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育儿 > 育儿经验论文(2)

育儿经验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育儿经验论文

  育儿经验论文篇二

  低成本育儿新方案

  近年来,已经成功升级为爸爸妈妈或有待升级的年轻人,身上都背着两个最有压力的包袱――房子和孩子,辛苦大半辈子,往往才能实现的房予梦,我们暂且不提,曾几何时,城市里,从怀孕到孩子出生,花费动辄几万;仿佛一夜间,孩子上幼儿园费用达到每月千元以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父母收入的一半都耗在了孩的各项教育上……在这个高成本育儿的年代,养一个孩子我们到底要花多少钱?

  养育孩子的成本

  2004年旧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刊发了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报告称,在上海市徐汇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这还未包括社会赠送、学校免费、春节压岁钱等5万至巳万元的收入。不同阶段孩子的费用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竟达到39%~52%。

  除了教育成本增长飞快外,高额的择校、赞助、家教、补课、交通、通讯费,以及不少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购买名牌服装,办盛大满月酒,过豪华生日和较多的零花钱等,也导致了养育成本过高,让家庭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

  养个孩子可谓“代价不菲”。那么,对于众多叫着“有点吃不消”的父母,一些可以节省下来的钱他们愿不愿意省呢?

  记者采访了一些孩子家长,当问及怀孕时为什么不找生过孩子的人借孕妇装?为什么不给孩子吃便宜一点的国产奶粉?婴儿床、婴儿车等有没有想过找别人借?记者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没想过借;不方便借;借来的东西怕不卫生、不结实;就一个孩子,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应该给他用新的、吃好的。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还有一些钱,不少父母即使是“咬着牙”也愿意掏。比如孩子的才艺培训、课余家教等费用,甚至为了让孩子能上一所重点学校,不惜多花十几万元买套房。

  专家智囊团

  面对如此高昂的养育成本,除了国家应该完善教育制度,增加教育投入外,我们父母需不需要有降低育儿成本的意识?家庭的经济付出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是否成正比?为此,我们特邀了长期从事教育报道的资深记者和高校教育系教授,请他们给我们的家长们指点迷津。

  家庭教育别“自投罗网”

  苏志诚教育报资深记者

  如今,有人将家庭教育成本比喻成一个“无底洞”在这个,洞穴,中,一部分是学校的必收费用,包括学费、学杂费、书本资料等,但是,屡禁不止的一些违规收费也是其组成部分,如强制或变相强制推销的教辅参考书,报刊杂志,指定的文具用品、商业保险、营养品、纯净水。校服,甚至强行或变相强行要求参加不想听的收费补课、培训,参加收费较高或孩子并不想去的游乐活动等。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部分家庭还必须负担沉重的择校费。这部分收费对家长们来说是不得不承受的负担。

  然而,教育支出中有很大部分是一些额外费用,如参加各种培训班、课外辅导甚至出国留学等,这部分支出可说是家长“自投罗网”,心甘情愿地在自己本已沉重的包袱上加上不轻的担子,不少家长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开始交各种赞助费,择校费,盲目为孩子“进补”各种课外辅导,几乎超出家庭可承受的水平,这也导致教育费用居高不下。

  一些年轻父母表示,随着教育收费的不断提高,子女教育费用已成为家庭理财的第一需求。一位家长感叹:“现在养一个孩子实在大累了,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都供他读书了。一方面学校收费高,另一方面为了孩子前途,不得不送他学这学那”养孩子要有成本意识

  袁伟教育系教授

  徐安琪的《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日万元。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的经济付出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换句话说,并非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越有利。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向孩子投入时,应不应该有成本意识?可能有的家长会反对,认为有钱不给孩子花给谁花?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让他们活得舒服一点,做家长的心里才踏实,才感到甜蜜。其实,正是因为我们投入时太大方、太不讲求回报,才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因为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入的越多,他的享受就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孩子有了钱,就会追求物质享受。这样,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一遇到挫折就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前几年中国小朋友和日本小朋友比赛登山,许多中国小朋友望而生畏,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物质生活相对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节约该节约的钱,让他们在生活中磨练一下,是有好处的。我们要让他们体验到一衣、一食、一纸、一钱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感受到每一分钱里凝聚的汗水、期望和艰辛。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许多钱还可以省下来,养孩子的成本就会降低。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投入时,应该严格控制成本,有的钱应该让他们自己用辛苦去节约,甚至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如果我们一味地给予,只能使成本越来越高,培养出一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公主。他们对钱的来之不易缺乏体会,自然也缺乏感恩之情,对父母也就不会有反哺之情、跪拜之恩了。

  父母智囊团

  在大多数父母为育儿高成本所累但仍在竟相追逐高消费时,有些聪明的妈妈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从高成本育儿的包袱中相对解脱出来,体验着低成本育儿的快乐。听听这些先知先觉者的“锦囊玉言”吧!

