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书法字体 > 楷书书法 >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

时间: 光宁1217 分享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楷书书法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一)

  字写的好看与否,笔画和结构都缺一不可。

  独体字

  独体字难写,想写好独体字,要根据字本身的疏、密、大、小、长、短、偏、斜,来巧妙安排结构。笔画疏的要饱满,密的则要匀称;大的要精练,小的要丰满;长、短、偏、斜要随势为宜。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主要分3种情况。

  1、上下相等的,要写得有参差变化。

  2、上矮下高的,如“宀、冖”,上面要盖住下面。

  3、上窄下宽的,下面要承载住上面。

  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各部位穿插得宜,不要写得过大或过于拘束。

  1、上中下比例相等的,横向宽容要有变化,适当伸展主要部分,如“寻”字。

  2、上面或下面是两部分组成的情况,要把两部分写出有主有从的意味。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要根据左右所占的比例分:

  1、相等比例的字,要写有高矮、向背的变化,以求生动。

  2、比例不等的字,要随字之宜,要相互呼应,尽量形成疏密对比。

  全包围

  全包围结构的字,重要的是要注意大小变化,如“图、国”等字要写得大,“四、口”等字要写得小。

  1、全包围结构的字中间部分较大的,中间部分要写得精致而有“透亮”的感觉。

  2、中间部分较小的,在间部分要写得厚重,与外围笔画之间要留出空间。

  上三面包围

  上三面包围的字大小各不相同,要注意因字而异。如“周”字下面呈开放之状,但字势要严谨。“同”字下面垂直开口。

  左三面包围

  左三面包围的字,左侧的竖与上面的横不宜(但不绝对)连接;上面的横要短;下面的横要长,使全字的重心稳定。

  下三面包围

  下三面包围的字一般横向较宽,显得非常稳重,但要注意部分要写得有参差变化。

  左上包围

  左上包围的字被包围部分的重心与上面结构的重心不在一条垂直线上,但全字要重心稳定,左上与右下形成上覆下承的关系。注意的是左上和右下的比例不同,要随字而异。

  左下包围

  左下包围的字,以带“辶”的字为多,要注意“辶”的写法,即要舒展,又不能太长。“辶”上面的部分,要写得挺拔,以上宽下窄为宜。

  右上包围

  右上包围的字,要注意被包围部分的重心与上面的结构的重心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写下面被包围部分的时候,要注意向右移适当距离,右上与左下要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另请注意,笔画多的字,笔画写时要稍细一些;笔画少的字,要相对粗重一些。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二)

  学术问题,向来是严肃的,是不允许出现“井底之蛙”式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以偏概全之成见的。因此,如果一个问题提出来,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辩证的、客观的去看待它、解释它,就成了我们解决一切问题最基本的方式和方法。

  我今天要说的是书法基本功这个问题。

  什么是书法的基本功,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基本功的认识与理解也是各执其说,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当然最常见的一种提法是:将楷书写好了,那你的书法基本功就算扎实了。

  此种说法向来是获大多数人认可的,究其原由,大概是从古人所说:“欲学草书,先通楷书”那里来的。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学草书,必须要首先通晓楷书的法理。从实践的意义上看,这句话说得非常对。因为草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行书)的许多法理是源自楷书的,行草书与楷书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但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句话指的只是学楷与学行草的一种递进进关系,是一种由一及二的逻辑关系,而说的并不是基本功的问题,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如果依照认为“楷书是行草书的基本功”的判断的话,那么就可以认定“隶书是楷书的基本功”,“篆书是隶书的基本功”了。还可以推断成“大篆是小篆的基本功”,“甲骨是金文的基本功”了。如果再往下推,那什么又是甲骨的基本功呢?所以这种显然是不成逻辑的。

  另外,“楷书写好了,才算基本功好了”这种说法本来就非常偏颇。如照此说来,写《毛公鼎》、《散氏盘》者肯定是没有基本功的,那时期的人根本就不知楷为何物。显然,这样的提法也是极为不科学的,因此,过于强调楷书就是书法基本功这种提法是极不负责、极不严肃的。

