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生活小常识 > 中药熬一次还是两次

中药熬一次还是两次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中药熬一次还是两次

  煎中药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人比较纠结,为什么煎药要煎几次?本文是中药的知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药为什么要煎两次

  中草药的煎煮,是让药物中有效成分逐渐溶出的一个过程。因为中药浸入水中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苷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鞣质、蛋白质、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

  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水分,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而第三煎和第四煎,只能煎出20%左右。这也说明,中药汤剂一般煎煮两次是合理与必要的。但煎煮次数过多,并非是好事,有的药物在不断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

  为了保证药效,常规汤药必须分煎两次。煎煮汤药所需的时间,以有效成分溶出的情况来定。

  一般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即可。也有例外,比如治感冒的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即可,时间过长,会破坏解表药中的挥发性成分。还有,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中药苦的原因

  1、药不一定都是苦的,中药里的甘草就是甜的,滋补汤剂一般以淡微甜味为主。中药大多发苦的原因是因为药材里的成分导致的,如黄连里的黄连素,本身就是味苦的!味道很差的药在制剂的时候通常都做成糖衣片剂,这样做成的药物不但不苦,还是甜的。

  2、中药不一定是苦的,他有五味:酸,苦,甘,辛,咸。 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所以大多数中药都是苦的。中医病证很复杂,很难保证一付汤药中用不到苦味的药。

  3、也有甜的呀!!甘草片(甘草这植物就是甜的)之类的,当然,也有的药吃起来是甜的,其实是因为加了甜味剂(糖浆).如果说是中药的话,因为天然药物(未经提纯)里面大都含有大量的{鞣质(杂质)涩味},以及{蒽菎类化合物(药用成分),生物碱(药用成分)苦味}。我们熬药吃的时候,在把药用成分浸煮出来的同时也把鞣质这样的杂质给煮了出来,所以吃起来又苦又涩 。

  中药怎么喝口感会好点

  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这样既可以防止烫嘴,又可以纠正苦味艰涩之偏。

  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猜你喜欢:

1.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2.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3.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4.用电煎药壶熬中药好吗

5.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33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