  降低成本不降质量

  初学理财女儿1岁半

  根据我自身的体验,在育儿过程中,妈妈的头脑一定要理智清醒,花钱最好提前有个计划,否则很容易出现赤字。想当初,就因为自己不知道计划,女儿出生第一年,花掉的抚养费竟超出了一般水平近一倍。痛定思痛,我草拟了一份低成本育儿方案。不过,降低成本不降质量是我的基本原则。

  医院的费用:必需物品自带,类似于婴儿浴液、湿纸巾等,最好在入院前就买齐,因为一般来说医院的价格会比专门的婴童用品店贵一些。

  识别附加服务:医院提供的额外服务需要额外的费用,但是医护人员未必有时间跟你解释,所以你需要主动询问那是不是可选可不选的附加服务。

  选择医院:产检及分娩医院有很多种类和级别,综合的、专科的、外资的,当然费用相差也很大。很多妈妈都喜欢往大医院挤,实际上,一些中小医院的服务环境和水平也还是不错的。因此,事前最好向已经生过孩子的妈妈们咨询一下她们所选医院的收费标准、设备状况、医师水平等,必要时可以提前去考察一下。

  食物开销:尽量母乳喂养。这是很多妈妈的共识,母

  乳喂养经济实惠,它可以在第一年里为你省下500元左右的费用。

  不该花的钱一律不花

  乐豆豆女儿4岁

  养孩子是费钱又费心力的事情。我和老公收入在天津属中上水平,女儿4岁,在教育女儿时我们有一个大原则: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勤劳、勤奋、朴素、不爱慕虚荣的人.基于这几项原则,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买特别贵重的衣服和鞋子,现在孩子的衣服动辄上百,一来我认为

  自己做辅食:给孩子制作辅食肯定要比购买超市里的婴儿食品实惠很多,而且成品装的婴儿食品口味相对单一,孩子吃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排斥。

  避免浪费:孩子的食品有40%是被浪费掉的,咬碎的饼干、受潮的海苔、超出保质期的酸奶等等。我们可以买一些密封罐用来储存一次吃不完的食品,而且不要片面考虑大包装的优惠价格,而忘记了孩子的食用量。

  婴儿服装:不要提前太多时间购买婴儿服装,也不要一次给婴儿买太多衣服。新生儿长速惊人,提前购买的衣服等到孩子能穿的时候,要么是身材合适但季节不对,要么就是季节合适但孩子早就穿不了了。所以,不要太超前消费。

  特殊服饰:你可能会觉得孩子穿上一身蜜蜂服、狗熊服或者公主裙很漂亮,但是这种特殊服装穿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如果你能够在网上、邻里或者朋友那里买到八成新的二手货就很好了,没有必要购买全新的。孩子正在成长期,穿不了几次就小了,成本大高。我们通常给她买纯棉的衣服,这样穿起来舒服,花钱还不多,一举两得。玩具也不是看见什么就买什么,积木、布娃娃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有几件就可以了。我最想说的是,我们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有空多陪陪孩子,和他们一起讲讲故事,做做游戏,带孩子去郊外走走等,这些都是培养亲子感情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我们家里经常有空置的奶箱、乐百氏的瓶子、薯片的空桶等,我们可以用来做成轮子车、搭成建筑,这些都是取之生活,不用另外费钱的好玩具。至于吃的方面,我们是能在家吃就尽量在家吃,很少带孩子去快餐店,这样吃得既健康又营养。

  孩子现在上幼儿园,本来在我们小区里的私立幼儿园,后来我毅然给她转到另一个公立幼儿园,当然收费比前者便宜,但根本的原因是,我发现孩子的虚荣心有些萌芽,对吃的穿的很在意。也难怪,把孩子送到这的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

  当然,什么是该花的,什么是不该花的,似乎很难界定。其实,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就该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的或可有可无的就不该花。比如,女儿喜欢画画,我就给她报画画班。而又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同时报三个以上的班,花了很多钱,还把孩子累得不行,最后啥都没有学成。

  孕婴期的省钱妙招

  麦麦妈儿子1岁

  从怀孕开始,需要添置的东西太多。在购置各种用品时,节省一次似乎很不起眼,也对家庭理财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整个孕婴期,原来可以少花这么一大笔钱。

  抵抗孕妇装诱惑。孕妇装对爱美的女性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但是,这并非必要的投入,如果真想购买时,最好不要跨季,因为你不知道到了下一个季节,你的肚子会有多么壮观。

  生孩子之前不要买太多东西。生完孩子后,一定会有很多人送礼物,所以不要自己事先买个够,留下一些份额给别人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对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可以建议他们送尿裤、奶粉等实惠用品。

