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摄影>摄影入门教程>

动态摄影教程

时间: 杏雨959 分享

  拍摄动态的场景的时候,相比静态的东西来说,如果还用平时的摄影技术来拍摄的话,只会是模糊一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动态摄影教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动态摄影教程一、 保持相机稳定

  拍摄动感影像有两种方式——拍摄对象在移动,或者相机在移动(或者两者都在移动)。拍摄对象移动是其中比较简单、容易成功的一种。在拍摄这种照片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保持相机完全静止,否则在拍到的照片中,除了主体模糊之外,由于快门时间较长,会感觉整张照片都是虚的。不管是架在三脚架上,还是把相机放在其它静止的物体上(可以考虑用快门线,或者用延时自拍模式,都能防止因为按动快门而导致的相机抖动),总之要尽可能保证相机完全静止。

  动态摄影教程二、降低快门速度

  出现动态模糊效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足够长,让相机的影像传感器能够“看到”拍摄对象的持续动作、而不只是动作某个瞬间。因此捕捉动态影像的第一条技巧就是,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如果快门速度很快(比方1/4000秒),那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拍出动态效果(除非拍摄对象运动极快);而如果选择较长的快门时间(比如5秒),那么拍摄对象不用移动太长距离,就能看到模糊的效果了。快门速度到底应该设置成多少? 当然这得看拍摄对象的速度了。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一只爬行的蜗牛和一辆开动的汽车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确定快门速度时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有多少光线。更长的快门时间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这可能会导致过曝。那么,到底应该把快门速度设置成多少才能在影像中表现出动感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根据拍摄对象运动速度的不同、所希望的动态模糊的程度以及拍摄对象的光照情况,快门速度的设定显然也会大不相同。其中关键就在与尝试不同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数码相机是理想之选,可以想拍多少就拍多少,不会增加一分钱的成本)。

  动态摄影教程三、快门优先模式

  如前所述,在拍摄这种突出动感的照片时,最重要的设置之一就是快门速度。对快门速度做哪怕是很小的改变,也可能对最终的影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要在一个能够完全控制快门速度的模式下进行拍摄。也就是说,要么把相机设置成全手动模式,要么就设置成快门优先模式。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决定快门速度,而相机则根据光照情况确定其它设置(如光圈)从而确保照片得到良好的曝光。快门优先模式非常方便,能保证让你得到想要的动态效果,同时又能让照片获得基本良好的曝光。

  如果有信心搞定光圈-快门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可以选择全手动模式。下面将介绍3种应对方法(当然还有第4种办法,就是等光线出现变化,比方等到天色变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包含动感模糊影像的照片都是在夜间、或是晨暮时分拍摄的。):

  1.中灰镜

  这种滤镜会减少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从而让能够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就像是给相机戴上墨镜(事实上还真有人在没带中灰镜的情况下用墨镜临时代替的)。 比方说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拍摄一幅风光片,想要用慢速快门来表现云的动感,结果慢速快门很可能就导致照片严重过曝了。这时候中灰镜就能帮上很大的忙,能让慢速快门获得适当的曝光。不少在白天拍摄的动态模糊影像都是依靠中灰镜完成的。

  2.小光圈

  解决长时间曝光带来的光线过量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调整相机的ISO设置。ISO会影响到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的敏感度。较高的ISO设定让传感器对光线更加敏感,较低的ISO设定则让传感器的敏感度降低。设置较低的ISO值,这样就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了。

  3.小光圈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进入相机的光线、从而弥补长时间曝光带来的影响呢?把光线进入相机时穿过的那个孔变小,怎么样?这其实就是调节光圈的本质。如果用快门优先模式拍摄,那么相机会自动设置光圈——但如果用的全手动模式,那么就要根据你所增加的曝光时间,按比例缩小光圈。

  其实这并没有想的那么难,因为在相机上,光圈和快门速度都是按“档”设置的。把快门速度放慢一档,就是把曝光的时间增加了一倍(比方从1/250秒放慢到1/125秒),进入相机的光线就多了一倍。光圈设置也同样如此,把光圈缩小一档,那么快门打开时的大小就减少了一半,因此进入相机的光线也减少了一半。这就好办了,不管把哪个设置调整了一档,只要把另一个也调整一档就可以了,进入相机的光线总量还是保持不变,照片还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曝光。

  掌握以上的内容,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动态场景和对象了,希望大家都能拍出好片!

208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