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育儿 >

不要被这些“好习惯”误导,三年级娃爸告诉你实战中总结出的学习习惯(2)

时间: 小依631 分享

  语文习惯|作文写完读两遍

  文章写完直接上交,这个恶习很多人一直保持到进入职场。当老板收到下属提交的满是别字、文理不通的文案,只能充当一回语文老师。

  我跟超超说,作文写完后还要再看两遍。第一遍是写完就看,主要目的是订正别字和病句。这个第二遍,要等一段时间再看,比如到第二天再把自己的作文看一遍,什么目的,听我慢慢道来。

  在我日常工作中有一块内容是平面设计。我有个习惯,每当设计完一稿,时间允许的话,我都会隔天再提交。因为当天自我感觉很不错的设计稿,第二天再看时,往往会有新的感受,甚至会产生——“这难道是我设计的?!”——这样的感觉。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写作文也一样,创作的当天全身心投入,必然自我感觉良好;当隔天再读时,往往是站在旁观者角度,于是,昨日的妙笔生花,今天看来却似画蛇添足。此时再进行字斟句酌,才能造就一篇无论自己看、别人读都觉得好的好文章。

  数学习惯|过程和步骤

  在企业管理中,有两种相对立的管理思路: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很多老板只要结果,在Deadline之前把成果交给我就行了,其余的我不care。

  但是对数学来说,过程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过程就是数学之魂。因为一方面,通过过程可以看清孩子的解题思路,答案错误的话可以借由过程追溯到出错之源,挖掘出错误的本质,从而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在解题的过程中孩子的推理思路也被逐步理清,写解题步骤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一种逻辑思维强化训练。

  过程和步骤具体体现在哪里?最常见的就是 递等式计算,也叫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要怕繁、不能偷懒,一步都不能省略,连加法或乘法交换律最好也不要跳。因为跳一个步骤就增加25%出错率(打个比方),跳两个步骤对错概率就各占一半了。

  其次,做完数学作业草稿纸不能丢,任何以粗心为借口的计算错误,都能从草稿纸上找到错误的原因,类似,列竖式时数字写得太挤导致看错位?随机出现的错误可以放过,但是同一类型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必须采取措施杜绝。

  再者,题错必须在旁边订正,不可以在原处擦了重写,这也是一种过程的追溯。总之,对我来说,过程就像是罪犯在现场留下的各种线索,没有线索和证据,如何破案?有了过程和步骤,一切才可以被追溯,一切错误和曲解才能在我眼中无可遁形。

  英语习惯|听小音箱

  学英语最重要的学习习惯莫过于听小音箱了。听力输入始终是学英语标本兼治的妙法,且不费眼也不费神,还能和其他活动并行,如洗漱、便便、上下学路上、睡前等。爸妈只要记得不时补充和更新小音箱中的音频内容,可以是孩子读过的分级读物、看过的动画片中提取的音频等,对孩子来说难度较低的音频也可以尝试直接“裸听”。

  最后来说说,为啥大家都这么重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你也许听过这句话,其实是来自行为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结论——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被称为“21天效应”。

  回想一下,很多新APP上线,都用差不多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大力度优惠促销。为啥是一个月?就是因为“21天效应”。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用户初步养成使用该APP的消费习惯,而习惯或者说惯性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现在上海很多人乘地铁都习惯用手机里“大都会”这个APP来刷二维码进站。因为这款APP刚上线时打折优惠力度相当大。后来,当“大都会”的各项优惠都结束后,我打算换回交通卡刷卡进站。但是让我吃惊的是,很难改过来了。每次到地铁闸机口,习惯性地掏手机——打开蓝牙——打开“大都会”——扫码,一连串动作完全不经大脑、在无意识中就完成了。等到想起要用交通卡时,人已经进站了!——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而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不是21天这么简单,因为在孩子身上已有的不良习惯以及惰性等还在负隅顽抗,而克服一个坏习惯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爸妈必须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以应对习惯养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复发、反跳等现象。

作者公众号:超爸育儿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404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