  耐用品可以选择两用甚至多用的。比如,可以拆下围栏以后变成儿童床的婴儿床,可以在去掉围兜之后变成幼儿车的婴儿推车,都是很好的选择。

  妥善处置收到的礼物。别人送的礼物并不如意的话,如果有销售凭证,就不妨拿到商店去退换,因为人家送给你是希望对你有用,而不是放在那浪费。如果没有销售凭证,可以放到育儿论坛上卖掉,不是为了自己挣钱,而是在避免浪费的同时给其他妈妈一个低价购买的机会。

  不建议购买婴儿枕头和床围。有些东西看上去非常有用,但其实只是概念新颖或者形式大于用途。比如婴儿枕和床围,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基本用不上,等孩子大了,又不实用了。

  一般用品不宜大宗采购。孩子的喜好很奇特而且随时改变,如果你一个牌子或者型号的东西买太多的话,旦孩子不喜欢或者丧失兴趣,浪费就比较大了。 消耗品尽量多买。虽然成箱购买纸尿裤的一次性投入会很大,但是你应该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你的孩子在第一年中可能需要将近2000片纸尿裤。所以选择合适的数量,获得相应的优惠价格和赠送礼品还是很划算的,而且纸尿裤的保质期通常有两到三年之久。

  慎重购买玩具。有了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是所有不是玩具的东西――锅碗瓢盆、鞋袜烟盒等。

  注册一个网上相册。你可以通过网络把孩子的照片公布出来,这样亲戚朋友可以选择下载和打印出自己喜欢的那一张,而不必你去为他们冲洗一套又一套。

  巧用成人物品。有些实际使用时间并不长或频率并不多的物品,如奶瓶消毒器、婴儿用体温计、婴儿体重称、婴儿专用湿纸巾等,完全可以使用奶锅;成人体温计、日常体重称、脱脂棉或纱布等来代替。很多时候,我们太受”婴儿”概念影响,但是孩子作为婴儿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其他省钱偏方

  了解宝宝的习惯,可以减少不少开销。比如起床后带宝宝去小便,就可以避免孩子尿在尿布或者纸尿裤上,既能节省又保护了宝宝的皮肤。或者看见宝宝已经很困了,就不要完全按照开饭时间,急急忙忙给他做饭,因为宝宝可能会因为很困而拒绝进食,冲出来的奶或者做好的辅食可能就浪费掉了。

  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以为大多数人用的就是好的,她们可能一肚子意见只是你不知道,所以一定不要疏于交流。

  放下“面子”很重要。本着节约的观念,你可以主动和已经做了妈妈的朋友联系,问问有没有可以借用的儿童用品,包括玩具、童车等。

  时尚妈“抠门”也快乐

  Linda女儿2岁

  从宝宝出生那天起,你的钱注定不再属于你自己,绝大多数将要花在宝宝身上。奶粉、玩具、衣服,这些是最基本的开销,还有一些“高层次”的开销,比如:玩具、名牌衣服、学一样什么才艺,最奢侈的莫过于挑一个听着响亮、看着舒心的幼儿园……这些对于时尚妈妈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所以,时尚妈妈在育儿过程中,不妨也学点”抠门”绝学,其实这并不影响你的育儿快乐!

  守住眼球防线

  一位聪明的广告人说:“女人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吸引了她们的眼球,就能打开她们的钱包。”聪明妈妈可以把这句话当作长呜警钟,时刻提醒自己:给宝宝买东西,是为了宝宝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眼球的快感。

  就拿童装来说吧,许多品牌童装粉粉嫩嫩的,都很讨妈妈喜欢。但是购物冲动 过后,仔细一想,这些粉嫩衣服不容易清洗,特别容易显旧,从印染成本的角度看,颜色粉嫩一点,衣料也就贵了一点,很不实惠。而且,粉嫩颜色其实是妈妈自己的爱好,大多数宝宝喜欢的是大红大绿、乱糟糟的动物、森林图案,既容易清洗,也更经济实惠。

  Linda妙计一:剩余物资再利用

  你也许不相信,不会给宝宝选择礼物的大有人在,我有一个朋友就收到过4个宝宝斗蓬,另一个收到了3辆三轮童车。本来,她们大可以通过剩余物质交换来省钱,可是,偏偏都被漂亮的商场展示吸引,早早地买齐了自己缺少的东西。

  建议:

  妈妈在去商场给宝宝买东西前,不妨先咨询一下亲友,看有没有合用的剩余物资;收到了不合适的儿童礼物,也不要随便处理掉,可找一家社区童装店,请他们帮忙寄卖;也可以挂到网上去拍卖――我用这个方法卖掉过一辆童车,挺方便的。

  Linda妙计二:买大一号服装

  许多妈妈都懂得给宝宝买大一号服装的道理,但真到了商场里,这一条会很快被抛于脑后,目标又跟着自己的眼球爱好转了。

  建议:

  妈妈选那种有格子布贴边的小裤子,嫌长就翻边,短了放下来正好,看上去也挺自然的。

  买冬天鞋子的时候,可选择塞得进两只手指的,嫌大,放入羊毛鞋垫就可以了;夏天的凉鞋最多只能大一指,否则,汗多鞋滑,孩子很容易摔跤。

  守住宝宝防线

  电视、杂志、马路边的广告牌……诱惑宝宝的广告简直无孔不入,而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又奇差无比,往往广告说什么,他们就想要什么。

  如何不让广告左右你的宝宝,妈妈以身作则最重要!

