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名人书法欣赏 > 李洪智书法作品

李洪智书法作品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李洪智书法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文字学(含书法)专业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李洪智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李洪智书法作品欣赏

  李洪智书法作品图片1

  李洪智书法作品图片2

  李洪智书法作品图片3

  李洪智书法作品图片4

  李洪智主要书法成果

  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启功先生书法学研究”的参与人之一。2003年协助导师秦永龙教授编辑了《启功书法丛书》(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

  在《中国书法》、《书法丛刊》、《书法赏评》、《书法之友》(现更名为《书画世界》)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出版有《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作品集·李洪智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李洪智书法作品选》(中国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005年12月,参与北京天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历代书法临习”系列光盘的录制工作,完成其中《颜真卿〈颜勤礼碑〉》、《李邕〈李思训碑〉》、《孙过庭〈书谱〉》三本的主讲工作,由北京中录同方音像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发行。

  2004年7月参与完成的由秦永龙教授主讲的“行书概论”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参与完成的“书法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4年,参与完成的“根植传统 立足当代 锐意创新——创建书法教学新的目标和模式”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主持的项目有:“草书字体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草书字体通解》(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李洪智主要书法文章

  《小议“书如其人”》(第一作者),《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谈谈“草圣”》,《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谈谈与书法教学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二作者),《中国书法》2002年第9期。

  《草书散论》,《鸡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关于今草字形来源问题的辨析》,《书法赏评》2002年第5期。

  《试谈草书符号》,《书法之友》2002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造型艺术》2003年第02期全文转载)

  《今草界定之我见》(第一作者),《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谈谈“一笔书”》,《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24日第4版。

  《李邕的行书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隶变过程中的字形歧异现象及优化选择》(第二作者),《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浅谈启功先生的“破除迷信”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书法艺术同汉字实用书写间的关系》(第二作者),《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31日第4版。

  《从书斋走向市场的书法艺术》,《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1日第4版。

  《从唐代著名碑刻看异写字的使用与美化之间的关系》,《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谈谈对联的落款》,《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4日第4版。

  《略论字体的典型——从隶草、章草之间的关系说起》,《中国书法》2006年4期,82-83页。

  关于北魏《南石窟寺之碑》的释文及书法艺术,《书法丛刊》,2006年3期,90-96页。

  《试论汉代草书的来源》,《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248-255页。

  师古而不泥古——学习启功先生临怀素《自叙帖》有感,《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游寿先生书法风格成因初探》,《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讨会书学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略论汉代草书的古文字特征》,《书法丛刊》2007年6期。

  《从章草看权威人士对隶草字形的优化选择和改造》(第一作者),《书法汉学研究》(日本)2008年2期。

  《翰墨飘香——当代青年书画名家十五人邀请展作品集·序》,《翰墨飘香——当代青年书画名家十五人邀请展作品集》,艺谭出版社,2008年版。

  《不薄今人爱古人》,《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5日第4版。

  《谈谈书法的“藏头护尾”》,《中华文化画报》(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12期。

  《“藁书”辩》(第一作者),《书画世界》2009年1期。

  《谈谈唐代以来的草法变异现象》,《书法丛刊》2009年1期。

  《启功先生的草书之美》,《第三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也谈今草的产生》,《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第二卷第三期(总第六期),2009年5月。

  《试论隶草的符号及系统性》,《第七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试论汉字学的解析对草书教学的意义》,《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热门文章

218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