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1)先兆表现出现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就诊,坚持服药,避免病情加重。

  (2)一旦出现心梗起始状态,必须紧急治疗。因为5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于发生起始症状后的头2小时。

  (3)安静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不要随便搬动病人。

  (4)吸氧气,改善心肌供氧。

  (5)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3~5分钟无效,再含1片,每相隔3~5分钟,可再服1片,最多服5片。在含服硝酸甘油的前后,应注意测量血压,如果血压低于100/60毫米汞柱(13.3/7.5千帕),应慎用。

  (6)烦躁不安者,可给安定1片口服。

  (7)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急救医生前来检查治疗,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病人。

  (8)在医生未到之前,病人突然昏迷、抽搐,表示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如果医生在场,使用电击除颤技术可挽救50%以上的病人的生命。

  (9)争取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如在急性心梗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者,则冠脉再通的成功率可达70%~80%,若发病1小时内接受溶栓,几乎不发生心肌坏死。对于心肌梗死病人,凡能溶栓的应尽早溶栓,以改善预后。

  (10)病情稳定后,在医生密切监护下,送到具有重症监护条件的三级医院住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看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的人还看了:

1.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

2.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救

3.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措施

4.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5.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6.突发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法

106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