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小常识>

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时间: 玉叶948 分享

  川楝子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故又名川楝子。下面学习啦小编要介绍的是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摘浅黄色成熟果实作种,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干,用湿沙贮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横沟,深约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随即施人稀粪水,覆土8-10cm。播后1个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时中耕除草1次,施人粪尿;苗高18-20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发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 ×(2.5-3.5)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压实,浇足水。

  苗木移栽

  10-11月选择20年以上的老树,进行采种。春季4月播种

  前用温水浸种4-5天按行距30-45cm开条沟,沟深6cm,将种子播火,覆土压实。培育1年,翌年春季移栽。按行株距5m×5m开穴,穴径1.2m,深80cm,底层施厩肥,上覆细土10cm,每穴栽种1株,栽种时要使根部舒展,土壤与根部密接,覆土压实,浇水。

  病虫防治

  病害有溃疡病、褐斑病、丛技病、花叶病、叶斑病;虫害有黄刺蛾、扁刺蛾、斑衣蜡蝉、星天牛等。

  田间管理

  川楝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幼树要加强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树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结合追肥;冬季进行修枝。遇旱及时灌水。幼树栽种后,每年要松土除草、施肥2-3次,冬季进行培土,遇雨季要及时开沟排除积水。

  川楝子的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予川楝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3.8±1.。2、14.6±0.9、14.3±1.5和244.2±44.0mg/kg。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化疗指数分别为4.2和4.5。大鼠皮下注射和家兔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9.8mg/kg和4.2mg/kg。小鼠的累积性毒性:半数致死量为18.7mg/kg,累积系数K=1.13。猴的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变化最明显的是SGPT,其次是肌无力。SGPT升高的最低剂量是0.0025m/kg×4,比猴静脉注射治疗的显效剂量(0.5m/kg×4)小6倍。川楝素在肝脏的含量比其它组织高,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也比其它脏器明显。

  川楝子的配伍效用

  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使君子杀虫消积;槟榔导滞杀虫。三药伍用共奏杀虫行气导滞之功 用于治疗虫积而有腹痛者。

  川楝子配伍香附:二者皆入肝经有理气止痛之功。但川楝子苦寒泄热;香附辛甘气平 擅疏肝理气。相伍为用共奏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

  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解郁止痛;小茴香辛温芳香 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二者合用寒热兼施 共奏疏肝解郁、温肾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疝睾丸坠痛;妇女经行腹胀、小腹冷痛者。

川楝子的栽培技术相关文章:

1.金铃子怎么种植

2.金佛手种植技术是什么

3.茴香怎么种植

4.川栋子的临床应用

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川楝子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故又名川楝子。下面学习啦小编要介绍的是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川楝子的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川楝子的常用配方
    川楝子的常用配方

    川楝子苦寒沉降,主要入肝经,疏泄肝热,行气止痛,治气郁而有热之证尤宜。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看看川楝子的常用配方。 川楝子的常用配方 1、治

  • 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川红花可以作为中医妇科要药,天然色素和染料又是红花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川红花的种植技术。

  • 川桂枝的临床应用
    川桂枝的临床应用

    川桂枝为樟科植物菌桂的细枝,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的功效。川桂枝有哪些应用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川桂枝的临床应用。 川

  • 川断的栽培技术
    川断的栽培技术

    川断生于沟边、草丛、林缘和田野路旁。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介绍的是川断的栽培技术

23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