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顺口溜>

9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大全_90后童年最常用的顺口溜(2)

时间: 郭佳664 分享

  顺口溜简介

  这种语言现象,老百姓一般唤作“顺口溜”。顺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顺口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达到货卖清场的目的。

  何谓“顺口溜”,按照《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我们以为把当代流行的这种语言现象称作“民谣”可能更为贴切一些。所谓“民谣”,即“民间歌谣,多与时事政治有关”。如此称说,有如下理由:

  一是它来自民间,又在民间广为流传,实乃“民”之家族成员;

  二是现今的这些“顺口溜”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民谣”定义相吻合。

  所不同之处突出在一“新”字上。由于这类民谣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是伴着 中国改革开放而兴起,是新时期的“语言产物”,且方式上有其独特性——人们只是口头说讲,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我们冠以一“新”字,谓之“新民谣”,以示区别传统民谣。

  当代中国“新民谣”所以如此“发达”,除了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其载体——语言——形式的特点也是“功”不可没的。从上述所举的众多例证来看,新民谣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正因为如此,新民谣传播起来快速、广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新民谣从语音、语法到修辞都表现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特色。

  反映了民族特点。

  顺口溜的示例

  语音方面

  新民谣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如新民谣“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同一个韵母,是极标准的押韵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齐,念起来觉得特别响亮动听,如果换成无韵的同义手段表达相同意思,比如说成“50年代全民炼钢铁,60年代全民度荒灾,70年代全民下农村,80年代全民做生意”,效果就会差得多。

  新民谣在语音上的第二大特点是,节奏鲜明,富有极强的节拍感,一般是两字一拍,也有一字一拍或三字一拍的,读起来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这在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四字句,二二式: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足/饭停,不行/也行;饭饱/酒醉,不对/也对。

  五字句,或二二一式,或二三式:

  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家里/伙食/差,下乡/去检/查;要想/加个/餐,办个/训练/班。

  词汇、语法方面

  新民谣的主要特色表现在遣词造句上,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用词精当,鲜明的形象色彩跃然纸上

  穿着料子,挺着肚子,拖着调子,画着圈子。

  (2)句式整齐,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从上面所举的众多例证看,新民谣在组句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讲究句式排列整齐,语句与语句之间多用相等的字数、相同的句式,甚至连词性的对应都注意到了,如:

  花大笔大笔的钱,流大把大把的汗,毁大片大片的田。

  (3)搭配异常,看似不合规范其实自有奥妙其中

  新民谣中,有些句子按照逻辑语法标准,是有毛病的不能搭配的,如:

  工商吃摊子,税务吃厂子,交通吃车子,公安吃婊子,学校吃孩子,组织部门吃章子。

  (4)省略甚多,民谣自身特点所致

  新民谣中,不少句子看上去没有“脑袋”——缺少主语,如:

  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顿饭,临走拍拍肩,以后好好干。

  3.和语音、语法相比,当代新民谣更大的语言特色体现在修辞上面,这主要表现在修辞格的成功运用。从比喻、借代、双关、夸张、仿用到排比、对偶、顶针、回环、反语等等一系列的传统修辞格几乎全用到了。


猜你喜欢:

1.小时候经典的顺口溜

2.80 90后儿时的顺口溜

3.小时候骂人顺口溜大全

4.80后儿童歌谣顺口溜

5.26个拼音字母顺口溜大全

6.70后小时候搞笑顺口溜

7.80后小时候的顺口溜

34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