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书法作品欣赏 >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顾仲安同志他把毛笔书法的神韵,巧妙地移植到钢笔字中来;细看他的字迹,在王字系统里可以窥见历代名家的痕迹,在继承书法传统方面投入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我国的钢笔书法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图片1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图片2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图片3

  顾仲安书法作品精选图片4

  顾仲安先生简介

  顾仲安先生生于1956年,是上海电视大学兼职教授。五岁起随祖父学习毛笔书法,笔耕三十余年,深得许多行家的赞誉。他的钢笔书法饱含着毛笔书法的神采,有书卷气,味浓耐看,运笔便捷利落而又沉实,既讲究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的结构宽博、稳重、落落大方,尤其以楷书、行书见长。

  顾仲安同志积长年学书功力,从初唐楷法入手,又以此为基础,通过智永、陆柬之而上溯二王,再居高临下,遍临苏、黄、米、蔡及赵孟頫的书迹。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毛笔书法的神韵,巧妙地移植到钢笔字中来;细看他的字迹,在王字系统里可以窥见历代名家的痕迹,在继承书法传统方面投入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探索和创新方面,他更作出了辛勤的耕耘,笔势开拓,字形清劲秀丽,行笔抑扬顿挫,使这本字帖有一种奋进向上的气度,适合当今初学钢笔行书的广大读者临写。

  顾仲安的钢笔书法既具传统功底又有时代气息,字体结构严谨,点画精熟,还有毛笔书法的韵味。其楷书庄重典雅,娴静大方;行书酣畅潇洒,则劲隽秀;草书飘逸轩昂,雄健自然。扎实的功底和多年的努力使他的书法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顾仲安先生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奖,《中国钢笔书法》、《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先后对其作品作为专题报道,曾几十次担任各类全国性书法大赛的评委,还应中国书协和上海电大之邀,担任主讲教师,摄有《硬笔书法电视讲座》和《硬笔书法》电视教育片。共出版字帖与专著计四十余种。顾仲安先生书写的钢笔字帖是广大读者最喜欢选用的字帖范本之一。

  曾荣获1982年、1984年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奖,全国首届钢笔书法优秀论文奖,1988年首届钢笔书法精英

  擂台赛金奖并开设了《硬笔书法》电视讲座30奖。出版有《常用成语钢笔字帖接字成语》等100余种字帖和专著。

  书法的外势

  所谓“外势”,即有形之使转,其盘纡于实,有象可睹,行草多用此法。外势以露锋居多,收笔时带出一缕锋痕。在书法术语中谓之“牵丝”,点画与点画、字与字交换过度时带出一缕墨痕相衔接,谓之“游丝”。这二种笔法又称为“引带”“带笔”。如“使”字左竖收笔带出一缕锋痕为“牵丝”“一”和“身”之间,“想”“必”“及”之间相衔接的墨痕为“高空游丝”。

  牵丝和游丝皆在书写行书时因笔势的往来偶然不经意带出,如长空游丝,摇曳而往来,增强了点画之间的流动感,用笔虽轻,细如丝发。却挺拔婀娜,寓刚于柔,当以出之自然为贵,非年高手硬,难臻斯妙。

  牵丝和游丝在行书中只能偶尔为之,不可多用,多用则连绵缠绕,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赵宦光《寒山帚谈》谓:“晋人行草,不多引锋,前引则后必断,前断则后可引,一字数断者有之。后世狂草,浑身缠之以丝牵或连篇数字不绝者谓之精练可耳不成雅道也。”

  另要注意,引带之笔,本是无中生有,只处于从属地位,犹文章之过脉。故一般地说,引带之笔,不宜重用,过粗则往往使点画与牵丝不分,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古人写行草时,亦偶有重用而不妨正者,运用得好,反添异趣。

254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