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灾害防范知识 > 工厂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工厂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时间: 思晴925 分享

工厂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工厂一旦发生,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那么,你想知道工厂发生火灾怎么办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工厂发生火灾的逃生方法,欢迎阅读。

  工厂发生火灾的逃生方法

  1、发现火情先报警。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组织扑灭初起火灾,及时向消防队报警,必要时利用各种疏散通道进行逃生。

  2、发生火灾就近逃离。利用就近的门窗逃生,如门窗关闭或锁住,应立即破拆进行逃生。

  3、利用落水管逃生。火灾发生后各通道都被堵住,而跳楼却没有生还的把握,那么就选择建筑室外的落水管道下滑逃生。布匹结绳逃生。将成品布或包装带连接成长带,一端固定在牢靠的门窗构件上,另一端甩在地面上进行逃生。

  4、利用消防水带逃生。将消防水带连接在消火栓上或将水带固定在其它牢靠的构件上,另一端甩在地面上逃生。

  5、若是二、三层楼房着火,可将室内的棉被、衣物抛向墙外的地面,堆在一起,然后顺墙壁滑落在事先抛出的棉被、衣物上。

  6、被困人员若无其他办法逃生,应沿楼梯上到平台,站在比较醒目的位置上进行呼喊,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1、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 、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

  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在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生法。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3 、火场求救方法。

  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生争得时间。

  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是

  在一年中,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日子是农历大年初一。燃放烟花爆竹是此时火灾发生的突出根源。据公安部统计,2000年初一这一天,全国由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606起,死亡648人,伤1162人,经济损失891万元。

  在四季中,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在我国北方,冬季火灾大约占全年火灾的50%。冬季干旱,空气干燥,可燃物质的水分含量较少,林中枯草落叶沾火就着;工厂里的可燃性粉尘很容易同空气混合,发生粉尘爆炸。可燃性气体、易燃性液体,在干燥的环境中则容易发生静电火灾。 在一个星期中,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是周末。据统计,美国近10年间,共发生特大火灾363起,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星期六或星期日夜间。我国的特大火灾也多发生在这个时间,周末举行聚会、活动后,人们对火源、电源、气源疏于检查是导致火灾的常见原因。

  在一天24小时中,最容易发生大火的时间是凌晨1点至4点。这个时段大部分人的生物钟处于睡眠期,警觉的部分趋于停止工作状态,在这个时段从事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误操作。在工厂里,许多生产事故发生在这一段时间,一些火灾也多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日常生活中,夜间发生的火灾多于白天。夜间,忙碌了一天的人都休息入睡,如果对火源、电源管理不善,或者对易燃物疏于管理,就可能引发火灾。熟睡了的人们对初起的火灾往往反应较慢,待火焰燃起、烟雾扩散的时候,就可能已失去逃生良机。

  掌握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相对减少火灾发生率及人员伤亡率。例如冬季火灾多,就可在这个季节多投入一些消防力量,大力开展宣传和检查;既然周末火灾多于平日,夜间火灾多于白天,就应更加小心。

21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