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文化>

海洋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海洋文化是一门文理工交叉的综合学科,与海洋自然科学、技术,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极强的关联性。那么,该如何去加强中小学生的海洋文化素养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海洋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海洋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1978年以前,我国海洋三大传统产业是哪几个?

  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

  2.在什么时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划纲要》?

  2003年5月9日。

  3.海洋产业的概念是什么?

  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4.海洋渔业主要包括哪些经济活动?

  包括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渔业服务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活动。

  5.海洋油气业包括哪些经济活动?

  在海洋中勘探、开采、输送、加工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活动。

  6.海洋矿业包括哪些经济活动?

  包括海滨砂矿、海滨土砂石、海滨地热、煤矿开采和深海采矿等采选活动。

  7.海洋盐业包括哪些经济活动?

  海洋盐业是指利用海水生产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的活动,包括采盐和盐加工。

  8.海水利用业包括哪些经济活动?

  是指对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动,包括利用海水进行淡水生产和将海水应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活动,不包括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活动。

  9.什么是海洋技术?

  海洋技术是指应用海洋科学理论和知识,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所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的总称。

  10.海洋科学技术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海洋科学技术要素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产业技术、海洋管理技术。

  11.海里等于多少千米?

  “海里”是计量海上距离的长度单位,1海里=1.852千米。

  12.“节”相当于多少千米/小时?

  在航海中通常用“节”用计量航速,其实1“节”就是1海里/小时,即1节=1.852千米/小时。

  13.一天中什么时候海洋表层的水温最低?

  海洋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在一天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每天约有2℃到3℃的变化。水温早晨4点到7点到达最低,而下午的2点到5点到达最高。

  14.海水的盐度是多少?

  海水中含有许多溶解盐类,目前已知的物质有80余种,其中11种的含量较大,而其他的含量都很小。盐度是描述海水含有溶解盐多少的物理量,通常用每千克海水中含盐多少克来表示。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

  15.达到什么温度海水才会结冰?

  纯水一般在0℃结冰,但海水的结冰点(开始结冰的温度)却与盐度有关。具体来说,随着盐度的增加,结冰点会逐渐下降。0℃时海水通常不会结冰,温度必须进一步下降,比如到-2℃时,海水才开始结冰。

  16.海岸线的定义是什么?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个基本地貌单元,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线所分开。这条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通常称为海岸线。海岸线是指海滨和海岸之间的界线。在国家标准《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和国家标准《1∶5 000,1∶10 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中都给出了海岸线的定义,即“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

  17.海岸类型有哪些?

  海岸是海、陆交汇的地带,内、外营力作用明显的场所,有比较低缓而平坦的海岸,也有曲折而陡峭的海岸,有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海岸,也有由松软的泥砂组成的海岸。从地貌学角度,按海岸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考虑,主要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类。根据动态可把海岸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海岸;根据外形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港湾海岸和低平的砂岸,其中砂岸包括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

  18.为什么说基岩海岸具有变幻无究的神韵?

  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称为基岩海岸。它轮廓分明,线条强劲,气势磅薄,不仅具有阳刚之美,而且具有变幻无究的神韵。它是海岸的主要类型之一。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各种不同山岩组成。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及黄海中间,该处基岸海岸多由石英岩组成。山东半岛插入黄海中,多为花冈岩形成的基岩海岸。杭州湾以南浙东、闽北等地的基岩海岸多由火成岩组成。闽南、广东、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基岩海岸往往形成优良的港湾。

  19.在砂质海岸我们可以从事哪些生产活动?

  砂质海岸,通常是由松散的、很软、很细的物质如细砂、粉砂和淤泥组成的,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滩比较宽,也比较长。这种海岸也常常是被堆积的海岸。我们把造成海岸堆积的种种作用,叫堆积作用。而把被海水“建设”起来的这种海岸,叫做堆积岸。堆积海岸虽然建港条件差,但可以开辟盐田和围垦土地。

  20.淤泥质海岸都有哪些特点?

  淤泥质海岸一般分布在大平原的外缘,海岸修直,岸滩平缓微斜,潮滩极为宽广,有的可达数十公里。海岸的组成物质较细,大多是粉沙和淤泥。沿岸有许多入海河流。在沿岸附近、河口区经常可见古河道、泻湖或湿地等淤泥质海岸所特有的地貌景观。我国的淤泥质海岸是我国大陆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约4000多公里,约占我国大陆海岸的22%。淤泥质海岸地区,土地肥沃,向来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21.什么是河口三角洲海岸?