  往往在书法实践中我们发现,楷书写得很好的人,行草书未必就写得好。行草书写得好的人,楷书也未必写得绝对好。还有,某人欧楷写得很好,又未必颜楷、柳楷、赵楷都能写好。主攻篆、隶者,楷、行、草未必精; 擅于行、草者,篆、隶、楷也未必能。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何种字体,各自都有着本身的内在规律与方法法则,一种字体练好以后,并不意味着其它字体就可以不练而自能。

  这里,虽然各种字体之间和各种书体之间,有着相应的某种内在规律可以相互借鉴,但其个性的规律与法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比如,通过长期对《张迁碑》的临拟之后,只能写出具有《张迁》气息的字,而不可能也能立刻写出《石门颂》,写出《曹全》、《华山》等风格迥异的隶字来。只有必须经过对各碑逐一的临习与获法之后,才能再现某碑的字体风格,否则,如果没有经过这种研习与临习的过程,想要随意写什么就能写出什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还可以肯定地说,专攻一家,不能取代他家,专攻一体也难以取代它体。

  再有,不同的字体与书体对基本功的要求有所不同,有所侧重。篆、隶、楷属静态字体,在笔法与结字的功力上要求比较严格,更讲究笔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行气、章法和墨法的要求次之。行、草则属于动态字体,讲求笔法字形的变异性和灵活性,讲求行气、章法的节奏性、通畅性和和谐性,讲求墨色的层次韵律。同时,不同的字体、书体与不同的风格、流派,对基本功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写北碑一系,要求对方笔的刻画能力要强;写篆要求对圆笔弧线的把握能力要强;写怀素、王铎要求对连续而快速的驭笔能力要强;写二王要求对行气韵律的控制能力要强;写郑板桥要求对穿插争让的调度能力要强等等等。

  因此,我想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篆有篆的基本功,楷有楷的基本功,隶有隶的基本功,行、草有行、草的基本功。

  那么,如果更加具体地说,书法的基本功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书法的基本功,应该是书家各种技巧能力的综合能力。既驾驭毛笔的能力、驾驭字形的能力、驾驭墨法的能力、驾驭行气、章法的能力。简而言之,书法的基本功是:“书法家驾驭笔法、墨法、章法技巧水准的综合的能力”,我想可能这种表述应该是最准确的。

  我们可以以体育运动相类比,其基本功应是一个人的:耐力能力、爆发能力、弹跳能力、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等等。这些体能的总合才是运动员的基本功。其综合指数越高,基本功就越好,同时,他可从事的体育项目就越广,出成绩的可能性就越大。

  驾驭笔法、墨法、章法能力越强的人,其水准越高的人,基本功就越厚。他可以能写好任何字体与书体,同时,在艺术的层面上,出成果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技”与“艺”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基本功是属“技”的范畴。技法与技巧全面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就是基本功的积累过程。这种技法、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最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和大量地临帖来完成的。鉴于此,审视一个人基本功的好坏,从其临习碑帖中便可以得到检验。检验的标准应该是:1、所临作品必须在笔、墨、章三法上要守原帖,不能似是而非,只临其大概。2、选帖要多角度、多风格,不能只限一种字体,一种风格。如果一个人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话,那么,不管临什么碑什么帖,都不会有障碍,都可以做到形神兼备。

  再具体说来,书法的基本功包括:

  一、驾驭毛笔的能力

  驾驭毛笔的能力就是控制锋毫的能力。古人云:“善书者不择笔。”其要义是说,书写能力强(控制毛笔能力强)的人,不在意毛笔的好坏。不论是什么种类的毛笔,在善书者手里都能很好地控制,写出符合法度而且精美的点画。

  不同的字体(字体指篆、隶、楷、行、草等比较概括的字体样式)与书体(书体指具有风格特征的具体的书写样式,如颜体、欧体等)在笔法的法度上有不同的方法法则,主要体现在点画的造型上。其笔法技巧的关键所在,就是运用笔毫和调领笔锋将点画的造型准确地刻画出来,并且,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美的效果。

