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日记大全 > 初中日记 >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教师周记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教师周记

时间: 淑琪1123 分享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教师周记

  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是量大,在打基础的阶段要记住和理解消化大量的定义,那么应该怎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呢?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九年级物理的教学日志,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1

  理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三个概念,是解决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你能想到哪些办法帮助学生建构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这三个概念?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佳的教学片段,并说明操作要点和设计意图。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是:希望老师们讨论如何建构机械效率的概念。考虑到难度比较大,因此将这个问题分解为建构总功、有用功、额外功这三个概念。纵观老师们上交的作业,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设计方案值得老师们借鉴。

  方法一:烧杯(或瓶中的水)

  情境(一)

  老师:老师做实验要用烧杯,哪位同学帮忙把讲桌下的烧杯拿到讲桌上?

  一学生从桌子下面拿上来盛水的烧杯。

  操作要点:(1)、轻描淡写地说要杯子。桌子旁边不放水槽,迫使他没办法把水倒掉。

  (2)、老师不要从同学手里接烧杯,示意他把杯放桌子上。

  老师拿过有水的烧杯后,面露发愁之意:杯内的水倒哪儿呢?最后还是把水倒掉了。

  设计意图:让下面神情专注的学生明白这水是无用的?(身教胜于言教)

  老师:谢谢这个同学!我们来计算一下他做了多少功?

  (在黑板上写上条件:空烧杯质量100克,里面水的质量400克,桌子高1米。)

  操作要点:全班同学计算。如有分岐要交流、讨论。

  情境(二)

  老师:现在还需要一个同样的空烧杯,哪位同学能做最少的功帮我这个忙?

  另一个同学上来,把杯中的水倒掉后,从地面拿到讲桌上。

  操作要点:

  桌子另一边有同样的装水的杯子,旁边还有一个水槽,(情境一时用箱子罩住的)这个同学受第一个同学的启发,很自然的会把水倒掉,而只拿上来烧杯。

  老师:请同学们计算这个同学做了多少功?(学生计算)

  讨论:两位同学效果相同,为什么做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两人做的功,反思第一个同学对水做的功无用——引出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

  情境(三)

  老师:现在我还需要酒精完成实验,哪个同学来帮忙?

  又一个学生上来,他想只把酒精拿上来,可是做不到,只好连杯子和酒精一块拿上来了。

  老师:请计算这个同学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酒精质量320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悟出,很多情况,额外功也是不可避免的。

  方法二:饮水机上安装纯净水桶

  概念的建立可以从机械做功的目的去分析。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让一名学生将一桶水搬起装到饮水机上。具体我是这样引导的:饮水机里的水没有了,哪位同学能将旁边这桶“水”装上去?学生装上后我又问:“刚才的过程中这位同学做功了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做了。”“但他不是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们有些纳闷了,我继续解释道:“我的目的是让这位同学把水搬上去,但他不但搬了水,还把桶也搬上了。”这时同学们急忙解释道:“水必须要用桶装着呀。”“对,刚才这位同学做的功中,一部分是对水做的功,一部分是对桶做的功。从做功的目的来看,同学对水做的功是‘有用的’,称为有用功,而对桶做的功是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做的功,我们称它为“额外功”,‘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就是这位同学做的“总功’。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搬运沙子时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什么,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上述三种功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2

  经过十多年教学实践觉得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转变 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 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 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 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 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九年级物理教学日志3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猜你感兴趣:

1.加工中心实习周记顶岗日志

2.政府单位实习周记顶岗日志

3.市场推广助理实习周记顶岗日志

4.开学心情周记空间日志精选

5.小学教学周记

6.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周记

376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