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点>

长春故事:创客母子兵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林锡森(后)陪着母亲姜乃君徜徉在林田创客公园中。

  拿到“97超市”的营业执照,姜乃君乐得合不拢嘴。

  姜乃君(右)每天都会亲自到“97超市”指导工作。

  她和儿子白手起家,从小作坊一步步发展成大企业。然而,已经97岁的她仍不满足,又开了一家超市,将收入用来做慈善……

  近一个月来,在长春新创办的一家“97超市”引发了网络热议,莫非是因为这超市开得“长春最大”“商品最全”?非也,这家“97超市”的特别之处便在于“店如其名”——主人是97岁高龄的姜乃君。97岁开超市,被人称为“奶奶”的姜老太究竟想干啥?

  近日,记者在林田创客公园一楼大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姜乃君。坐着电瓶车来超市指导工作的姜乃君,有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拉风”劲。说起那没有考究的装修、甚至并不特别起眼的“97超市”,姜乃君吐露创办初衷的同时,也道出了30多年来与儿子——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锡森携手共圆文化产业梦的精彩故事。

  初创业 纺织女工家里一穷二白

  姜乃君是纺织女工,在55岁退休时一个月工资仅为29元,她丈夫是一名教师,一个月工资仅51元;以这样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人,即便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很艰难的。刚刚退休的姜乃君并不想让自己的后半生赋闲在家。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没有住房,将来结婚、生子等问题该怎么解决?不甘于现状的她急切地想要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那时的林锡森不过十几岁,头脑灵活、手巧心细,是姜乃君最疼爱的孩子。“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已经会做镜子、小船等工艺品,攒了一大包背到市场上去卖,贴补家用。”姜乃君说,她和儿子经常交流,都觉得小本经营不是长久之计,在把摆地摊、开服装店等想法一一否定后,一个创立小标牌作坊的想法在娘俩儿心中萌生。

  起初,在几乎倒塌了一半的危房中,林锡森开始为小企业做小型标牌。因为不懂开门营业需要有经营许可证,结果他们的小作坊被人检举了。“当时有种雪上加霜的感觉。我老伴比较保守,常常劝我们说,家里一穷二白,工具和设备啥啥没有,不如消停地生活,穷点儿苦点儿不算啥。但我和儿子好像天生就是闲不住的人。”姜乃君告诉记者,两人并未气馁,很快便找到了位于开运街的一处厂房。1989年他们搬家过去时,“行装”里仅有大剪子、锤子和老虎钳子。

  苦干4年 标牌厂试验成功自研设备

  虽然厂房破旧,但经过4年的努力,作为长春市第二家标牌厂的远达标牌厂已声名远播。从最初需要林锡森各处揽活,到主动有客人找上门;从做最初级的小标牌,到为银行等单位制作大铜牌;从母子俩单枪匹马闯市场,到雇3位工人“壮大”厂子规模……在姜乃君和林锡森的努力终于“见亮”时,他们却为标牌厂的进一步发展而感到捉襟见肘。原来,随着顾客要求越来越高,标牌厂已到了必须配备腐蚀机、抛光机以取代人工的阶段。“没钱怎么办?我儿子花低价买回旧的、坏的机器研究。经过一个多礼拜不眠不休的研究,硬是让他试验成功了。”说到当初拿一块破铜板在儿子自己研制的腐蚀机中试验成功时,老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初步实现了标牌厂的机械化,解放了人工,林锡森又在姜乃君的鼓励下买来书法字帖,开始自学书法,常常一写就写到天亮。当时已经60多岁的姜乃君主动承担起了后勤工作:从很远的市场背粮买菜给工人们做饭、管理生产、当仓库保管……虽然上了岁数,但姜乃君不服老,因为她曾亲眼见证儿子和工人们在冬天冻得瑟瑟发抖仍不忘精心打造标牌的艰辛;也难以忘记林锡森冻伤的腿上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血泡,更将那在工作案板上吃饭、做活、睡觉的岁月铭记于心……别看姜乃君个子不高,但她在困难面前却爆发出常人难有的隐忍与决心。那时的她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要帮助儿子在标牌界闯出一片名堂,不仅仅是为了脱贫,还为了儿子那份执著的坚持。

