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摄影 > 高级摄影技巧 > 3D电影的运作原理

3D电影的运作原理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3D电影的运作原理

  3D电影的运作原理,快来了解一下吧

  1、从帧频说起

  电影永远不会是免费的。供应商对胶片的收费是以英尺为单位的,相当于约18个帧。如果剧组一天的拍摄就使用了好几英尺的胶片,成本便会如火箭般直线上升。得益于可反复使用的数字媒介,导演们如今正在尝试拍摄帧频高达60甚至80 帧每秒的影像。

  高帧频的意义在哪儿呢?毕竟,研究者称一旦达到50帧每秒,人眼根本无法辨识独立的图像。但是你会注意到,当处于此类高速时,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运动似乎也更加流畅。

  现在,将那些高帧频与当今蓬勃发展的3D技术结合起来,想象一下导演借此有可能创造出的那些冲击视网膜的引人入胜的影像。这就是高帧频3D,特指大于等于48帧每秒的帧频拍摄的内容。它彻底改变了3D电影的感观体验。

  简言之,因为你有两只眼睛,对你周身的环境有略微不同的视角,因此3-D电影也必须通过两台摄影机拍摄,分别捕捉你左右眼将看到的数据。你在影院佩戴的偏光眼镜(polarized glasses)起到解码的作用,每个镜片只允许为特定眼睛捕捉的图像通过。然后你的大脑会将这些图像融合起来,形成3-D的错觉。

  2、HFR系统

  在电影银幕上放映数字HFR 3D数据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此系统包括三个基础部分,存储设备,媒体模块,及数字电影放映机。

  通常来说,服务器电脑将电影的所有内容存储在硬盘上。数据通过高清串行数字接口电缆到达媒体模块。媒体模块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将数据解码为放映机可识别的格式。

  由于HFR 3D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电缆接口常常速度太慢,抑制了数据流,影响图像质量。因此一些新系统将服务器和媒体模块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积小巧的硬件,直接安装在放映机内部。

  需要放映的数据通过媒体模块解码后,到达此系统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数字电影放映机。绝大多数影院使用德州仪器公司的DLP影院技术。此技术可以通过一台放映机播放3D内容。

  这里我们回到之前所说的帧频。以24帧每秒拍摄的3D电影常常显得模糊不清,在快速移动的动作场面中尤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图像似乎不会融合,不仅会混淆你的视觉,还有可能让胃部产生不适。而这恰恰证明了48帧每秒的HFR 3D技术的价值。在此技术下,动作场景要显得流畅、生动许多。

  以48帧每秒的帧频拍摄的3D电影画面更加稳定。观众每秒会看到电影中独立的帧两次(叫做双闪-double flashing),这意味着每只眼每秒看到96帧。而你的双眼在一秒中共吸收192帧。

  以48帧每秒拍摄是一回事。而播放拍摄内容是另一回事。例如,如果你以高帧频拍摄一部电影,你同时也需要能够显示高帧频的放映系统,否则你的高速影像就失去了意义。并不是很多影院配有高速放映机,但是它们会逐渐普遍起来。

  3、电视悖论

  对于许多人而言,电影之所以为电影正是因为独特的24帧每秒的帧频。尽管24帧每秒的电影画面有些模糊、不稳定、有明显可见的块效应,纯化论者作为其真诚的拥护者仍常常责难高帧频影像,称后者看起来太缺乏人情味、太做作、太低廉、太冷淡,无法传递电影那种情感层面上的连贯性。他们说有种过犹不及之感,就像是单纯地置身片场,或是观看一部关于幕后故事的纪录片。

  数字技术的支持者承认人眼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高帧频影像清晰、栩栩如生的画面。然而他们称一旦眼睛和大脑适应了这种效果,胶片就成为过去时了。

  他们将此过程比作黑胶唱片到激光唱片的转变。虽然一些音乐爱好者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留声机传来的温暖声响,但是技术上堪称完美的数字格式唱片显然更加精准。回头看来,哪种格式最终胜出了显而易见。

  几十年来,电视广播一直使用高于50帧每秒的帧频。而随着高清电视广播的到来,尤其是在有体育赛事的时候,观众显而易见喜欢高分辨率、清晰的数字信号。此类广播节目将有可能成为满足新一代观众群体期望的某种途径。或许如果年轻人接受了高帧频影像,这便会成为一种新常态,而胶片相比之下也会开始显得过时、原始了。

  4、关于内容的问题

  多年来,评论家们对运用3D技术的电影不乏抨击。其中许多批判不无道理,多是因为不少近期的电影都是以2D形式拍摄,后期又转为3D格式的。结果可能会惨不忍睹,比如多维度画面杂乱无章,缺乏任何视觉上的连贯性。

  正如观众需要时间适应清晰的HFR 3D,电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并非每个导演都能得到“霍比特人”系列电影那样的大笔预算,这意味着其他电影在摄影师学会使用新工具之前或许会显得相当不专业。

  除此之外,导演必须学会从一开始就以HFR 3D的体验设想故事。他们必须要从观影者的视角设定每一个场景,考虑如何运用3D在电影的某个时刻将观影者的目光吸引到某个场景的某个具体部位。

  然而,高帧频影像极易掌控失误,主要是因为它能暴露电影场景、服装及化妆方面的任何瑕疵。观众能看到电影中每个时刻的每一个微小细节,而任何一点让观众起疑的细节都会成为显著的失误,使观众分心,降低整体观影体验的满意度。

  5、高帧频的未来

  不到十年前,几乎没有影院拥有放映数字3D电影所需的数字放映机。如今,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设备精良的电影院,但是影院老板再一次面临技术的革新,思索着是否需要引进HFR放映系统。

  如果好莱坞没有把赌注都押在高帧频3D内容上,影院也就没有理由在新设备上投资了。同样的,如果不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你或许得稍作一些旅行才能找到支持HFR 3D的设备。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电影工作室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接受HFR 3D。迄今为止,“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是唯一使用这种技术的。据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会运用HFR 3D拍摄“阿凡达”的两部续作(甚至可能以60帧每秒拍摄),但是除此之外,HFR 3D能否扎根仍无定论。目前,它还是一种边缘技术,且或许永远不会在电影产业长久立足。

  HFR 3D若想取得成功,电影制作团队需要变聪明一点,改变思路,将自身影响最大化。化妆师、服装师、灯光组及场景建造师所做工作的细节每分钟都有可能被暴露在银幕上,他们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特效师和电脑特效师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导演们则需要把握好高清的HFR 3D效果与引人注目的故事之前的平衡,确保技术不会喧兵夺主,掩盖了故事本身。

  如果他们成功地做到了,那么或许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标准会最终遭到废弃。如果他们失败了,或许我们将会等待一项新的拍摄技术来抓住观众的眼球,正如24帧电影吸引着当今的观众一样。

401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