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四个全面>四个全面动态>

关于从严管党治党重要论述的体会(2)

时间: 宁静642 分享

  三、构建巡视成果长效运用机制

  自巡视工作在全国开展以来,各支巡视队伍扎实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巡视过程中,巡视组发现了党的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许多问题,发现了一系列大案要案的线索,也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见证了许多地区和单位加强党建的良好做法,为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中央派出巡视组的监督和约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必要的,而且,这种监督手段还被赋予更高程度的重视。这种更高程度的重视体现在了不断完善的制度上。在运行11年之后,巡视制度迎来了重要的调整和变革,中央巡视组收缩了巡视范围,巡视重心由“相对全面”回归其最主要的职能: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中央巡视组组长打破终身制,由“职务”变为“任务”,由“铁帽子”而改为“一次一授权”。11年来,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工作对于领导干部有重要的震慑作用,对于打击腐败、督促工作、解决问题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在总结过去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总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巡视制度如何取信干部群众”,“巡视报告能不能公开”,“谁来监督巡视组”,“巡视工作如何促进党内民主”等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尤其是要通过制度建设来改善党的领导,这需要我们对巡视工作制度设计的深入思考。

  一是将信息收集和巡视案例公开化。通过在重点巡视地区、单位设立巡视工作常设联络机构或长效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以及网络举报等方式,搭建一个与被巡视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的平台,实现接受群众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公开化。将巡视具体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或优秀人才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一方面可以彰显巡视工作的重要价值,同时可以发挥对于腐败分子的教育作用,对于优秀人才的激励作用,这对于提高巡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适当公开巡视报告,逐步推进监督透明。要实现巡视工作的最佳效果,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向全社会公开巡视组的工作报告,不断提高巡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巡视报告公开以后,被巡视地区、单位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谁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是否调查核实了情况,对违反党纪法规的领导干部是否追究了相应责任; 组织部门对巡视组推荐的优秀干部,是否高度重视,因材施用; 巡视人员工作是否认真,权力是否滥用,行为是否合法;上级党委做出的决策是否以巡视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这些都清晰明了,必然会推动巡视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程序性规范。巡视制度的程序性规定是巡视工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它落实了实体性规范的具体内容,是巡视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了社会公众对巡视工作的普遍认知。因此,客观、理性的制度设计,并得到严格的遵循将成为巡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要保证。巡视机构、被巡视单位以及全党同志都应树立起制度面前无特权、制度约束无例外、程序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程序,自觉推动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进程。

  四是接受来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的监督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制度,而应该是一个制度体系。一方面巡视制度要有自身的制度特色,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巡视制度与其他监督制度,巡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巡视工作制度目标、任务进行定位,其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好巡视工作制度与其他制度、巡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只有巡视工作制度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有效结合,巡视组与各级党委、各个监督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统一性、协调性。同时,开展巡视工作不仅有内部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异地交叉等路径的结合,而且还有一个党内路径与党外路径的结合。而只有来自专门机构的监督是很不够的,况且近年来专门的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自身出问题的并不鲜见。正因为如此,坊间才有人不断地发问:“谁来监督监督者”,“谁来审计审计署”,“谁来巡视巡视组”等诸如此类。所有这些都说明,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路径必不可少。

  巡视成果凝聚着巡视工作人员的智慧,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巡视成果的运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反馈、整改落实、回访等工作,巡视组既要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又要立足全局,把握政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考虑政治和社会效果,从而既帮助被巡视地区、单位查找问题,又保护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领导班子团结,维护领导班子的权威。对于巡视组深入了解或根据领导小组意见移交的问题线索,巡视工作办公室应当加强跟踪督办工作,定期报告办理情况,办结后应当形成专题材料报告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于移交有关主管机关的事项,要适时了解办理情况,推动有关问题的落实和解决。