  添技术 大品牌合作启动引擎

  一位70多岁的焊铁壶老人,竟成了远达标牌厂发展过程中的“贵人”,正是这位掌握传统技术的老人,将标牌厂制作铜字这一技术瓶颈打通了,也使本就以信守承诺、质量精良为制胜法宝的“远达”,以精美的铜字标牌赢得了市场认可。厂子也由初期仅能制作标牌、铜字,扩展到可以承接遮阳棚、3M广告灯箱等业务。“当年有句话很时兴,叫‘沐浴改革的春风’,实际上,远达标牌厂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姜乃君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年贷款在八里堡买下的9间厂房,还是如今将废弃厂房改造成林田创客公园,规模日益扩大,这些都印证了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小人物的逆袭。

  而后,林锡森和“远达”日渐发展壮大,标牌厂也升级为林田远达集团。当集团生产项目逐渐扩展为品牌标识制作、旅游商品开发、雕塑艺术品制造三大系统业务时,林田远达开始在汽车领域做大做强,先后赢得红旗、解放、丰田、大众、宝马、奔驰、雷克萨斯、捷豹、雷诺、林肯等汽车品牌的青睐,成为这些汽车品牌的服务商,产品出口至日本、德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在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领域,集团成为省旅游局指定的“吉林省旅游产品纪念品研发中心”。在雕塑艺术品制造方面,建成“英雄城”“生态之城”“开拓者”等大型城市雕塑作品……看到儿子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姜乃君并没有固步自封,享受生活带来的富足,而是紧跟形势,关注、了解文化产业发展动向,并经常与儿子探讨企业的前途。正是因为这对“母子兵”有着相同的睿智与眼界,使得林田创客公园在“双创”风起云涌时率先横空出世,实现了企业从“小干”到“大干”,再到“放开干”的三步走。

  开超市 将收入用来做慈善

  97岁老人开超市,这恐怕跟林田远达的发展史一样,令人吃惊,然而,姜乃君就是要做站上潮头的人。提及为什么选择开超市,姜乃君道出其中原委。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吉林调研考察时,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论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总书记的话让老人深受鼓舞,“全国都要搞创新,我老太太也要创新一把,来个二次创业。”然而,姜乃君再创业要的可不是营业额的数字飙升,而是要将收入所得悉数用来做慈善。

  从苦日子中走来,姜乃君太知道贫苦的艰辛,这令如今生活无忧的她开启了慈善之路。具体是哪一年开始做慈善的?老人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女儿从事物流行业,她便沾了光,每每在电视上看到有贫困或受灾地区需要物资,她都会自掏腰包采购好东西,托女儿给邮寄出去。这一做就坚持了十几年。“可是从去年开始,我在想,我做慈善的形式也要创新,难道贫苦的孩子们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收到礼物吗?于是我就想到开个小超市,随时了解吉林省的孤儿、患自闭症的孩子们都需要什么,然后将每月赢余都用来给他们添置物品,让他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姜乃君开超市也是一波三折。以97岁高龄还要管理一间超市,家人首先就不同意。可是,面对姜乃君那出了名的倔强和老人不断向家人灌输慈善事业的理念,最终,林锡森等儿女动摇了。见拗不过母亲,林锡森便快马加鞭地帮母亲解决了开办超市所需要的一切手续。与时俱进的老人还选择了一种时下颇为流行的方式——众筹开店。“创客公园的员工们都很高兴加入到‘97超市’的经营中,他们每人拿出几百元钱,我拿得多些,就成了管理者。其实我开办这小小的超市,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心中能盛满爱。”姜乃君说。

  “老创客”身体力行展创客精神

  相较于被身边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奶奶”,姜乃君老人更喜欢记者送给她的“老创客”这个称谓。虽然年岁甚高,腿脚已不再利落,但坐上电瓶车的姜乃君,那股认真劲和精神头儿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每天,老人必到超市,除了督促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她还想从周围的年轻创客们身上汲取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当她得知集团依托创客公园的双创平台,不断挖掘智能科技领域新兴产业后,在儿子的陪伴下,她对已入驻园区的3D打印、里奥机器人、大疆无人机等优势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激动地告诉儿子,这些新兴事物将为集团未来科技领域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服务。老人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林田远达联合世界知名企业,斥巨资打造的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已投入建设,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这既是林田远达集团转型升级的杰作,也是林田创客公园的项目升级版。

  在姜乃君看来,自己虽然老了,但思想不能老。于是,当被记者问及她的长寿秘诀时,她笑着回答:“每天都要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就像我每天看《新闻联播》,看的是国内国际大事,这样能保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通晓天下事。除此之外就是粗茶淡饭、简单生活、认真做事。”

368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