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小常识 > 川贝的经典药方

川贝的经典药方

时间: 玉叶948 分享

川贝的经典药方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主要功效为润肺、止咳、化痰。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川贝的经典药方。

  川贝的经典药方

  1、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去心)75克,甘草(炙)1.5克,杏仁(汤浸去皮、尖、炒)75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圣济总录》贝母丸)

  2、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50克,甘草(炙锉)1.5克。上五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贝母汤)

  3、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圣惠力》贝母丸)

  4、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贝母散)

  5、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葶苈子、黄郁金、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共轧为极细末,备用。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苏中医》(2):36,1965)

  6、治久嗽咽嗌妨闷,咽痛咯血:贝母不以多少,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含化,日可三服。(《鸡峰普济方》贝母丸)

  7、治肺痈肺萎: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医级》贝母括痰丸)

  8、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藏积热所致:贝母一两(炮令黄)。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圣惠方》)

  9、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10、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卫生杂兴》)

  11、下乳:知母、贝母、牡蛎,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汤液本草》三母散)

  12、治瘰疬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为细末,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滤过作膏子,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昔济方》贝母丸)

  13、治喉痹肿胀:贝母、桔梗、甘草、山豆根、荆芥、薄荷,煎汤服。(《本草切要》)

  14、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斋直指加)

  15、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儒门事亲》)

  16、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半钱,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缴净抹之,日四、五度。(《圣惠方》)

  川贝食谱推荐

  川贝蜜糖炖雪梨

  主料: 雪梨4个,川贝末约24克,蜜糖适量。

  做 法:

  1、雪梨连皮洗净,上部连蒂横切,开成为盖,梨下截去心,加入川贝末、蜜糖,盖上连蒂的雪梨盖,用牙签封好。

  2、把梨放入炖盅,用中火炖约2小时即可食用。

  备注: 秋燥季节,不妨多吃雪梨,能止咳化痰润肺。如觉喉咙痒,可加少许姜汁同炖。

  川贝炖鹧鸪

  【原材料】鹧鸪(700克)、光鸡300克、瘦肉200克、火腿30克、川贝母12克、桂圆肉20克、生姜2片

  【调味料】食盐3克、鸡精2克、味精4克、浓缩鸡汁2克、花雕酒3克

  【制作过程】

  1.先把鹧鸪脱毛,开膛去内脏,光鸡斩件,瘦肉切成粒,火腿切方粒,然后一同焯水去血污。

  2.把所有原材料装入炖蛊,炖约4小时。

  3.将所有调味料放入炖好的汤中,调匀即可。

  4.准备:10分钟,烹饪:4小时。

  【特别提示】烫鹧鸪时水温不要超过70℃,否则鹧鸪会脱皮。此菜能起到化痰、止咳、润肺的功效。

川贝相关文章:

1.贝母的中药属性

2.川贝的主要功效及药理作用

3.川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川贝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5.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236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