  笔法的技巧实际上就是控制锋毫的技巧。“唯笔软而奇怪生焉”,要能够和善于充分利用笔毫的这种多变的性能特点,去刻画高质量的、优美的、丰富多变的点画造型。这是书法基本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二、驾驭墨法的能力

  书法的创作是靠墨的具体体现来展示点画的造型的,进而展示字形和行气、章法的。因此,控墨的问题是基本功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墨是写在宣纸上的,这里就有一个墨与纸的关系问题。孙过庭《书谱》所说的“五乖五合”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既“纸墨相发”。“纸墨相发”就是墨法技巧的关键。

  所谓“纸墨相发”是指墨的浓谈度要与纸的渗化度相和相调。纸质的不同发墨的程度不同,有吸水性大小和厚薄的差异。纸的吸水性越强,发墨的幅度就越强越快,吸水性弱,发墨的幅度就小而慢。厚纸发墨慢,薄纸发墨快。墨的水分越大发墨越快,水分越小发墨就越慢。对纸墨的性能要必须有所了解。

  墨法技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文字颜色施墨。书法作品墨色的层次变化完全是靠控制来完成的。它需要书者要有很强的控制笔速的能力和控制笔中含墨量的能力。饱笔当快,渴笔当慢。

  三、驾驭章法的能力

  驾驭作品章法的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驾驭字形的能力。字可工整,可欹变,可重大,可瘦小。工整而不死板,欹变而不失形,重大而不肥钝,瘦小而不饥伧。

  二是驾驭行气的能力。篆、隶、楷书的行气须匀和与整饬,强调和谐、统一;行、草书的书行气须通贯与流畅,并强调节奏、韵律。这是行气中必须要把握好和表现充分的技巧。

  三是驾驭整篇作品构成的能力,或者说是驾驭行与行之间的构成能力,也就是驾驭大章法的能力。篆、隶、楷须整体和谐统一,首尾一致。行、草书须行与行之间的对比、争让、应承、穿插等技巧要有淋漓尽致的展示。

  综上所述,凡是书法所含的各种各样的技巧,都应当纳入基本功的范畴。所以说基本功的训练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绝不是说把楷书写好了,就书法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楷书书法入门基础(三)

  时至今日,书法活动风起云涌,繁荣局面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媲美,但大楷在人们的意识中却是落到“初学”“基础”的境地,因而起步学子稍加涉猎即入行草行列。标志着全国书法最高水平的“国展”和“兰亭奖”,竟然难找一张纯正的帖派大楷书!大楷落荒到如此地步,无论怎样讲也是匪夷所思的。

  诸多原因不外乎艺术本身的规律因素,但对楷书的不重视,视楷书仅仅是书法的基础和功底,或是写好行草书的一个基本功,不一一而足的诸如此类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深刻、又是非常自然地根植在学书人、教书人乃至书坛权威人物的心目中。

  书法史明确地告诉我们:楷书兴,书法兴。有楷书的高度,才有其他书体更高的高度。魏晋如此,初唐、中唐如此,宋元明清有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是翻开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图录,或者甚至是民国以降一些档案资料,我们的先人极其认真的恭楷态度,都会使每一位接触这些史料的人汗颜!魏晋唐代表着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科举制度的开端严格规定着试卷的工楷誉写,千余年来一直作为取仕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标准,令当时的读书人无一不会一手漂亮的楷书。

  在这样惊人的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楷书完成了自有书法以来一切摸索实践的圆满总结,视为书法核心的“笔法”从此成为千古不易的准则,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也划上了再无新体出现的句号。彪炳史册的楷书大家几乎被这个历史时期所囊括。

  楷书如此,后世风靡的行草书也同步同时出现了奇迹,中国书法出现了史书上最璀璨的华丽篇章。楷行书如此紧密地休戚相关、一荣俱荣并非偶然,以后的每朝每代都极为重视楷书,才创造了行草书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多彩世界。所以楷书兴,则书法兴。

450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