  受河流的作用而形成的海岸叫做河口三角洲海岸,如我国长江口附近的海岸、黄河口和古黄河口附近的海岸及珠江口附近的海岸等,都是这种河口三角洲海岸。近年来,在河口三角洲平原海岸处,发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而,对这种海岸类型的了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22.什么是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海岸最适合在什么条件下形成?

  红树林海岸,是由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边的一种海生植物——红树组成的丛林海岸。红树林生长和繁殖的最好条件是:海水的温度比较高,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8~20℃,海水的温度变化幅度也不能太大;在海岸附近有细粒物质(如淤泥和细砂)分布的地方,像淤泥质海岸和大河口的河口附近;波浪对海岸的作用不太强的地方,因为波浪冲蚀作用太强不利于红树幼苗的扎根、生长和繁殖;在潮差比较大的海岸,很适合于红树林的生长和繁殖。

  23.南大洋指的是哪里?

  南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互相连通的海域,因其在海洋学上具有独特的性质,被称为南大洋。大体上可以取亚热带辐合带为南大洋的北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将南大洋定义为:“从南极大陆到40°S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24.南大洋有哪些地理特征?

  在亚热带锋以南的南大洋面积约为77×106km2,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22%,相当于南极洲总面积的5倍。南大洋将南极洲与其它大陆隔离开来,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与南极半岛之间隔着宽度约100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南大洋的40~60°S有咆哮西风带之称,风大浪高,对船只航行构成严重威胁,使得南极洲在过去很长的时期里曾是难以接近的大陆。

  25.南极沿岸有哪些边缘海和海湾?

  南极沿岸分布着大小不同的边缘海和海湾,南极半岛以西的太平洋扇区有罗斯海、别林斯高晋海和阿蒙森海,南极半岛以东的大西洋扇区有威德尔海,印度洋扇区的普里兹湾是面积仅次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的南极沿岸第三大凹进的海湾。

  26.南极圈在哪里?

  南极圈是南半球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即66°33¢S,南大洋的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北。英国的库克船长于1768年开始率领船队寻找南方大陆,于1773年在东经30度左右驶入南极圈,这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南极圈。执行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任务的“向阳红10”号于1985年1月24日在69°15'W进入南极圈,这是中国船只第一次驶入南极圈。

  27.中国开展了哪些南极考察?

  1980年1月,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中国选派董兆乾和张青松2人首次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进行为期47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他们是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中国自1984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南极考察。执行首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

  28.中国有哪些船舶进行过南大洋考察?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遣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其中只有“雪龙”号具有破冰能力。“雪龙”号是中国从乌克兰购买并改装,于1994年代替极地号服役至今。该船总长167.0米、型宽22.6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万海里。

  29.中国在南极有哪些考察站?

  目前中国在南极设有两个考察站,均为常年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北端、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是在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期间建设的,当时参加科学考察的船是“向阳红10”号。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普里兹湾畔,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69°22'24"S,76°22'40"E),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是在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期间,在极地号考察船的支持下建设的。

  30.何谓海洋法?

  海洋法是关于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各国在各种海域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海洋法作为国际法中的一个部门法,它首先具有国际法的一般特征,并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维护国际和平,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部门法特有的基本内容和体系,即有关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基本的海洋法制度。

  3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何时通过?何时生效?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正式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实施,为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确立了法律新秩序,同时标志着国际海洋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2.按照主体和适用范围,海洋法如何划分?

  按照制定的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海洋法可分为国际海洋法和国内海洋法。

  33.何谓海洋政策?

  海洋政策一般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海洋事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或规划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国家海洋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保护本国领海、大陆架、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其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各种海上活动,协调国内有关海洋事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海洋国际问题,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并有效地促进本国的海洋开发和国际合作。

  34.谁是“国际法之父”?

  “国际法之父”指的是荷兰著名国际法学者格劳秀斯,他反对个别国家对海洋的垄断,发表了著名的《海洋自由论》。1702年,荷兰法学家宾刻舒克在其《海洋领有论》中将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

  35.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有何成果?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6个国家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因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没有参加第一次海洋法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大陆架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简称为1958年“海洋法四公约”。 这几个海洋法公约均是现行有效的国际条约。

  >>>点击下一页有更多关于海洋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的精彩内容

  

263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