  中央和地方巡视组都有自己的巡视范围,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级巡视组数量有限,即使同时开展工作也只是涉及少数对象,因此,目前的巡视工作只是一种间歇性的监督,其持久效力有待增强。巡视组在被巡视单位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反馈时会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但一些巡视组和被巡视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巡视、轻整改、忽视巡视成果运用等问题,以及上级党委进行决策时没有把巡视成果当作有力依据,组织部门选任干部时参考巡视组意见缺乏力度,被巡视单位在党建中的有益做法、良好经验没有通过巡视组推广到其它地方等问题。巡视成果的运用仍然缺乏力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如何构建巡视成果长效运用机制?首先,可建立巡视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运用巡视成果加强班子建设的机制。其次,可建立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向巡视组征求意见的制度,运用巡视成果来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再次,还可建立健全其他一些具体制度,如巡视建议制度、巡视办负责人到被巡视单位督办的制度、巡视办督查督促巡视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巡视组派员复查验收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制度,等等,进一步拓宽巡视成果运用的渠道,提高巡视成果运用的质量。

  将巡视成果公开化有利于巡视目的的根本实现。巡视成果的公开应当包括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整改情况报告以及回访报告。公开的方式包括在被巡视地区对巡视成果进行新闻报道或在被巡视单位的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巡视成果的公开既可以保证有关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和民主监督,又有利于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相关措施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

  由于我们在权力结构上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巡视监督的对象是掌权的人,还不是权力本身,因而还不能从根本上及时监督并有效制衡权力。虽然我们现在的巡视方法手段有不少创新,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更多地局限于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更为根本的应该是体制上的创新,在制度变革上下功夫。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巡视工作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让“为官不易”成为常态

  随着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紧箍咒”密集出台,有人发出了“官不好当了”的慨叹。一些干部说,想吃点喝点,送点收点,办公室大点,车配得好点,这在以前根本不算个事儿,现在处处受到掣肘。好像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感觉头上悬着一把剑,身边有一双眼,伸手就怕碰上高压线。总归一句话,当官越来越不自在、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为官不易”感叹对应着以前“为官太易”的现实。正是因为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上缺乏足够的束缚,让一些人对不正之风习以为常,误以为这就是“当官”的应有状态。显然,各级干部只有从思想深处纠偏,才能赢得主动,要看到在中央下大力气整饬作风的形势下,这种“为官不易”的状态,必然是一种常态。面临的约束只会越来越多,受到的监督只会越来越严,遵从的标准只会越来越高。

  从另一个视角看“为官不易”,也许会让问题更加清晰。一项在2万余人中作的调查显示,81.2%的受访者一直在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不少人认为干部作风有所改进,但仍有66.4%的人认为当地落实情况不太理想,52.9%的人期待加大落实力度。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一些干部感叹“为官不易”时,群众认为还是不够。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知,必须跟得上群众期待,乘胜前进,固化“为官不易”成果。

  一些人抱怨“为官不易”,实质是一种权力观的错位、宗旨意识的淡薄。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许,有为政清正、为人廉洁的自我要求,反而最欢迎这种“为官不易”的清新环境,觉得更有利于开展工作。“为官不易”,说到底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坏官不好受了。面对一些人“为官不易”的抱怨,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知,必须跟得上群众的期待。“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在不同的场合,语重心长地反复强调这样的观点。在转变政府职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为官不易”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权力只有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起为官用权的底线原则,才能干干净净地为人民谋福祉,我们也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一记记从严管理的“组合拳”,一项项刚性约束的严规铁律,给干部戴上了紧箍咒,让“为官不易”逐渐成为常态,让全党和人民群众感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对党的信心。

关于从严管党治党重要论述的体会(2)

三、构建巡视成果长效运用机制 自巡视工作在全国开展以来,各支巡视队伍扎实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巡视过程中,巡视组发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从严治吏正风反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
    从严治吏正风反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开拓前行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一刻也离不开登高望远的谋划。党的十八大以

  • 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简论国资委推动央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纪略
    简论国资委推动央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纪略

    7月29日和30日,连着两天上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都在国务院国资委开会。与他一同参加两个会议的,还有多个中央企业的有关负责人

  • 全面贯彻从严治官原则促进食品安全
    全面贯彻从严治官原则促进食品安全

    全面贯彻从严治官原则 食品安全治理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法律法规剑指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失职渎职行为,充分体现了治食品重在治官

213590