  扪心自问一下:你有没有因为一个手机广告,就在那个手机橱窗展示前流连忘返?有没有上午看了某个品牌的洗发水广告招贴画,下午去超市时“情不自禁”就选了那个牌子?有没有老是念念不忘时尚杂志中介绍的“神奇”护肤品?

  建议:

  做一个有主见的时尚妈妈,这样,你的小跟屁虫就会接受你老是唠叨的“不要被广告牵着鼻子走”的大道理。

  守住教育防线

  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挤进一流幼儿园,不惜花费一两年的积蓄。其实,许多平价的国营幼儿园虽然设备旧了一点,但按照教育局的大纲办事,不太会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平衡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至于昂贵的学英语、学钢琴费用,我认为,除非孩子有这些方面的兴趣或要求,否则,不妨节省一下,让孩子健健康康地自然成长就ok了。孩子开心,父母省钱,其实是一种更放松、更自信的育儿方式。

  花最少的钱过最幸福的童年

  春华秋实儿子3岁

  我也跟很多新手妈妈一样,在走了很多弯路花了很多冤枉钱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当初的“错误”。看到家里满满两箱子被儿子打入冷宫的玩具和书,后悔之余,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育儿消费理念,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好东西永远买不完;快乐不需要高成本!

  玩具尽可能少但要精。我曾给儿子买了个百利威的绿色音乐小恐龙,花了100大元,一开动就把当时5个月大的儿子吓哭了,后来给他摔了几次,已经不能动不能唱了。还有一个乐高的小推车,价格将近4口口元,但价值接近口。儿子现在最爱的玩具如下:泥巴,沙子,树枝,光滑的小石头,金箍棒(一根可伸缩的塑料棒,5元),皮球,窗帘,泡沫拼图地毯。如果重新让我选择,在孩子6个月以前,玩具最好是多用玩具架,可以躺着玩和坐着玩,这种玩具可玩的时间长,孩子也喜欢。还有一两个摇铃,一些气球。6个月到1岁会走之前,可以玩瓶瓶罐罐、盖子、可以滚动的圆筒、球等。会走以后孩子会很自觉地选择那些不需花钱的玩具,如泥巴之类。另外,幼儿园会购置许多合适该年龄阶段孩子的玩具,所以同样的玩具家里也没有必要重复添置了。

  选择适合的童书。多到亲子阅读逛逛,买书前发个帖子问问,可以避免花冤枉钱。我觉得以下书籍最适合1岁以内的孩子:1.《老鼠无字书》,这套书总共日本,1岁以内有《颜色》和《房子》这两本就够了。这套书儿子从日个月开始看,到现在仍喜欢得不得了。己《宝贝手指谣》,这本书越早拥有越好。可能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妈妈握着宝宝的小手一边玩游戏一边念歌谣的。每一个手指谣都能让孩子哈哈大笑!而玩具书又贵孩子又不一定喜欢,包括:布书、造型书、立体书、异型书。

  结交几个年龄相仿又关系不错的妈妈,达成共识,共享孩子的用品。比如,儿子的衣服过季穿不了,我就转给其他朋友。

  借助爸爸的冷静。我每次购物都会拽上孩子他爸,每当我又;中动地下来了,事后暗自怯喜:要买东西时,看又省了一笔开支。见他那张并不赞同的脸,就冷静

  结语

  家长怎样才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育儿回报呢?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的调查总结:经济上的高成本对不同孩子的成效具有差异性,并非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就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越有利。有些子女学习或工作出色的家长表示从未给孩子请过家教、上过补习班.他们注重和孩子沟通交流,把精力和经济更多地放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自信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上,可见,养孩子的高经济成本不是万能的,而是可以替代的,优化孩子抚育成本的结构,提升单位成本的效用,或许是一个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多日报的理性选择。从小在孩子身上多花些时间、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素质教育成本,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儿经验论文相关文章:

1.育儿心得文章

2.育儿心得文章3篇

3.大班家长育儿经验文章3篇

4.育儿心得文章

5.大班育儿经验文章3篇

6.家长育儿教育心得文章

7.大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3篇

244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