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文化 > 泉州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

泉州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泉州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

  泉州美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四大商港之一!为此,下面就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泉州的饮食文化,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泉州的饮食文化特色

  泉州肉粽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泉州肉粽最有名的为东街的侯阿婆肉粽店。

  蚵仔煎

  蚵仔为闽南语,普通话为海蛎煎。泉州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

  牛肉羹

  泉州的牛肉小吃,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最出名的牛肉羹。牛肉煮羹,醇厚的牛肉香包含在汤里,还有汤里细细的姜丝,两种香味一混合,香而不腻,口感倍佳。牛肉羹有软羹和硬羹之分,最大的区别就是牛肉是剁碎了还是切片。像泉州牛肉羹、西湖牛肉羹都属于软羹,牛肉是碎末,牛肉羹呈淡红色。 而福建晋江牛肉羹、石狮牛肉羹都属于硬羹。

  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先以纱布包好虾糠,放入清水中煮半个钟头,捞起虾糠,汤汁过滤待用。把鱼干的肉撕成丝,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一并烧沸,再将精制的面线稍捻碎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好味,淀粉调水后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打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其营养价值丰富。

  土笋冻

  知名的泉州土笋冻,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我们常吃的笋经过冻制而成,其实不然。土笋也叫海蚯蚓,是一种生长在海边泥土里的生物,靠吸收泥土养分生存。“安海土笋冻”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安海土笋冻的最原始调料为蒜泥、酱油、香醋;后因口味独特广为流行,调料还发展出了姜丝、辣酱、花生酱、芥末、芫荽、糖醋萝卜等佐料,用牙签或水果叉叉吃。

  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泉州的洪濑镇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这种小吃又被简称为“洪濑鸡爪”。不过,这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吃,背后却有一套严谨的制作工艺,所以才有鸡爪透骨香、筋道浓郁的口味。洪濑鸡爪在选材上要求很高,鸡爪须个个白嫩,没有一点点黑茧子,采用几十种名贵天然中草药材,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导入香卤、辣卤等现代卤味理论,运用纯熟技术和先进设备精制。卤好的鸡爪质地饱满,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光是看着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口感滑韧、Q爽有嚼劲,醇香入骨,吃完后更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泉州的饮食文化习俗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泉州的地方特产

  特色主食

  咸饭, 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 鱼仔粥,鸭仔粥, 卤面, 面线糊, 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 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浮粿。

  特色汤类

  贡丸, 鱼丸(深沪水丸), 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 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 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

  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

  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

  洪濑鸡爪, 崇武鱼卷,西街田螺, 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 烘猪脚,牛排(有别于 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 东石蚝)( 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 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

  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 花生汤,豆沙饼,石狮 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 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 四果汤等。


猜你感兴趣:

1.福建饮食文化特点

2.周朝饮食文化大全

3.闽南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4.泉州好吃的美食店

5.浅谈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6.关于西施的饮食文化介绍

7.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3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