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技能学习 > 购物知识 > 三脚架选购窍门

三脚架选购窍门

时间: 小萌786 分享

三脚架选购窍门

  很多会说三脚架就是个架子,哪有那么复杂。不过我们要考虑到三脚架的设计实际上是一场正反兼顾的博弈,一方面用户希望三脚架尽可能的稳固,结实,坚不可摧,甚至希望垫块砖头就能当椅子做;另一方面用户又希望三脚架可以尽可能地轻便,小巧,可以只用1个手指头就提起来。可是结实的架子又如何轻便呢?

  三脚架的选购技巧:

  材料 轻便坚固权衡主要在此

  相信大家在购买三脚架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选择什么材料的三脚架,目前最为主流的三脚架材质有铝合金和碳纤维,其他还包括钢材、木材、火山石、合成材料(塑料)等等,当然归根到底材料会影响到2个属性,一个是携带重量,另一个是坚固程度。目前对于三脚架材质这块有碳纤维一边倒的迹象,很多国产品牌也参与其中,依靠低价格碳纤维这张牌开拓市场。

  实际上大家倒是没必要盲目追求碳纤维脚架,原因很是简单,脚架的稳固程度与重量直接相关,碳纤维天生具备着轻便便于携带的优势,但是轻便往往意味着不稳定,而且这种不稳定与三脚架品质什么的没有太大关系,毕竟相机本身的重量在那而且是不可能被改变的,脚架变轻直接意味着重心上移,不稳定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考虑到铝合金和碳纤维脚架巨大的差价,所以说购买此类产品还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当然如果你真的是不在乎金钱只想买个合适的东西,那么应该从携带频率方面入手,携带频率高就选择碳纤维产品,携带频率低选择铝合金产品。当然如果同时注重携带性和稳固性就只能变相将摄影包等挂在脚架上起到稳固的作用了。

  一句话选购标准:携带多选碳纤维,重稳少带铝合金。

  ·高度 有轴无轴都得看看

  然后来讲讲高度,这也是很多准备购买三脚架的朋友心中的疑问,到底多么高的三脚架才适合我。其实三脚架的高度是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的,那这个公式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脚架高度=身高-相机高度-云台高度-脑门高度+1cm。

  最后还要说一点,那就是中轴。中轴收到最短和放到最长的时候稳定性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对于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朋友建议参考无中轴高度购买,想要省钱的朋友则按照中轴拉到头的高度购买。

  一句话选购标准:精打细算慢慢来,中轴不稳得考虑

  ·节数 携带尺寸与收折难度

  然后我们来谈谈三脚架的节数,相信这个也是很多朋友的疑问点,我该选择多少节的三脚架。其实这个东西并没有一定之规,而且相似规格的三脚架也不会同时拿出多种组合,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要么就是3/4,要么就是4/5(当然各色产品绝对存在),所以说我们要考虑的也仅仅是在2个里边选1个。其实节数这个问题很简单,节数少意味着打开和收折更加方便,支架的时候更加稳固,同时携带的时候更大,节数多意味着打开和收折更加费劲,支架的时候也不够稳固,但是会很大程度缩减长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以旅游等倾向做的三脚架产品都是主推多节,而重型设备的三脚架往往节数少。

  至于选择呢其实标准依旧简单,考虑你携带三脚架出门的次数以及时间,还有交通工具的方式,如果总是开车出门那么节数少的优势不能够体现,如果是背负则会充分体现出优势。不过想要尽可能的缩小体积,笔者建议同时选择节数多和可倒置中轴的产品。

  一句话选购标准:节少架稳易收折,节多体短好携带

  ·扳扣螺旋 易用性与长寿命

  然后我们来谈谈脚架节的固定,固定一般分为2种形式,扳扣和螺旋。目前在市场 上绝大多数低端三脚架全部使用了扳扣结构,因为如果严格控制成本那么就只能做成扳扣(塑料扳扣),所以相比之下螺旋式固定就要有优势的多。扳扣式固定相比螺旋式固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速度快,所以我们在市面上也能看到一些高端品牌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曼富图),当然了扳扣式固定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扳扣式三脚架在频繁使用之后会慢慢变松乃至失去固定效果(当然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廉价产品上),就算是100块钱的脚架您也肯定不愿意用1年就坏了吧……

7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