务60%、财政赤字3%的上限。我国亦将2009年预算赤字初步定为9500亿元,其中包括为地方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债,这是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最高额度的财政赤字,占GDP总量的比重约为2.93%,直逼3%的警戒线。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对外债严重依赖,这种不平衡很可能会成为下次危机的种子。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计,美国的债务占名义GDP的比重将在2011年达到70%,成为上世纪50年以来的最高值。亚洲国家也承认,如果其对美国的债权继续增长,它们很可能会重复欧洲在30年前的命运,当时欧洲积聚了大量的美国债权并最后陷入通胀。

  如此大规模赤字带来的最大挑战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当前的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可能仍将处于低水平增长,尤其是欧盟国家不可能长期靠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从短期来看,大规模发行国债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债市和资本市场资金,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长期更会影响资本形成和私人消费,从而削弱经济增长的持久力。加之在当前条件下,财政赤字无法依靠加税扭转,只能凭借债支撑,沉重的公共债务必将推高长期利率,增加整体经济运行的成本。而当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持有公债时,通过货币乘数进一步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经济刺激政策相关文章:

1.财政政策如何刺激经济

2.财政刺激政策有哪些

3.2017经济发展政策

4.2017中国宏观经济政策7大变化

5.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则

6.财政政策的手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39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