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交通安全知识 >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

  教育是制约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其自身遵守交通规章、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力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一:民族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大学,这个被众多学子期盼已久并渴盼踏入的象牙塔,它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而作为西南地区一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院校,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民族团结和平等,更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的宗旨和目标。

  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大学生校园安全的新闻,众多由大学生实施的杀人案件总是让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大学,似乎已经不能为我们提供最安全的保障。我们把最美好的希冀寄托给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可有的人不仅不爱人甚至不自爱,给大学这个光辉的殿堂笼上层层黑雾;也有一些人使得大学生在生命最具活力的时候陨落,给他们的家人带来无尽的伤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的缓解和治疗,如果受到强烈的刺激,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同时,因年轻单纯好奇,易受不健康文化的诱惑,特别是“黄、赌、毒”的危害。

  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 厅、录像厅、网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事端,影响到校园秩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花

  费大量时间、金钱,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有待加强。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和改革滞后,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强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然而高校保卫工作却没有很大的变化。保卫人员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准备不足,在有突发事件时处理方法方式欠妥。另外,部分高校领导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安全保卫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够。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多在20 岁左右,而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在父母的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成长,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还不能完全预知。一旦父母和老师不在身边,自己独立面对社会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留下种种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处置不当,使得危害加重。

  面对种种挑战,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新举措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要逐步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应该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其次,我们应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通过逐级落实责任制和落实岗位责任

  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然后应该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以学生宿舍长、班长为

  基层信息员,以学校分管学生安全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工作处以及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班长——宿舍长——宿舍成员为主线的信息畅通体制,及时搜集内部性、预警性情报,掌握工作主动权。尽可能使学校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发生的事件都能及时反馈到有关组织和人员,使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

  更应该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促使学生学法、知法,最终达到守法。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上课堂、专题讲座、留言版等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网络监督工作,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和影响;建立一支专业、精干的管理队伍,做好网上教育、引导工作;校领导以及学校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网络教育顺利开展提供人力和物质保障。

  学生的安全是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的问题,而仅有学校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广大同学应有校园主人翁意识,与学校一道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加强安全工作建设和管理,为自己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安全教育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他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地深入校园,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2. 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案。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

  3.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4.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的,很少是通过教师或专业人员传授的。

  5. 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

  2.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防灾抗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必备的安全防范技能,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经受得住挫折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当他们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与无奈;不知道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劳动保护、劳动争议仲裁等。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

  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 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专业课以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论坛等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应与公检法执法机关建立共建关系,通过举办讲座、法律知识竞赛、

  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 校纪校规教育

  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与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校规校纪及法律知识的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对大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成长乃至走向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3.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 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中

  校级安全教育课领导机构要由各高校主管安全工作的书记、校长担任主要领导,保卫、教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工作。。

  3. 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

  4.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五、结语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和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三: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性

  在一些西方国家,高校早已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开辟专题讲述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建设。但是,我国教材中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远不及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跟不上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步伐。现行的网络安全教育多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以后,根据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及社会影响,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传统的网络安全教育方式,虽然形象生动,学生也易于接受,但是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的时效性相对滞后,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侵害时,危害已形成,没有形成预防的目的。所以仅在案例上的事后讨论来起到教育的作用,已难以适应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校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他们特定的生活环境、年龄结构及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网络使用中必然会面对许多安全方面的困扰。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安全、防盗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交通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骗术无孔不入,手段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不断更新,都决定了网络安全教育远不是靠一堂课、一次讲座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高校在进行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中应有“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局意识,应把网络安全教育当成日常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提高教育者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才能把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更新工作做到及时有效。就目前来说,许多高校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显然是滞后的。应该看到,网络安全教育虽然是安全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根据其自身特点,又具有其特殊性,首先,网络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其次,网络安全威胁全部来自网络,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此类威胁的隐蔽性,加大了安全隐患的排查难度和监管难度。第三,网络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网络的发展速度直接反应了科技进步的速度,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是最需要不断增强和快速发展的。所以,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安全教育应中的地位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网络安全教育涉及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网络规章制度、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网络法律意识、提高网络自控自律能力,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责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教育中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和心理问题矫正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两课的教学中,有关网络安全教育的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以一个章节的篇幅陈述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建设。这与高校的网络安全问题现状是极为不对称的。现在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已经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在生活各个方面利用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潜在于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资料、科研成果、虚拟财产、真实信息、网银等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无一不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①。从网络安全教育的现实看来,两课中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无疑成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短板。

  另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网络安全教育也是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我国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等问题。虽然近几年部分高校加强了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但是宣传和管理的力度依旧不够,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法律和责任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会给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的损失。提高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实践出发,健全机制、充实内容、完善体系,加强管理,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内容上,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日常安全教育内容有所不同,日常的安全教育内容主要针对校园内防火、防盗等现实安全教育,而网络安全教育除了现实中的网络德育、网络法规的教育外,还包括互联网上的网络安全知识实践。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快速发展等特点,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及时完善的教育,对于高校的教育者而言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网络更新速度快,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意识方面的要求就随之提高,高校就必须不断的充实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操作技能和不断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①。这就注定了网络安全教育需要比其他安全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投入。网络的发展不容世人回避,大学生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减少网络安全隐患。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制度保障。

  高校应根据网络的特点和国家相关网络安全法规的精神,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切实提高网络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比重。

86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