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逃生急救知识 > 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

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

  化学品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各国政府意识到,减少化学品中毒事件所带来生命财产损失的方法,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品中毒急救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一: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不得不立即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入内救护。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抑。呼吸停止者赶紧作人工呼吸,最好对用口对口 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入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入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重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二:

  (一)氰及其化合物

  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等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氧气,静卧、保暖。

  (二)氟及其化合物

  溅入眼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口才静卧保暖。

  (三)光气

  使吸入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品20%20毫升。

  (四)磷化氢

  吸入口才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以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呼吸困难注射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重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药物。

  (五)硫化氢

  吸入口才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入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六)砷及其化合物

  吸入或误服,及时进行解毒剂注射,如二巯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丁二钠等,对症治疗。

  (七)二氧化硫

  将吸入口才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呼吸刺激等咳嗽症状,可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喉头痉挛窒息时应切开气管,并注重控制肺水肿发生。

  (八)汞及其化合物

  吸入口才迅速脱离污染区,皮肤、眼接触时,用大量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休息保暖。经口进入,立即漱口,饮牛奶、豆浆或蛋清水,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BAL等。

  (九)甲醇及醇类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经口进入,立即催吐或彻底洗胃。

  (十)强酸类

  皮肤用大量清水或碳酸氢钠冲洗,酸雾吸入者用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经口误服,立即洗胃,可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氧化镁悬浮液,忌用碳酸氢钠及其他碱性药洗胃。

  (十一)强碱类

  大量清水冲洗皮肤,非凡对眼要用流动水及时彻底冲洗,并用硼酸或稀醋酸液中和碱类。经口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或木炭粉保护粘膜。

  (十二)有机磷农药

  除去污染,彻底清洗皮肤,安静休息,注射阿托品及氯磷定,解磷定等解毒药(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及碱性药物,对硫磷等禁用过锰酸钾洗胃)。

  (十三)铅及其化合物

  用依地酸二钠钙或二巯基丁二酸钠注射排毒,腹绞痛不易控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

  (十四)石油类

  吸入患者立即离开污染缺氧环境,清洗皮肤,休息保暖如吸入汽油多,也可发生吸入性肺炎。

  (十五)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吸入及皮肤吸收者立即离开污染区,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用温水或冷水冲洗,休息、吸氧,并注射美蓝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
看过“化学品中毒急救方法”的人还看了: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常识

2.一,选择题(25题)1.食用熟食品之前应该对食品进行(c)后才能食用.a

3.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试题2015

4.危化品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

5.应急避险的急救常识

96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