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书法>书法作品欣赏>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第一届国展书法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精美的书法作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图片1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图片2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图片3

  第一届国展书法作品图片4

  书法中自我完善 人书合一

  高境界的书法艺术,是直接从书者的人格、性情于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书法艺术纯化与深化的程度,决定于书者人格、性情纯化与深化的程度。这就直接触及到中国艺术的根源,亦即“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的问题。这就把艺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受道德主宰的人的性情,可以不断地向下滑落,也可以不断地向上升华,真正的艺术唯有在道德与性情不断地向上升华中始可产生。因此,在具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决不可忽视后天的人文教养,人文的教养愈深,艺术心灵的表现必然愈厚。虽然如此,但学问必归于人格、性情。所以,艺术家的学问,并不以知识的面貌出现,而系以由知识之助所升华的人格、性情出现。学问不归于人格、性情,对艺术家而言,便不是真学问,就成为与艺术无干系之物。真正文人书画之所以可贵,正在于此,这种在学问滋养下的人格修炼的极致,即“人书合一,物我两忘”。这是超然的艺术境界,更是超然的人生境界。

  艺术是人生重要的修养手段之一。而艺术到达最高境界,却又有待于人格自身不断地完善。这需要由“下学而上达”(《 论语 · 宪问》 )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透入到无限的艺术修养中,才可以做得到。所谓得到精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孟子· 尽心章 》上)的大自由、大解放。所以说,人生即是艺术。然而“为人生而艺术”的外在艺术,对人生而言,实为可有可无之物。唯有穷极人生精义和人生价值,从心灵深处,亦即发出完全本性的声音和形迹,才是真正正视人生的有非常价值的艺术。徐复观先生在《 中国艺术精神 》 一书中说:“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作品;而庄子则由此而成就艺术的人生。”(第二章第二节 《 道家的所谓道与艺术精神 》)这里道出了中国艺术精神与庄子的“道”其本质的一致性,把艺术创作上升到(由技进乎)道的高度。他接着又说:“庄子所要求所待望的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如实地说,只是人生自身的艺术化罢了。”(同上)他引用费夏的话说:“观念愈高,便含的美愈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东西。”(同上)在这里他把人生自身的艺术化推到极高的地位,也就是说,只有人生自身的艺术化实现,才能成为被人们称誉尊崇的超凡的圣人、至人、神人、真人。通过费夏的话还论证了“观念”的重要意义,确实,人生的旅途,观念决定一切,观念一变,一切都变。所以这里毫不含糊地道出,观念决定人格。从艺术的角度说,就是有什么样的观念,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人格;有什么样的观念、人格,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可以这样说,其体会道的人生即是艺术化的人生。

  归根结底,书法的品位意境即书者思想精神的表现,“人书合一”是对书法创作最高层次的要求,亦是古今书法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64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