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灾害防范知识 > 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时间: 思晴925 分享

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今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地震的发生,因此做好相应的地震知识学习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发生地震如何自救呢?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你喜欢。

  地震如何自救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如何互救

  (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震时如何正确避震

  (一)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待地震过后,应当按学校准备的疏散路线,在老师的指挥下,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如果是在操场或室外,则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二)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1、震时若在车间门口,应迅速逃到室外空旷地带避震。

  2、在车间离门较远的地方,应迅速躲在墙角下、机器架下或躲在中间支撑柱下,同时应关闭机床的电源、水龙头、电焊枪等。一般厂房车间跨度较大,在震时易于塌落,但房架大多数为框架结构,塌落时多为整体下落。所以,躲在墙角、立柱、机器架下还是比较安全的。车间内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

  3、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数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在行驶车辆中的人如何避震

  驾驶员应立即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以免摔倒或碰伤;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四)楼房内人员如何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卫生间结构力强,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厨房也属承重墙多,开间小的房间,但因电、气密布,地震时极易因管道破坏而导致天然气泄漏,躲入其中发生中毒、火灾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宜进入。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迅速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手提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七)户外避震

  首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造成多人死伤。因而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处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01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